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封地
- 唐海
- 壺山小農(nóng)
- 2130字
- 2021-09-26 18:51:48
紫宸殿中,領(lǐng)班的太監(jiān)宮女大氣都不敢出,因為今天皇爺?shù)钠獠缓茫l都不敢在這時候觸霉頭。入殿之后,李泰東看看西看看,卻無半點敬畏,畢竟他原先是抗紅旗的,對于封建主義的這一套,心中只有鄙夷。
李二煩躁地?fù)]退左右服侍的人,而后盯著李泰和李承乾看了許久,才緩緩說道:“朕居然都不知道,你倆居然如此兄弟情深?昨夜相聚,想必是相談甚歡吧?”
李世民一句話,嚇得太子李承乾慌忙拜請道:“兒臣不敢?!?
皇子身邊有密探,似乎也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事情,李泰一點沒在意,大咧咧地說道:“老爹,此事已成定局,還是早點商談一下封地的事情吧?!?
李二深深看了一眼李泰,沒計較對自己的稱呼,只是發(fā)覺越來越看不透這小子。以前的越王雖然是公認(rèn)的聰慧,但城府卻很淺,一心只想著坐上太子寶座。然而現(xiàn)在行事,卻是讓人完全看不懂了。既然猜不透,索性直接問:“說說吧,為什么一定要出閣?”
按理說,李泰也可以搬出一些祖宗規(guī)矩、兄弟親情之類冠冕堂皇的理由,不過事到如今,他也不打算繼續(xù)隱瞞自己的目的,兩眼放光地說道:“出海!我生來就屬于大海!相信我,給我一片土地和人民,我會帶著他們,在海外打下一片新天地!”
正是這種無盡的遺憾,讓他靈魂得以穿越。
雖然重獲新生,可依然讓李泰郁悶不已。這樣一個時代,蒸汽船能不能造出來都是一個問題,更別說什么航母了。不過紅黨人又怎么會怕困難?為了爭分奪秒,李泰沒有選擇和太子去玩什么奪嫡的把戲。帶兵打仗他是老手,但政治斗爭就是二把刀了,更何況原來的李泰歷史上就是個炮灰。
聽了李泰的話,李二的迷惑不僅沒有解開,反而更加的濃重。開拓海外?在這個去嶺南都算流放的時代,出海可絕對不是什么好事。這小子是猜中了自己想要分封諸王的心思?還是在學(xué)重耳在外而安的故智,又或者已經(jīng)獲得了某些地方軍政要員的效忠?
于是,李二試探著問道:“青雀,剛才你說要削減自己的封地,那要保留哪些州?”
“不需要那么多,只要江南道蘇州,一把抓!”
說這話時李泰完全不掩藏自己內(nèi)心的圖謀,雙眼都在放光。而這話一出,李世民到還沒什么,太子承乾的心中卻是一咯噔。弟弟果然還是有野心的,居然想要,這是要當(dāng)實權(quán)大王啊。蘇州…糧草、賦稅、鹽,可以說富得流油,選的好地方啊。
承乾也不是草包,心中計算了一下,還是覺得弟弟膚淺了。大唐初定,一州之地人丁不過十萬,雖然富庶但終究民力有限。況且還沒有隔絕長江,地利不在,就算舉旗造反,覆手可滅。眼下之急還是太子之位,只要青雀離開了長安,太子之位安穩(wěn),登基之后再慢慢料理就是了。
李二想的更深一些,思緒從蘇州到整個江南道,甚至一路向下到嶺南道。站在青雀背后的,是賊心不死的江南士族,還是嶺南的土著王馮盎?想要攛掇皇子相爭分疆裂土,好讓他們繼續(xù)實際統(tǒng)治地方?
李二確實想要分封,但目的是為了長治久安,而不是讓一些親王被地方勢力蠱惑,甚至而舉旗造反,造成天下動蕩。越王出閣的動機(jī)沒有搞清楚之前,他可不敢輕易放出去。
所以,李二搖搖頭說道:“你要實權(quán),蘇州一地有民萬余戶,你的實食邑不過一千二百戶,如何能成?”
李泰抓抓頭,他對現(xiàn)在的人口分布確實不清楚,知道江南道還是從現(xiàn)有的地圖上扒拉出來的。在自己原有的封地中,就這里最是閃閃發(fā)光,因為這里就是滬市??!所以他直接選擇了這里作為紅黨的火種基地。
看李泰著急,李二反而不急了。別說一個萬戶的蘇州,他可是打算讓親王大臣封疆拱衛(wèi)的,哪里在乎什么實食邑。只是找一個由頭,打消越王出閣的念頭而已,一千二百戶的封王能做什么?
光在腦子里算賬可算不清楚,李泰不得不說道:“有地圖沒,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有的商量嘛。”
李二嘿嘿一笑,拍拍手,一個面無表情的太監(jiān)從隔間走出來,行了禮之后朝外走去。畢竟是君王身側(cè),怎么可能真的清空,這些大概就是李二最信任的一批內(nèi)侍了。
李泰伸伸脖子,想要看看那個隔間里還有沒有后備軍。旁邊的太子李承乾忍不住輕咳一聲,提醒弟弟不要君前失儀。放在以前他可不會管,甚至希望弟弟能多多犯錯,不過現(xiàn)在出閣是頭等大事,可不要出什么亂子。
過了一會,太監(jiān)帶著一副地圖回來了,而后侍立在一邊等待詢問,并沒有回到耳房中。
掛好地圖,李泰在上面找了許久都沒找到蘇州。和現(xiàn)代地圖相比,簡直粗糙的難以入眼,李泰都懷疑是作者隨便畫幾個圈圈了事。
看李泰找的辛苦,太監(jiān)看了李二一眼,獲得同意之后上前指著地圖上的一處說道:“江南道蘇州,古稱吳郡,治所蘇州,下轄十三縣。分別為吳縣、婁縣……”
李泰揮揮手止住太監(jiān)的話,在上面畫了個圈說道:“我就要這一塊地,有多少戶人家?”
太監(jiān)看了一眼說道:“蘇州丁口,大多聚集在吳縣婁縣兩處,越王所畫之地昆山南、嘉興東、海鹽北,丁口總數(shù)應(yīng)在千戶左右?!?
李泰嘿嘿一笑:“行了,我就要一塊。人丁也沒超過食邑,可以了吧?”
李泰畫下的這一塊,大概就是后世的整個滬市地區(qū)。作為出海點應(yīng)該算是不錯,畢竟是專業(yè)人士勘探出來的世界級港口位置。不過按太監(jiān)所說,這一片地方應(yīng)該算郊區(qū),鄉(xiāng)下的不能再鄉(xiāng)下,要發(fā)展起來恐怕要耗費一些時間。
李二接過地圖一看,蘇州精華之地幾乎都沒在圈內(nèi),糧草賦稅鹽場皆無,這小子弄一片荒山野嶺的想要干嘛?如果后面有士族或者土著支持,不是應(yīng)該要更大地盤嗎?拿這么一塊荒蕪之地,能玩出什么花活來?
看看李泰,這小子還樂的見眉不見眼,難道這地方有寶藏不成?
李二又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