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鬧市降馬

莽莊梁庸不遺余力的教導,芒縣申宅也成了言楓的栽培之地。

當然,言楓也沒有被申宅大院束縛住手腳,除了吃住在這里,一般情況下,都會去百藝坊聽聽曲藝書評,看看大雅行家在眾人面前,是如何表演技藝,如何拿捏尺度,如何有張有弛。這并不是偷師學藝,只是在這個藝術氛圍很隆重的場地內,接受文化的熏陶,特別是主流說書藝術的展示。

有了梁庸親身指導,百藝坊的技能積累,還有義父申甫遠書房萬卷書籍的陪伴,短短三年,言楓的說書技藝日益嫻熟,可以在小眾面前自然表演,獲得認可。

要說申甫遠的書房,的確有“顏如玉”和“黃金屋”。言楓一肚子的墨水,大部分都是在這里吸收的。

言楓先天聰穎加后天勤奮好學,什么四庫叢書,十國史錄,被他翻閱無數遍,在心里滾瓜爛熟。其中故事情節最新穎獨特,符合大眾口味的要屬《楚漢春秋》、《勸善金科》、《盛世鴻圖》、《鐵旗陣》等,這些有演義成分,觀眾也感興趣。最主要的是,只此一處別無他家,起碼這芒縣的說書精英是掌握不到這些個故事集的。

果然,言楓開始了街頭說書表演,新穎獨特的故事,加上惟妙惟肖的高超表演才藝,引得街上許多人圍觀,甚至將路口、長廊、拱橋圍得水泄不通,比街頭雜技、比武賣藝的還要火。

縣城有條芒茅河穿過,狹窄平緩,水質清澈。河上有座拱形的石橋,謂之虹橋。虹橋西側是各種酒家、當鋪、藥鋪、茶樓、布店等商鋪,招牌醒目,旗幟飄揚。雖然間隔有距,樓閣飛檐陳舊,但還是人來人往,有序經營著。

虹橋東側便是人群集中的正陽大街。這個縣人口不多,所以集市也不在犄角旮旯的地方,就在縣中心這巴掌大小地盤。菜市、魚市、茶市、雜貨市聚集于此,形成一個小有規模的鬧市,物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雖然比不上紫鹿府的大集熱鬧,縣城老百姓還是愿意來此購買點生活必需品和小商品,人氣并不差,滿足得了小民生活,也養得起商戶和流動小販。

因此,芒縣轄區的四象鎮、白馬鎮的一些做小生意的商人和小販,總是喜歡趕著驢車,裝載稀缺物,不計辛勞,遠道而來,在這里擺上攤子販賣雜貨,賺點小錢。而管轄的衙門,因為生意小又不影響秩序,還方便了百姓購物,滿足了縣城的貨品流通和交易需要,反而吸引了更多店家商戶來此,購屋租房入駐爭生意,繳納足量稅錢供衙門花銷,也就不計較這些小販了的雞毛利益了。

言楓這會如同往日,在虹橋東側的大槐樹下說書,清閑逛街的路人、小姐圍過來,聚精會神聽著,如癡如醉。總有慷慨的仰慕者,大方掏銀子從旁邊的茶攤買上一壺好茶,供言楓小先生間歇飲用。也有熱心人奉上糕點甜果的,言楓沒有推辭拒絕,就當是聽書的報酬和花銷了。

祥和的場面很快被打破,因為街面上的人群突然四散,慌張朝巷道和橋上跑,伴著驚呼聲和嚎叫聲,引得聽書的眾人瞬間清醒,紛紛向正陽街看去。

言楓也停下了,放下手中茶碗,站起身朝街上張望。

忽又聽見有人大喊:“馬瘋了!快躲開!躲開呀!”

原來,街上突然出現一匹飛奔的烈馬,拖著韁繩,向這地市飛馳而來,無人騎乘,十分驚險。后面還跟著兩人,騎著兩匹馬駒,像是追趕此脫離束縛的奔馬。

言楓快步穿過虹橋來了大街上,招呼來不及反應的行人讓路,自己則是跑到地市旁邊,催促收拾貨品的小販躲閃。

怎奈自己沒有御馬之術,又身無半點武功,無法阻攔這瘋馬來襲,言楓很是著急。

這時地市跑來一人,既不驚慌,也不退縮。向前躥了幾個箭步,追上那馬,勇敢地撲向馬背,可是失敗了,在地上翻滾幾圈。此兇險情景看得眾人心驚肉跳,言楓也是替出手的青年捏了把汗。

還在這青年身手還算敏捷,若無其事站起身,疾步追上,想要牽扯住拖地的韁繩,怎奈瘋馬奔速太快,根本抓不住。

青年還是沒有放棄,眼看就要踩踏到地攤上的雜貨了。青年使出全身氣力,縱身一躍,這次終于騎上馬背。眾人看得逞了,拍手叫好,言楓也是長吁一口氣。

不料烈馬根本降服不住,無論青年怎么扯韁繩拍打馬背,烈馬還是沒有停下來,反而受了驚嚇跑得更放肆了。

“這可如何是好?壯士不會騎馬啊!”有眼識的看客替救險的青年揪心。

言楓靈光一閃,想到自己學過幾聲馬鳴的口技,于是急中生智捏著嗓子扯了幾聲母馬的嘶鳴。要說這言楓的口技真是出神入化,烈馬聽到逼真的母馬嘶吼聲,居然停止了奔馳,搖了搖脖子,消停下來。

眼見徹底化險為夷,瞠目結舌的眾人這才如夢初醒,鼓掌聲叫好聲響起一片,無不稱贊兩位智勇青年。

馬背上的青年從馬鞍躍下,手里不忘牽著韁繩不放。言楓看了正臉,驚喜萬分,原來壯士不是別人,竟然是自己的二哥楚謙!

楚謙也看到擬聲勒馬的言楓,高興地牽馬走過來,大喜道:“三弟,原來你也在這里。剛才要不是你的幾聲馬鳴,我還真奈何不了這瘋馬!”

“二哥膽識過人,我真替你擔心。好在現在危險解除了,多日不見,我帶你到家中做客敘敘舊。”

正說著話,騎馬的兩人也追了上來。一男一女,都是年輕人。下馬后,兩人抱拳謝過楚謙和言楓。而其中那位女子,十八九歲的年紀,打扮怪異,不穿紅裝,偏偏著了一身青色寬袖布衫,束腰長褲,手持韁鞭,英姿颯爽,眉宇間倒有幾分男子的氣概。

這女子,似曾相識。言楓心里嘀咕著,就是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言楓琢磨著,女子先開了口:“笙哥,你先將馬匹帶回馬廄,我隨后就回!”

隨行的男子長相粗放,也是一身利落的武人裝扮。“好的,小姐!”

正當男子牽馬要走,人群中有激憤的百姓喊道:“不許走!放馬驚了人,擾了市場秩序就想一走了之。送他們見官,讓縣太爺嚴懲!”其他受驚的百姓自然按捺不住滿腔的怒火,群情激奮,嚷嚷著不能放過。

駐馬的方寸之地已被圍得水泄不通,一時脫不了身。

有一眼尖的彪形大漢從人群中站了出來,指著馬匹主人說道:“我給驛站送過草料,認得他們!姑娘便是縣里驛站驛丞余大人的千金靈湘小姐,那位隨護是養馬的蕭笙。”

“那又如何!驛站的人就可以胡來坑害百姓嗎?”

一鶴發老者斥道:“是啊,你們好大的膽子!據老朽所知,驛站的馬匹歸官家所有,私乘輒道罪加一等!官家的人也不能枉自騎出擾亂街市!你們簡直目無王法!”

義憤難平,楚謙怎么勸解大家都不行,沒了招。

言楓環顧四周,又觀察了一下馬匹,笑容浮上臉龐,對眾人道:“各位街坊四鄰,小生斗膽站出來有一番說辭,不知鄉親父老可否容我一言?”

“言楓小先生知書達禮,老朽洗耳恭聽。”

“那好,敢問這位靈湘姑娘,這馬匹為什么飛奔上街?”

靈湘還沒有說話,隨行的蕭笙倒急著開口辯解。

“都是在下的不是。這烈馬從外地運來驛站不久,水土不服,又恰巧到了發晴期,一時習性反常,難以馴服。不想今天早上暴躁發狂,趁人不備跳出柵欄,逃離馬廄跑上街市,是我們疏忽了,請鄉親們見諒。”說完,蕭笙抱拳向眾人謝罪。

余靈湘開了口:“多虧及時發現,也多虧兩位智勇雙全的壯士挺身救險,才沒有出大亂,小女子在這里向各位賠個不是。”

言楓道:“既然是無意之過,又沒有造成行人受傷貨物受損,況且,我看得出來,余姑娘和蕭兄弟是真心道歉悔過。在老先生面前,小輩替二位求個情,這事就算了吧。”

可眾人還是不依不饒,這番說辭說服不了人心。

彪形大漢粗著嗓子道:“言楓先生的面子我們自然給,也是救險居功了。可是他們既然犯了法,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算了,還是讓縣官來評判。”

言楓笑道:“我看這烈馬,并非驛馬!”

“言楓小先生何出此言啊?”

“驛站的馬不是官家驛馬是什么,言楓小先生大可不必為這二人開脫,送他們見官便是!”

“稍安勿躁,我且問各位,書院里難道都是才子佳人?還有酒囊飯袋呢。”

眾人呵呵笑了。

言楓一本正經道:“讓我解釋完,你們在送他們見官可好?”

“先生請講。”

“方才大家都看到了,此馬高大彪悍,野性未脫。跑起來健步如飛,馬蹄篤速節奏感很強,聲音鏗鏘有力。”

眾人聽得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言楓拿著折扇,繞著烈馬踱步。

“大家再看,此馬比普通馬車的配馬要高出一頭,胸鬃長硬,恐怕你們見過的驛馬也沒這么高的吧。而且這馬一看就不是在馬廄長期喂養出來的,四蹄堅碩,肌腱發達。中原的馬矮小毛短,性情溫順。所以,此馬并非我中原馬,而是塞北大草原放養出來的良駒。”

余靈湘也很詫異:“公子又是如何判斷這一定是塞北的馬呢?”

言楓揮著扇子,輕拍胸脯,笑道:“本人不才,有幸從一本《四海牧馬記》的書上了解過。這中原馬、南疆馬、西域馬、塞北馬形態各異,按書中所記載,分辨起來倒也不難。”

圍觀的人聽得默默點頭。

言楓又說道:“那本書就在申宅家中,有誰不信,可與我同道取來此書,一看便知。”

“我們自然相信言先生說的話,不必了。”

這時候,先前的鶴發老者夸贊道:“言楓小先生學識淵博,見多識廣,老朽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過,你說的這些,還不足以證明這匹馬它不是驛馬。”

老者出了難題,眾人也跟著口風道:“是啊是啊,塞北的馬就不是驛馬了嗎?”

言楓道:“諸位問得好!塞北的馬也有馴化成驛馬的,只是這匹馬它一定不是!”說罷,讓楚謙跨上馬背,“二哥勞煩你用手撥開馬背的鬃毛,看是否有馬印。”

“馬印?”

“就是紅色的印戳,在馬背上。”

“三弟,我翻遍了都沒有啊。”

“你們也可以自行看看他們騎來的兩匹馬有沒有馬印。”

好奇的彪形大漢上前撥弄馬毛,看遍全身,也回答說找不到馬印。

“那就對了,驛馬的馬背必有印戳!謂之馬印,標志此馬已入籍。驛站的馬管理嚴苛,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馬之駑良皆有籍,良馬稱左,駑馬稱右。’你們不信可以搜遍馬身,沒有馬印,便代表沒有入馬籍,它就不是驛馬。”

“確有此一說。”人群中書生模樣的人答道。

言楓接著說:“書上的大家頭一次聽聞,見多也就不怪了。況且,驛馬一般馴化有度,性情溫順,不會輕易發狂。驛馬不認主人,任何人都能勒馬韁降服騎乘。所以,驛站出入的送信兵或驛官可隨時隨意駕馭任何一匹驛馬跑路辦事。方才我二哥第一次躍上馬背,此馬仍烈性不改,怎么可能是驛馬!”

“驛站也有私養的馬匹,這兩位騎的應該就是。如果不是,也是驛站蓄力備選的,還未入籍,官家的人騎出應急也無妨。他們官家的人通曉律例,知道規矩,是不會擅自騎乘驛馬的。想要驗證我說的虛實真偽,可咨詢衙門的人或者老前輩。”

“說得好,說得好啊!閣下此方高論有理有據,未摻雜半點虛言,令在下佩服之至!”牽馬的蕭笙贊嘆道。

余靈湘問道:“言公子說得很清楚了,諸位如果還有什么不滿或者疑問,小女子愿意自行去縣衙說個明白。只是現在街口擁堵,麻煩諸位讓道,莫再耽誤集市正常經營。”

眾人啞口沒了反駁的聲音,散開了各自行自己的事,熱鬧的正陽大街又恢復如初。

余靈湘見言楓和楚謙要走,急忙攔住二人。

“兩位公子今天仗義出手幫我們解圍,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楚謙道:“哈哈,我三弟你應該聽過大名,這芒縣可是數一數二的街頭說書先生;至于我嘛,俗名楚謙,粗人一個,會些拳腳輕功罷了,不值一提。”

“這里不是說話的合適地方,我向來不欠人人情,有恩必報。二位公子如不嫌棄,我們去附近的望月樓一敘如何?小女子做東請二位吃個便飯,以報答脫困之恩。”

“姑娘倒是爽快,只是我今天遠路趕來,剛到這集市擺上地攤賣竹器籮筐,恰巧遇上這檔子事。姑娘不必客氣,好意心領了,我還要賣我的東西呢。”楚謙犯了難,一番推辭。

“誒,這有何難,日頭還長著呢,我幫兄弟守著攤子賣貨,保準給你賣個精光!你就放心跟我們家小姐去吧。”蕭笙拍著胸口保證。

余靈湘道:“就放心交給他,他以前可是賣馬的,算個生意郎,臉皮厚,會幾聲吆喝。”

蕭笙不好意思摸著腦勺憨笑。

見二人還在遲疑,余靈湘嘟著嘴故作生氣狀。“二位還不如我這姑娘家,小女子無所顧忌誠心邀請,你們倒是扭扭捏捏的,剛才的氣概呢。”

“也就吃個飯,三弟咱就答應了吧,在這街上杵著難堪,還被烈日烤曬著,別讓余姑娘為難。”楚謙有所動搖。

“也罷,姑娘直爽,在下也不是墨跡的人,走吧!”

余靈湘利索地扔過鞭子:“笙哥,你牽馬速回,然后來守著這位楚兄弟的攤位,快去吧。”

蕭笙牽馬離開,余靈湘、楚謙、言楓三人朝望月樓走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渭源县| 错那县| 新河县| 临武县| 陵川县| 郓城县| 山东| 镇安县| 上杭县| 汉阴县| 缙云县| 遂溪县| 巴彦县| 宜章县| 房山区| 山阴县| 繁峙县| 灵台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长宁县| 札达县| 万荣县| 高碑店市| 鹤山市| 璧山县| 阳朔县| 松桃| 裕民县| 济宁市| 桐乡市| 新丰县| 开封市| 香港 | 苗栗县| 那曲县| 诸城市| 济阳县| 维西| 罗平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