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繼位之后,很好地處理漢族與匈奴關系,重用賢能,和漢昭帝一起開創了昭宣中興也算是讓大臣們放下心來。
按理說,圣主之下,宿將老臣備受恩寵,應該是呼風喚雨。但是霍家并不是很高興,因為漢宣帝并不是對他們還像之前的皇帝那么恩寵。其實這也有情可原,畢竟霍光已經死了。
不久之后,漢宣帝立了太子,立的不是霍家的人的兒子,讓霍家很是惱怒。
原來太子的母親許平君是漢宣帝的糟糠之妻,當時漢宣帝繼位時就想立許平君做皇后。只是后來礙于形勢。
霍光夫人(霍顯):我女兒想做皇后。
漢宣帝:各位大臣,我有一把劍遺失在民間了,幫我找找看。
群臣一聽就懂了:劍就是指的是許平君。
后來許平君做了皇后,霍顯不高興,就毒死了她(前面說過了),漢宣帝據說當時是痛哭流涕:“你到南園等我。”這就是所說的南園遺愛,雖說悲傷,也是傳為美談。
而許平君生的太子是在漢宣帝繼位前就有了的。這么一來,霍光妻子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了。
霍光妻子又想干壞事了,她竟然想給太子下毒。不過太子難道是誰都下得了毒嗎?再加上漢宣帝在許平君死后,已經有了警惕,霍光妻子失敗了。
與此同時,漢宣帝發現霍家越來越囂張,覺得是該除掉他們的時候了,畢竟自己也能夠料理事了,霍光也死了。
霍顯真的是禍顯!她在家中和人私通,幾個兒子整天游山玩水不務正業,家奴多次沖撞大臣,哪里像個功臣之后,簡直是個亂臣賊子。
不過這些東西都是個人道德的問題,漢宣帝都忍了。
漢宣帝:我大不了降你們的官,你們能怎么樣?你們自己反省反省,就知道我為什么要這么做。
霍顯:我反了你!我反你你都不知道。
漢宣帝:你當我不知道嗎?我等的就是這個時候。
霍光都不敢說這話,霍光死了,你還敢?漢宣帝如同一只已經等待獵物很久的老虎,迅速行動,再加上大臣早就看霍顯太顯,是群起而攻之。
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再大的勢力也敵不過社會輿論的壓迫,更何況皇帝站在輿論這里。
霍氏家族的結局大家都很清楚,殺的殺,斬的斬,皇后也廢了。
其實,這個事情霍光還在時就已經顯露出來了,漢宣帝每次和大將軍霍光坐一起,都感覺如芒在背,很是不舒服。但是霍光畢竟知道些大義,也能控制自己,可是他并沒有管教好妻子和孩子。
當初一個人就說了:“霍氏太驕縱了,霍光又不管,遲早要亡!”
不過霍家人怎么會聽從?
那么漢宣帝滅了霍家,權力也就集中到了他的手上。
可能是受了霍光的壓制太久,他立皇后時找了一個沒有兒子的妃子,但是并沒有寵幸皇后,借此防止了外戚掌權。
然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之前的昌邑王劉賀。
劉賀:大哥,您讓我喝喝茶,跑跑馬,聽聽音樂能咋的?難道這種人還能搶您的地方?
漢宣帝:我不放心咋辦?
手下一調查:劉賀手舞足蹈,瘋瘋癲癲。
漢宣帝:行了行了,我知道了。給他改成海昏侯吧,我覺得挺符合他的性格的,當然,海昏侯墓也是后代史學家研究的一個重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一看。
當然,除了掃除異己,漢宣帝也用了自己的一批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麒麟閣十一功臣。
霍光我們說過了,下面我們說說張安世。這個人出場也好久了。
這個張安世的爸爸張湯之前出現過,是個酷吏,當時名聲其實不是很好,但是張安世就寬柔了很多,也就得到了更多人的擁護和愛戴。
這個人精通法律,記憶很強。不過,這都不是漢宣帝重用他的原因,漢宣帝看重此人的一個性格。有時候這種性格能讓他脫穎而出。
究竟是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