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成仙
- 看史演繹
- 孽風掃沙吳溪桐
- 1346字
- 2021-10-08 19:43:18
東方朔還有一次陪皇帝喝酒。又打起了趣兒。
皇帝有一次前往甘泉宮,看到一個紅色的蟲子,這個蟲子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漢武帝很奇怪,不知道這是什么蟲子,就找人來辨認。
侍衛們都是些大老粗沒有人認得,漢武帝就找了東方朔。畢竟這個東方朔看起來還是有點水平的嘛。
東方朔一看就認出來了:“這個蟲子是不是在原來秦朝的監獄那里看見的啊?”
漢武帝一查,趕緊點點頭。
“哎呀,老大不知道了吧,嘿嘿。這個蟲子叫做怪哉,是當時秦朝百姓的冤魂所化,倒酒就可以消了。”
漢武帝酒一倒下去,蟲子奇奇怪怪地消失了。
那么蟲子是不是這樣無法考證了,可能這種蟲子容易酒精中毒,喜歡陰濕的地方。東方朔說這些其實是想勸諫漢武帝要仁義,漢武帝自然也聽懂了。所以說東方說這個人雖然看起來不大正經,但是說的話里面句句透著正經的味道。
但是說實話,東方朔雖然很會講寓言,文辭非常好,但是后來因為不夠沉穩,甚至在大殿上小便,自然就被彈劾啊,貶斥啊,再加上他雖然看起來情商很高,但是不會察言觀色,后來就被棄之不用。
和他差不多的還有一個人,叫做汲黯。
這個人呢,其實也算名門之后,是衛國大臣后代。他呢是漢武帝親自提拔起來的,執法公正,讓人尊敬。漢武帝很賞識他,大臣也認為這個人可以托付。有一次汲黯因為當地發火災甚至直接假傳圣旨放糧。不過還好皇帝知道他的用心,也就沒有追究他。
汲黯這個人最大的優點是直言進諫,最大的缺點則是心胸狹隘。心胸狹隘也是很多大臣的一個通病。
當時有個張湯當了丞相(后來變成了公孫弘)
汲黯認為這兩個人履歷不夠,對他們的政策非常不滿。也就表現出來了。當然,政策肯定有問題,但是也沒那么有問題對吧。他未免有一些反應太過激烈。
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汲黯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他后來被卷入斗爭,再無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
那么漢武帝也并不是都招賢臣,他也招納了一些好名貪圖利益的家伙。當然也有一些和秦王所招的術士差不多的鳥。
比如說,這個李少君。
這個李少君何許人也?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道士。說的好聽點就是一個神仙,說的難聽點就是一個神棍。
這個道士不是個好東西,不能恪守道教思想,非常喜歡那些金錢財寶。他明明很年輕,卻過來無病牢騷:“漢武帝啊,我已經老了,給我個一官半職吧。你看我這慘。”
漢武帝看他面色紅潤,血氣方剛:“你不是年輕人嗎?你怎么說你已經老了呀?”
“我七十了。你沒有想到吧?我當初和一個仙人學了長生不老的辦法。所以呢我就永葆童顏了。你想不想學一點長生不老的技術啊?”
當時李少君還識別出來一件齊桓公時期的銅器,就得到了推崇。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他也希望長生不老,就厚待這個“大仙”,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李少君也是乘機撈了一大筆錢。不過不久之后,李少君自己撐不住了。據說漢武帝還做了夢:“我夢到李少君被太乙真人帶走了。他馬上就會帶,我也長生不老了。”
其實,這也很好解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誰知道湊巧呢,李少君這天乘鶴西去了。這不直接啪啪啪自己打臉嗎?那么李少君就成為了一個神話。他還留了什么成仙的丹藥,現在也查不到了。估計也是什么害人的東西(但是從科學可以解釋,服用丹砂過多會致死)
當然,漢武帝時期有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畢竟當時的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并沒有達到現在的水平,而人心促使他們追求一些光怪陸離的東西。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