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二
隨著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日趨成熟,許多企業紛紛將“數字化轉型”列為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也正式開啟數字化轉型之門,并將這些新興金融科技逐漸應用到客戶服務、業務受理、信貸流程、運營管理、風險決策、內部審計等銀行核心業務之中。數字化轉型在提升銀行客戶體驗、優化銀行運營效率、降低銀行營運成本的同時,也對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和內部審計帶來諸多挑戰和機遇:一是打破了商業銀行傳統內部審計在數據規模、數據范圍及數據類型方面的限制,實現了對海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的審計數據挖掘及洞察分析;二是豐富了內部審計及非現場審計方法及技術,包括高級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知識圖譜、區塊鏈、人工智能、數據可視化等新技術;三是加速了內部審計及非現場審計中的風險事件揭示,實現了潛在風險的精準預測和實時監控;四是拓展了傳統內部審計及非現場審計中業務合規和執行風險范圍,識別出了數字化環境下的新興風險,如數據模型算法風險、網絡安全風險、全渠道數字化運營風險等。
數字化轉型在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及非現場審計的應用可統稱為數字化審計。數字化審計是把計算機運算技術運用到內部審計及非現場審計等審計作業中去,將審計時獲取的信息轉化為數字,通過對數字的分析和運算來進行審計判斷,找到異常范圍,發現審計線索,識別出潛在合規和執行風險,并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進而規避風險,降低商業銀行風險損失。
本書作者系統地梳理了這些年在數字化審計道路上的探索經驗和研究成果,既結合了一線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檢查工作實踐,又加入了數字化審計方法、技術及應用的思考。作者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什么是數字化審計,數字化審計的基本任務和支柱,數字化審計實施模式和路徑,數字化審計的基石,數字化審計思維及思路來源,數字化審計技術與工具,數字化審計應用案例,以及數字化審計的未來探索與展望。本書可作為各行業數字化審計的理論和應用指導,書中探討了最新技術在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中應用的意義和成效,結合實際案例和技術趨勢,分享了在數字化審計體系搭建、資源配置、場景設計與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秀實踐。
讀者可通過本書的學習,形成數字化審計立體認識,學習數字化審計關鍵技術,了解各種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場景,構建數字化審計知識體系,進而提升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工作效率,盡早發現潛在合規和執行風險。通過對本書的系統學習,審計部門可結合自身特點,建立數字化審計技術小組,培養數字化審計人才,識別和實踐數字化審計應用場景,規劃和搭建數字化審計平臺,將數字化審計技術和理念融入日常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工作中,共同推動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理念和方法的創新與變革。
我有幸和作者一起合作過某國有商業銀行審計分析平臺項目,作者對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工作的熱忱和創新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尤其是作者對內部審計業務的深刻理解及將新興技術應用到內部審計工作的堅持不懈的探索和實踐。本書正是作者對內部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工作的探索、實踐和研究成果的結晶,是作者在數字化審計方面的瀝血之作。期待本書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數字化審計方面的教科書和工具書。
李峰
博士,騰訊金融云首席數據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