看著戴縱猴急的模樣,李巖笑道:“后天吧!大家趕緊把自己部隊里頭表現優秀的軍官們給推薦出來,除了大伙一人一把之外,這些優秀的軍官們也得有!誰能把戰列練好,帶好,那就給誰授槍!不能讓兄弟們不知道在咱們的部隊里頭什么向上爬!”
李巖的部隊中只有排隊槍斃這么一個戰術,所有訓練都是為了不斷完善這個戰術。實戰中,軍官們也要努力更好的使用這個戰術去贏得戰斗的勝利。表彰的標準自然不可能別的,誰能把這個戰術執行好,誰就能得到獎賞。授槍、晉升,軍隊中對此有了明確的標準。
將領們已經開始沉思起來,他們都在考慮自己的部下到底誰比較合適得到嘉獎。
“對了,還有件事這次得做了!”李巖說道。
沉思的將領們都看向李巖,等著李巖面授機宜。
由于手銃只造了120把,授槍的人數也只有120名。教導旅參加的戰斗最多,他們最終分到了100把的份額。在全野戰軍五千人的面前,李巖親自主持了授槍儀式。
高臺上,一拉列帶著花朵般左右兩片牛皮小帽的團長、營長、連長們背著手站立,下面密密麻麻列隊的戰士們可是一飽眼福,他們還真的沒有同時見過這么多高級軍官們。看著自己熟悉的長官,以及不熟悉的長官。所有戰士都有著莫名的激動。
大嗓門的司儀聲音洪亮,臺下的士兵們都聽的清楚,全軍最高指揮官主公李巖要親自向高級軍官授槍。這可是非常重要的儀式,至少在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這種儀式類似于祭祖的級別,只有真正的自家人才能觀禮。
高級將領得到授槍很短,看著就稀奇。聽說威力不亞于步槍,能夠以這么短小的武器達成威力,戰士們自然是羨慕。
不過那還是高級將領的事情,等到那些優秀的中低級軍人開始得到授槍的時候,大伙才真正激動起來。這些家伙都是大伙認識的熟人,他們能夠從主公李巖手中接過短槍,意味著每一個士兵都有機會得到李巖親自授予短槍的機會。官兵們的目光明顯灼熱起來,雖然也有嫉妒甚至不屑的神色出現,可全軍的情緒還真的被調動起來。
而最后一步,卻是每一個軍人都要參與的。這兩天,部隊原本就頗為統一的軍裝都做了改動,原本的領子上都被縫上了一個全新的立領。部隊里頭要求每一個士兵都得加裝這個立領,由于部隊里頭沒有女營,霍山這么一個縣城里頭也缺乏足夠裁縫,所以部隊的戰士們學著自己把領子縫上去的。
而李巖親自把一包包紅色的領章頒給排長們,排長接到領章之后,下了臺子,把每一對領章再授予戰士。這個完全公開的過程讓戰士們激動了。固然沒有得到李巖親自授予領章的榮耀,讓是每一包領章都是主公李巖親自授予的,某種意義上等于是李巖親自給每一個人頒發了領章。
雖然還不清楚這領章到底意味著什么,甚至對立領的服裝也并不習慣,可在這一刻,每個戰士都覺得自己與部隊最高統帥有了真正的聯系。
不由自主的,喝彩鼓掌聲響了起來,而且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李巖野戰軍5000兄弟都開始參與到這聲音中。
李巖上前一步,向著臺下的兄弟們揮動左臂。臺下的每個兄弟都覺得李巖是在向自己招手,呼喊聲愈發激烈起來。直到大嗓門的司儀們高喊著“靜一靜!靜一靜!”這興奮的聲浪才逐漸平息下來。
李巖看臺下安靜下來,他深深的呼吸了一下,就大聲向著眾人喊了起來,“兄弟們,帶上這領章之后,從此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們和別人不同了,因為你們的穿戴和別人完全不同。但是,大伙和別人的真正的不同是什么?是因為你們是我們這支隊伍里頭的一員!咱們這支隊伍從雞公山走到現在,打了無數的勝仗,殺了成千上萬的明軍。今天讓大伙帶上領章,就是讓明軍一看就能看到大伙,一眼就能記住大伙。帶上這領章,就是要讓明軍知道是誰打敗了他們,是誰每次都能讓明軍們被殺的落花流水,尸橫遍野。為的是讓明軍看到咱們這支隊伍,就知道他們絕對不會是咱們的對手,先就膽戰心驚!所以,我現在想問大家一句話,你們愿意不愿意像常山趙子龍那樣,當能夠每戰必勝的常勝軍!兄弟們,你們愿意不愿意!”
“愿意!愿意!”那些老戰士們已經高喊起來。
“愿意!愿意!”即便是在霍山加入李巖部隊的戰士,也都參與過戰斗,在麻城城下打過勝仗,他們也跟著吼叫起來。
在這樣的氣氛下,沒有打過仗的戰士也跟著喊起來,與身邊這些身經百戰的戰士們站在一起,他們也趕到了力量,也激發起了情緒,這些戰士也跟著喊道:“愿意!愿意!”
李巖頓了頓:“以后咱們打天下,不但要擊破官軍,要是有機會也得讓北邊的建奴嘗嘗咱們的厲害!滅大明亡建奴!”
“滅大明亡建奴!”
“滅大明亡建奴!”
“滅大明亡建奴!”
李巖情不自禁,唱起了后世的一首歌:“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華要讓四方......來賀!”
..................
計劃是永遠趕不上變化的,在李巖原本的計劃中,部隊最少要改裝2000支燧發槍。在昨日痛擊了張梁部隊之后,一度逼近霍山的明軍開始撤退,逃去了近百里外的懷寧縣。經過那場1000人痛擊4000人的戰斗,教導旅把明軍南線的總指揮劉良佐給打怕了。偵察部隊到處偵查,發現六十里內根本沒有了明軍的部隊,霍山已經可以輕松的按照自己的步調練兵,打造兵器。
可是三日后,紅娘子派人急報,孫傳庭部大有全力進攻霍丘的意圖。
總參作戰部長楊秀清雖然也有些緊張,卻比李巖看著沉穩多了。向眾將說了孫傳庭部動向后,接著說道:“總參根據偵察情報制定了作戰計劃,敵軍想‘圍魏救趙’咱們也‘圍魏救趙’!我們現在就要從霍山、舒城出發,帶隊前往壽州。無論如何都要打下壽州來!”
李巖看了一圈軍官團會議成員后:“不是單單的圍魏救趙,更要圍城打援。在運動中穿插消滅鳳陽府的有生作戰力量。”
林沖見狀說道:“既然如此,屬下請為全軍先鋒!”
聽了林沖自告奮勇的話,李巖說道:“大文章全憑起首!你先派一個團前往壽州助戰,你自己則帶兵殿后。”
林沖立刻答道:“屬下愿意帶1000兄弟殿后,其他兵馬立刻出動,前往占領通往壽州的沿途各城。為中軍準備好休息與糧食的準備。讓大軍能夠盡快趕到壽州去。”
李巖微微沉吟了片刻,估量了一下教導旅有沒有做到這些能力之后,李巖答道:“如此甚好!那林旅長現在就去準備吧。”
林沖向李巖施禮告辭,接著立刻離開會議室,帶隊趕回霍丘。
此時鐵匠鋪一共打造出2000板簧,木匠們的進展比較慢,只做出了890桿新式槍架,李巖命令總參謀部立刻完善軍事計劃,準備全軍北上。
此時林沖和盧儁義向教導旅宣達了北上的作戰命令。
得知老家要被偷了,老兄弟一陣嘀咕,沒等他們說喪氣話,林沖就怒道:“主公還在,我也沒死!你們有什么好怕的?!”
這聲呵斥鎮住了部隊,大伙也就服從了林沖的命令,開始做北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