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膛線

李巖在舒城縣待到第二天的時候終于等到了王大錘。聽著名號,李巖覺得王大錘是個膀大腰圓的壯漢,可見到真人的時候,才發現王大錘是個個頭不高的二十幾歲小伙。

王大錘本名王鈞,因為從事的是鐵匠這么一個力氣活,他肌肉相當結實。卻不是那種虬結的肌肉男模樣,反倒因為沒有什么贅肉,體型還顯得有些消瘦的感覺。聽說李巖是找他鑄炮,王鈞臉上立刻就有了驚喜之色,他急匆匆的問道:“李大王果然要鑄炮么?”

與王鈞談了一陣,李巖發現這家伙就是個大明的“工科男”。一聽說能參與到鑄炮這個尚未涉及到的領域,立刻就是精神百倍。除了熱情之外,王鈞在技術上還挺謹慎。他建議道:“李大王,我有個同宗的堂兄,也是我師兄。他叫王掄。以前就跟著我師父給官府鑄過炮。那時候他還小,只能打打下手,不過好歹他是跟著我師父一起鑄過大炮的,請他來那可就好辦了!”

李巖忍不住問道:“請問尊師現在可好?”

王鈞臉色有些黯然的答道:“我師父已經過世了,其實我這王大錘的綽號原本是我師父的綽號。我師父過世之后,這是鄉親們抬愛,也這么叫我罷了。比起手藝,我比師父差的太遠,也比不少我師兄。”

“卻不知貴師兄在何處?”既然遇到了有經驗的工匠,李巖當然不肯放過。

“我師兄在南直隸兵仗局,在應天府呢。”王鈞遺憾道。

李巖也覺得很遺憾,此時卻也只能作罷。

雙方談妥了工錢,王鈞提出希望在舒城縣鑄炮,畢竟他打鐵的家伙都在舒城縣。李巖卻不能接受這點,他建議把可以用的家伙都帶到霍山。畢竟部隊要回霍山,把重要的鑄造放到舒城縣太過危險。

李巖建議道:“王兄弟,我們一旦鑄完炮,就會把你的東西送回舒城縣。再說你能到鄉下給人鑄鐵鐘,他們那里能提供的東西只怕還沒霍丘多呢!至于搬運中損壞的東西,我們先給你押金,完事之后可以按價賠給你。”

王鈞從沒見過這么和氣的“大官”,而且李巖的建議也頗為不錯。他也就指定了要帶的家伙,兩百多人扛著大量的器械轉移到霍山縣城。韋澤則與西王蕭朝貴道別,“西王,屬下祝您馬到成功!”

李巖趕回了霍山,可是卻得知明軍已經嘗試著對岳西發動進攻了。

霍山和岳西算是掎角之勢,但是選擇了霍山縣而不是岳西縣做這個犄角,一來是霍山在霍丘南邊,好歹距離北上歸路更近一些。

根據偵察情報,此時的明軍,劉良佐統領的軍隊在霍山與岳西一線的南邊,陸文昭部帶領了三千多明軍霍山與霍丘一線的南邊。守住霍山與岳西一線,能夠有效隔斷明軍的部隊。同時霍山北邊則是六安,孫傳庭部沈煉率兩千明軍駐守。

對于明軍威脅霍山,李巖只是命令部隊加強防御,同時命令偵察部隊盡可能掌握明軍動向。有機會的話,就對明軍實施殲滅戰。他自己則帶著臨時擴充的技術部投入了生產當中。李巖制訂了一個計劃,現階段要解決的器械生產分為三方面“武器,醫療,教育”。

李巖小的時候很怕打針,那閃爍著慎人光芒的細長針尖,總讓他產生出無法形容的不安與畏懼。即便是后來總算是知道打針沒什么,但是這種不適感總是無法完全消除。

但這不安的感覺讓李巖倒是對如何制造這種中空針頭比較敢興趣,其實這玩意的技術倒很簡單,特別是沒有那么多精度要求的土法制造,就更加簡單了。要防止鐵生銹的話,就弄根細長的鋼針,用銀銅合金制成的薄片纏上去,比較靠譜銀匠就能很快加工成針頭。

只要有靠譜的銀匠、銅匠,針筒也可以比較簡單的制造。即便是制造不出很圓的針筒,方型的針筒卻是能夠制造出來的,這就解決了針筒與后面推進器之間的密閉問題。

在李巖出發前,就定好了制作方案。李巖此時手中不缺銀子,不缺銅器,也不缺匠人。等他從舒城縣趕回霍山的時候,數十套醫療設備已經裝在木匠們打造出的軍用醫療設備箱中。這些設備包括手術刀、探針、鑷子、注射器、縫合針、羊腸線、簡單的蒙著皮膜的直筒聽診器等等二三十樣。雖然李巖不是學醫的,但是李巖能夠記起來的現實與電視中看到的那些基本設備也都大概有了。

手工精巧的匠人們不僅制作出了醫療器械,還造出了不少扳手、螺絲刀之類的工具。

至于文具以及繪圖工具以及繪圖用品,李巖就更加有經驗了。他是老師教的是體育和數學,成套的繪圖工具可是用的再熟練不過。在這個時代,李巖雖然不敢自吹自己能夠立刻制造出最好的成套繪圖工具,但是他卻是敢拍著胸脯說,“哥用過的繪圖工具,比你們見過的都多。”

繪圖筆是蘸水筆,李巖從小就玩這玩意。熟鐵的筆尖容易生銹,電鍍技術也上不了,就用包銅的鐵筆尖。部隊里頭真的能夠長期用這玩意的人不多,幾百個就足夠用。至于圓規、各種尺子,以及量角器,只要不太在乎精度的話,用了極細的筆也能做出來。

制作文具的工作在李巖盤踞霍丘的時期就開始了,只是那時候工匠缺乏,軍中選出的學徒們手藝還不夠精巧。現在一路行來,李巖弄到了更多工匠,自己的軍工部門的人越來越手熟,這些文具以及繪圖工具也越來越精細。

現在隨軍的后勤部門總負責人是周詢,這孩子看上去完全不像是軍人,而是透著一股子倔強的讀書人的感覺。李巖當時也是在眾多人中一眼就瞅見了他,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周詢沒有功名,卻讀過書,所以有種讀書人的通病,那就是看不起人。就這個毛病,讓他最初跟著李巖學文化的時候可沒少挨軍棍。這年頭上司下令打軍棍,挨打的是會覺得自己理虧。更何況李巖打軍棍從來不會是為了發泄怒氣,周詢也是知道好歹的,每次再忍不住想對人頤指氣使的時候,就會感到屁股開始隱隱作痛。現在倒也能就事論事的與人說話。

見到李巖回來,周詢先匯報完了文具、繪圖工具的進程,就認真的說道:“主公!滑輪組、鐵鏈、模具以及板簧已經準備好了。”

在武器上韋澤的野心最大,他這次雖然不指望能夠大規模生產武器,但是好歹也要有所突破。這次的武器分為三類,米涅步槍、五倍身管滑膛火炮、葡萄彈。

在李巖看來金屬子彈出現前,把大量技術力量與精力物資投放在各種過度產品上是一種可恥的浪費。所以李巖選擇了米涅步槍作為自己盡可能完成的制式武器。

米涅步槍是一種前裝燧發槍,槍膛內帶有三條淺淺的膛線。這倒不是最主要的,這種武器中技術含量的兩大難點之一就是圓頭柱殼鉛彈。這種子彈比步槍口徑略小,一舉解決了舊式步槍的前裝子彈時,由于子彈過大導致塞不進去槍管或堵塞槍管的尷尬情況。米涅彈可以很輕松的用推彈桿推入槍膛,大大提高了射速。該彈在彈體周圍車以螺紋以配合膛線,螺紋中間以動物油填塞,子彈的底部使用軟木材料。射擊時,火藥氣體沖擊軟木,軟木受瞬間沖擊后猛然撐大子彈,由于子彈被撐大.所以在發射瞬間就可以依靠槍彈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會泄露火藥氣體導致槍彈的動能喪失,這樣就解決了舊式前裝槍的膛室密閉問題,大大增強了槍支的射速,射程,降低了炸膛的危險性。

以前李巖在貼吧見過火槍吧友們寫過很多圖文并茂的土法生產米涅步槍的帖子,而且這些帖子都經歷過大量的反復討論,甚至有不少人進行過實際操作,把實戰圖片乃是視頻都給放上去了。李巖要做的就是嘗試著把這些人的實踐變成現實。

其實燧發槍出現的也早,之所以沒普遍裝備,因為槍管材質沒法保證、做工費時,發火裝置制作起來比較困難,李巖并非是這種武器的狂熱愛好者,所以他只能大概知道有這么一個東西,真正的燧發槍的打火裝置到底是什么模樣,他也不甚清楚。

但是王鈞居然有《軍器圖說》和一把他精細打造的“自生火銃”,李巖打那之后,就經常的拆卸這支槍,對其內部構造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圖紙早就畫過多次,軍工部門的那幫人也都研究過多次,用木頭雕刻的一比一模型更是做過多次。

李巖在舒城聽王大錘說有位會煉鋼的高手鐵匠,就偷偷把這人給“請”來了霍山。那位高手開始炒鋼的時候,李巖已經帶兵出去了。見周詢來匯報板簧已經做好,他就知道那位高手還真的是名至實歸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澄城县| 天门市| 南漳县| 纳雍县| 商洛市| 建平县| 辉南县| 北流市| 杭锦后旗| 英德市| 德江县| 玛纳斯县| 稷山县| 峨山| 盐山县| 伊金霍洛旗| 宝兴县| 从江县| 富源县| 兴宁市| 栾川县| 漳浦县| 辽中县| 望江县| 平泉县| 临沧市| 怀宁县| 西畴县| 扶沟县| 扶绥县| 杭州市| 建昌县| 汝阳县| 明溪县| 措美县| 武鸣县| 渭南市| 清水河县| 永善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