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賀建增說

衡榮農業創辦人

耕讀大學執行校長

中國農業大學特聘研究員

山西農業大學客座教授

實現了有機農業不減產,探索出了衡榮有機生態產業鏈模式,致力于推動基于全域有機農業的鄉村復興模式。讓農民不離鄉土、安居樂業、過得有尊嚴;讓城里人吃得起有機產品,過上有機生活,健康有保障;促進城鄉融合,為鄉村振興和中華民族復興探路。

中國人的飯碗如何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芯片技術先進就打壓中興,其5G技術落后則打壓華為。占領高科技制高點成為兩個大國博弈的主戰場。

有人擔憂,如果美國利用糧食問題打壓中國怎么辦?一個答案油然而生,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上。

怎么實現?

2019年5月21日,在第13期天使百人會大講堂活動上,該會會員、衡榮農業創辦人、耕讀大學執行校長賀建增先生,從下午2點到4點30分,連續講了2小時30分鐘。

經過15年的艱苦探索,賀建增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率領團隊已經在山西10多個村莊實現了全域有機農業,讓那里的村民率先過上了幸福的有機生活。

賀建增用15年扎根鄉村實踐提供了這一答案。有趣的是,他曾經是一名華為IT男!接下來,聽聽他講述的心路歷程。

華為IT男的農人情結

1993年,我畢業于蘭州大學物理系。首先到798廠;1995年,進入IT行業;1998年到深圳華為;后自主創業。在做IT的那些年,我把全國各地都走遍了。每當回到山西老家,失落感一次比一次重。

20世紀90年代末,沿海地區尤其珠三角、長三角發展都很快,相反農村卻在倒退,農民在村里教育缺失,能力不足,素質很低,掙不到錢,在社會的最底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當時我就想著能否給村里做點什么,幫幫農民。但這僅僅是想想而已,自己既沒能力,也沒實力。直到2004年,我和同學把深圳的創業公司關掉后,回到山西,開始了大半年的調研。

我們在山西走訪了40多個縣,200多個村,真真切切地了解了鄉村的實際狀態。同時,我也找山西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老師們學習,看看在村里到底能干啥。于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有機農業、有機食品。

我從小學開始就帶手絹從未買過面巾紙

我發現這件事還真能干。一方面,有機食品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而這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問題。另一方面,有機農業的另一個價值是保護環境。

這恰好與我從小的環保情結高度契合。

我始終認為,人活在世上不應該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從上小學開始,我一直有個用手絹的習慣,從未為自己到超市買過面巾紙。

實際上,紙張的生命過程中,碳排放很高。首先造紙原料要消耗大量樹木;其次造紙過程又要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污染物;最后才產出紙張。雖說紙可以降解,但現在紙巾大多添加了漂白粉、熒光劑,這些添加物都會污染環境。

一個危險的信號農民掙了錢只會資助兒女在城里買房

2005年,我先在老家山西原平自己租了十幾畝地,然后又借用同學朋友家的共七八十畝地,總共湊了90多畝地開始第一輪實驗。

剛開始,大家擔心不用化肥、農藥,到底能不能種好地?經過一年的試驗,疑慮完全被打消了。2009—2010年,有機生態農業產業鏈各個節點的技術問題大部分得到解決。

2010年,有一戶農民年收入超過5萬元,他們原本收入才1萬多元。這是一個大的進步。2011—2012年,這樣的農戶逐漸多起來了。

但沒想到的是,我們遇到了一個從未想過的問題:農民掙了錢會拿來做什么?

我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既不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也不用來修自己的房子,對村里公共事務更沒有貢獻,僅僅攢下錢資助兒女在城里買房。很顯然,他們這是為了讓兒女逃離鄉村,而自己在這片土地上得過且過。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長此以往,再過30年,這批在村里種地的老人去世后,不管有機農業技術再先進,產業模式再有價值,但沒人種地,一切都將成為泡影,鄉村衰敗也就大勢所趨了。

怎么辦?于是,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農業專家教授、在農村一線工作的朋友們,一邊實踐,一邊探索,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套完整的鄉村復興解決方案。

如果把農民放在有機種植的對立面有機農業注定會失敗

自2004年起到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6年聚焦“三農”問題,可見其之重要。

解決三農問題,一定要把“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看成一件事,系統地、完整地解決。如果三者割裂,一定無解。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如果農民不進行有機種植養殖,市民就很難吃到健康的食品;如果市民吃不到健康的食品,那身體健康從何而來?

但農民如何進行真的有機種植養殖?靠監督監管嗎?如果把農民放在對立面,有機農業注定會失敗。

只有讓他們從有機生產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不離鄉土、安居樂業、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農民才會心甘情愿地做有機農業。

我們在十幾個村三管齊下,同步實施全域有機農業生產、生態鄉村建設和人文社會回歸。如果說第一項是技術和產業問題,第二項是人居和環境問題,那么第三項則關乎人心回歸。我們把這些稱之為“基于全域有機農業的鄉村振興模式”。

為什么要整村整村地去做有機農業

農民種地,要以村莊為單位,進行有效組織。只有組織起來的農民,才能把農業這件事情做好。

如果還是傳統的小農經濟,一盤散沙,大家都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根本掙不到錢,青壯年農民紛紛進城,只有老弱病殘留守,必然造成鄉村的衰敗。

其實,在化學農業的洶涌澎湃中,有機農業往往會被淹沒。這是由有機農業的自身特性決定的。

不管是幾十畝或幾百畝的小農場,抑或是幾千畝、幾萬畝的大農場,有機農場都是在化學農業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島。如果你這兒不打農藥,但周圍的都打農藥,那么擴散漂移過來的污染物,同樣會危害你的產品。

更嚴重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的種植面積不夠大,周圍打農藥你這兒不打,那么他們家的蟲子,聞到農藥味就全跑到你的地里來吃,有機農業根本就做不下去了。所以,我們推動全域有機農業,要整村整村地去做。

全域有機農業是指在一個村內,實現化肥、農藥、除草劑、生長激素和轉基因不進村,所有農業生產(種植、養殖和培植)都按照有機方式來進行,形成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為一體的有機生態產業循環體系,所有的廢棄物都得到了循環利用。

如果從源頭對垃圾進行分類就沒有垃圾了

如何讓農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引導農民就地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和村莊面貌,用低碳、節能的材料和方式來實現,既保留鄉村的傳統風貌,又能夠讓農民享受到現代生活的舒適和便利。

但我們一定不能把城市化過程中的兩大錯誤搬到鄉村,即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

現在城市大都垃圾圍城,在城市郊區到處是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場。如果從源頭對垃圾進行徹底分類,我們就沒有垃圾了。

垃圾可以分成4類,即可回收物、有機廢棄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指可以循環利用的部分,大約占25%;有機廢棄物,在農村可以堆肥還給土地,大約占67%;這兩項加起來就超過90%。

有害垃圾,像燈管、燈泡、過期藥品和電池等,不到1%;其他垃圾不到10%。所以,從源頭對垃圾徹底分類是關鍵。

鄉村沒有生活廢水

現代城市的污水處理系統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大誤區,因為將糞便與生活廢水混合。只要混合起來,就形成了永遠都處理不干凈的污水。

污水處理廠的產物有兩種:液體叫中水,固體叫污泥。中水既不能飲用,也不能洗漱,更不能灌溉我們的莊稼、蔬菜、水果,因為中水含有很多污染物。

中水只能用于沖馬桶、馬路上灑水除塵、洗車房洗車和公園小區綠化。但中水用到哪里,就禍害到哪里。街心公園噴泉,夏天噴的時候孩子們進去玩,對兒童身體會造成損害,但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

污泥則是匯集了更多污染物的固體,污染物密度很高。填埋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焚燒以后污染更嚴重。

中華文明數千年來,廁所都是五谷輪回之所,我們吃了來自土地的食物,把代謝產物還給土地,天經地義。

在村里,我們把屎尿與生活廢水徹底分開,前者單獨收集起來去堆肥。

經過有機處理后,農村沒有生活廢水。

怎么做到的?因為農民過的是有機生活。農民已經不再使用日化產品,如洗滌靈、沐浴露、洗發水等,全是生物制品了,如酵素、茶籽粉、無患子、皂角等。真正將生產和生活循環起來,所有的廢棄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我們實現了零垃圾、零污水、零污染的鄉村。

2018年在耕讀大學上過課的有5000多人次

鄉村重建始于學校重建。我們用耕讀大學和鄉村學校,將文化文明注入鄉村,從而引導農民,教育農民,復興鄉村。

2018年,我們衡榮農業團隊和全國各地60多位志同道合的專家、學者共同創辦了耕讀大學,為全域有機農業培養人才,為有志于鄉村建設、鄉村文化、鄉村教育、鄉村治理以及城鄉融合對接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

耕讀大學學制3年,全脫產。現在有20多位在校生,2018年在耕讀大學上過課的有5000多人次。

鄉村不是我們偶爾去旅游的地方,而是懷孕了可以養胎,產婦可以坐月子,兒童可以上學,青年可以創業,中老年人可以養生、度假和養老的地方,是人生全壽命足跡的落腳點。

人生哪個階段都可以安逸居住的地方,這兒才是生活的天堂。當我們厭倦了城市鋼筋水泥的叢林,回到鄉村才會真正感受生態之美,心靈得以舒展,身體得以休憩,精神得以回歸。

“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這固然是中國數千年來文人士大夫的價值選擇。如果將來有一天,不僅鄉下人進城,也有城里人下鄉,實現城鄉雙向流動,中國的鄉村振興才真正成為現實。

美國式現代農業是個陷阱

過去30多年,我們不自覺地掉入“美國式陷阱”之中。有主流觀點認為,美國式的現代農業技術先進,模式先進,裝備先進,遠遠比中國先進。

那美國作為先進農業的代表,生產水平如何呢?美國大概有30億畝耕地,每年生產的農產品,一半養活它自己國家的3.2億人,一半出口再養活3億多人。也就是說,30億畝耕地養活不到7億人,每4.3畝地養活1個人。這就是美國式的現代農業的生產水平。

如果我們效法美國,在現代農業的道路上將越走越遠,那中國18億畝耕地只能養活4億人,剩下近10億人就沒飯吃了。我把這個問題稱為“美國式陷阱”。

其實,早在110年前,就有美國土壤物理學之父富蘭克林·H.金到中國來取農經。他是威斯康星大學的農業物理學教授,曾任美國農業部土壤局局長。

他游歷了大半年,著書《4000年農夫: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該書介紹了中國等有機農業的先進實踐,成為指導歐美有機農業運動的經典著作。

今天我們的18億畝耕地,勉強養活著我們14億人,靠的就是,我們一直認為落后弱小的小農經濟。

中國人的飯碗,要想端在自己的手里,一定得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智慧。

我們有兩大法寶:

一是全域有機農業,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生態產業循環;

二是有組織的小農經濟模式,或者叫充分尊重個體權益的集體經濟模式。

為什么投資農業的人大多會失敗

做農業原本是農民的事,種糧種菜,養豬養雞,活該農民干,錢該農民賺。

企業和資本想進入農業,一定要做農民做不了的事。

比如技術研發、系統集成、產品加工、市場營銷,這些農民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企業可以來做,與農民形成互補共生的關系。這樣,農民的日子過好了,企業自然也就好了。

現在很多投資農業的人大都失敗了,他們普遍抱怨和農民處理不好關系,其實不然。

第13期天使百人會人文大講堂活動合影

我們不能和農民搶飯碗,農民能干的活,企業不要干。因為企業干農民能干的活,成本要比農民自己干高很多。

我們不要零和博弈,而要合作共贏。這樣,投資農業才有希望。

從短期看,投資農業或許很有風險;但從長期看,以及從中國經濟的發展來看,農業才是投資的沃土。

種子公司為什么賣“斷子絕孫”的種子

種子是(有機)農業的關鍵要素之一,種子和土地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我們目前提倡自留種,選優留種。

對于國家來說,種子是最不應該商業化的一種物資。種子商業化后,種子公司只能賣“斷子絕孫”的種子。因為育種過程非常復雜,既費時間,又費人力,還耗費大量的資金。

如果讓一家種子公司,少則十幾年時間,多則二三十年時間,培養一種種子,讓它只賣一次,農民就都能自己留種,那這家公司肯定要“關門”。

它只能選擇那些不能留種的種子來售賣。采用一些必要的技術手段,讓它不能留種,農民只能年年買種子。

有些國外種子公司,采用技術讓你只能買他的種子,后果更可怕了。當然,不是所有的雜交種,都不能留種,而是作為商品的種子不能留種。但這樣將給國家帶來一定的風險。

因為對于一個國家來講,種子越分散,社會越安全。如果7億農民手里都有種子的話,那我們的國家不會因為種子而出現戰略性問題。

如果我們的種子被掌握在少數大的種子企業手中,就會存在隱患。一旦爆發戰爭,只要毀掉我們的種子庫,后果會很嚴重;更何況,如果掌握在國外大企業手中,只要他斷供種子,后果更是不堪設想。這比高端芯片被卡脖子更嚴重,因為我們可以不用高端芯片,但我們不能不吃飯。

鄉村學校要辦得比北京人大附中還要好

鄉村學校

人文社會回歸,通過教育解決人心的問題,才是鄉村振興最根本的問題。

鄉村衰敗有兩個重要原因

我們鄉村的衰敗始于20世紀90年代。因為在村里賺錢少,賺錢難,農民紛紛進城打工。

不過,讓鄉村走向衰敗的最后一根稻草,則是2001年開始席卷全國的農村中小學撤點并校,把一些村里的小學校撤掉,合并到一些大村或鄉鎮政府所在地。

但是,一個鄉村一旦沒了學校,也就沒了靈魂,遲早會消失。鄉村要振興,要從恢復鄉村教育開始,但又不能簡單地恢復我們現在體制內的學校。

如果簡單復制,城里學校一定比鄉村學校好得多。這種教育不均衡,會進一步拉大城鄉差距,鄉村振興依然無望。

既要教孩子做人又要教孩子做事

鄉村要辦什么樣的學校?我們要一步到位,要辦比北京第四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還要好的學校。這聽起來是天方夜譚,但實際上做起來并不難。

因為體制內的學校,有些既不教孩子做人,又不教孩子做事,只教孩子學習考試,考上大學就完了。而我們辦的鄉村學校既要教孩子做人,又要教孩子做事,同時還要教孩子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北京大學有位心理學教授,連續多年對北京大學一年級新生做過調查,最后統計結果是,40%多的新生有厭學傾向,30%多的新生有自殺傾向。大家想想,這多么可怕!

我的身體我做主

前些年富士康有工人跳樓,當時我們覺得富士康是血汗工廠。其實不然,是我們K12的教育出了問題,讓孩子們的心與生命的本質失去了連接,與自然失去了連接,與鄉土失去了連接,不知道生命的價值在哪里?

《孝經》云,人之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中國人讀了2000多年《孝經》,但近百年來讀得越來越少了。今天的孩子們,我的身體我做主,個別極端的孩子不高興就跳樓。

個別考不上大學的人到富士康跳樓,也有個別考上大學的在校園里面跳樓;大學畢業以后的精英人才,到了工作崗位,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還有人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

由此可見,現在的孩子心理是多么脆弱,這到底是哪兒的問題呢?難道與教育無關嗎?!

有不少城里人已經帶著孩子住在村里上學了

在村里要恢復教育,一定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融合全人類的文明成果,而不是簡單地學國學,一定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既要有我們老祖宗的東方智慧,又要融合西方的自然科學。

我們在村里辦學已經5年了,效果還不錯。有不少城里人已經帶著孩子住在村里上學了,就是要親近自然,親近鄉土。有了這樣的學校,鄉村才可以重新成為兒童成長和教育的天堂。

傳統文化在兒童教育中扎根后,以小手拉大手來復興鄉村文化,就行之不遠。有瑯瑯讀書聲的村莊才更有文化,更有凝聚力,也就更有了生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沐川县| 寿阳县| 新营市| 百色市| 曲阳县| 龙陵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吴堡县| 萍乡市| 兴仁县| 宜君县| 南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庆元县| 云和县| 梨树县| 西丰县| 九龙城区| 阿勒泰市| 金平| 离岛区| 巫山县| 林芝县| 鲁甸县| 禹城市| 卓资县| 景谷| 巧家县| 如东县| 榆林市| 石城县| 玛沁县| 九江县| 青神县| 哈尔滨市| 南和县| 龙门县| 安溪县| 巴南区|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