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納稅人的界定

我國現行增值稅對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的管理模式,以發生應稅行為的年銷售額為標準,將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二者在計稅方法、適用稅率(征收率)、憑證管理等方面都不相同。

1.1.1 如何區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1.一般納稅人識別依據

財政部、稅務總局頒布《關于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3號)規定,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必須登記成為一般納稅人;而年銷售額低于500萬元的企業,包括新成立的企業,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但如果這些企業有較高的會計核算水平,也是可以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的。年銷售額500萬元,是按連續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銷售總額流動計算的。

2.小規模納稅人識別依據

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財政部規定標準以下,并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所謂會計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3.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條件

財政部、稅務總局頒布《關于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3號)和《關于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8號),將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統一提高到500萬元。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除了年銷售額外,還存在以下方面的區別,見表1-1。

表1-1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區別

1.1.2 一般納稅人管理辦法

根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3號)規定,增值稅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以下簡稱“規定標準”)的,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下列納稅人不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1)按照政策規定,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

(2)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

納稅人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轉為小規模納稅人,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表,見表1-2。

表1-2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表

續上表

1.1.3 一般納稅人輔導期管理

1.一般納稅人輔導期管理

一般納稅人的納稅輔導期一般應不少于6個月。在輔導期內,主管稅務機關應積極做好增值稅稅收政策和征管制度的宣傳輔導工作,同時按以下辦法對其進行增值稅征收管理。

(1)對小型商貿企業,主管稅務機關應根據約談和實地核查的情況對其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開票限額不得超過1萬元。專用發票的領購實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企業的實際年銷售額和經營情況確定每次的專用發票供應數量,但每次發售專用發票數量不得超過25份。

(2)對商貿零售企業和大中型商貿企業,主管稅務機關也應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對其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開票限額由相關稅務機關按照現行規定審批。專用發票的領購也實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稅務機關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確定每次的供應數量,但每次發售專用發票數量不得超過25份。

(3)企業按次領購數量不能滿足當月經營需要的,可以再次領購,但每次增購前必須依據上一次已領購并開具的專用發票銷售額的3%向主管稅務機關預繳增值稅,未預繳增值稅稅款的企業,主管稅務機關不得向其增售專用發票。

預繳的增值稅可在本期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抵減后預繳增值稅仍有余額的,應于下期增購專用發票時,按次抵減。

(4)對每月第一次領購的專用發票在月末尚未使用的,主管稅務機關在次月發售專用發票時,應當按照上月未使用專用發票份數相應核減其次月專用發票供應數量。

(5)對每月最后一次領購的專用發票在月末尚未使用的,主管稅務機關在次月首次發售專用發票時,應當按照每次核定的數量與上月未使用專用發票份數相減后發售差額部分。

(6)在輔導期內,商貿企業取得的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廢舊物資普通發票(現已不包括廢舊物資普通發票)以及貨物運輸發票要在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方可予以抵扣。

(7)企業在次月進行納稅申報時,按照一般納稅人計算應納稅額方法計算申報增值稅。如預繳增值稅稅額超過應納稅額的,經主管稅務機關評估核實無誤,多繳稅款可在下期應納稅額中抵減。

另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圳等8省市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38號)第六條明確:

試點納稅人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后,發生增值稅偷稅、騙取退稅和虛開增值稅扣稅憑證等行為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對其實行不少于6個月的納稅輔導期管理。

2.轉為正常一般納稅人的審批及管理

(1)審批。

納稅輔導期達到6個月后,主管稅務機關應對企業進行全面審查,對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認定為正式一般納稅人。

(2)管理。

企業結束輔導期轉為正式一般納稅人后,原則上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限額不得超過1萬元,對輔導期內實際銷售額在300萬元以上并且足額繳納了稅款的,經審核批準,可開具金額在10萬元以下的專用發票。對于只開具金額在1萬元以下專用發票的小型企業,如有大宗貨物交易,可憑國家公證部門公證的貨物交易合同,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適量開具金額在10萬元以下專用發票,以滿足該宗交易的需要。

大中型企業結束輔導期轉為正式一般納稅人后,其增值稅防偽稅控開票系統最高限額由相關稅務機關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按照現行規定審核批準。

3.納稅輔導期的特殊政策規定

(1)有關進項稅憑證的抵扣時間規定。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取得的下列增值稅抵扣憑證實施“先比對、后扣稅”的管理辦法。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取得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等應當在交叉稽核比對無誤后,方可抵扣進項稅額。

主管稅務機關定期接收交叉稽核比對結果,通過《稽核結果導出工具》導出發票明細數據及《稽核結果通知書》并告知輔導期納稅人。

輔導期納稅人根據交叉稽核比對結果相符的增值稅抵扣憑證本期數據申報抵扣進項稅額,未收到交叉稽核比對結果的增值稅抵扣憑證留待下期抵扣。

(2)實行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

主管稅務機關對輔導期納稅人實行限量限額發售專用發票。

4.納稅輔導期的賬務處理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增設“待抵扣進項稅額”明細科目,該明細科目用于核算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取得尚未進行交叉稽核比對的已認證專用發票抵扣聯、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以及貨物運輸發票進項稅額。納稅輔導期的賬務處理如圖1-1所示。

圖1-1 納稅輔導期的賬務處理

1.1.4 企業納稅信用等級

從2018年4月1日起,企業納稅信用級別將由原來的A、B、C、D四級變更為A、B、M、C、D五級。對納稅信用評價為M級的企業,稅務機關實行兩項激勵措施:一是取消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二是稅務機關適時進行稅收政策和管理規定的輔導。

(1)對A級企業激勵措施如下:

(2)對B級納稅人的激勵措施如下:

①可一次領取不超過2個月的增值稅發票用量;

②取消增值稅發票認證(可通過網上勾選平臺,勾選認證增值稅專用發票);

③稅務機關與相關部門實施的聯合激勵措施等。

(3)對M級納稅人的激勵措施如下:

①取消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可通過網上勾選平臺,勾選認證增值稅專用發票);

②稅務機關適時進行稅收政策和管理規定的輔導。

(4)對C級納稅人的激勵措施如下:

取消增值稅發票認證(可通過網上勾選平臺,勾選認證增值稅專用發票)。

(5)對D級納稅人的懲戒措施如下:

①公開D級納稅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名單,對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營的其他納稅人納稅信用直接判為D級;

②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按輔導期一般納稅人政策辦理,普通發票的領用實行交(驗)舊供新、嚴格限量供應;

③出口企業管理類別評定為四類,加強出口退稅審核;

④加強納稅評估,嚴格審核其報送的各種資料;

⑤列入重點監控對象,提高監督檢查頻次,發現稅收違法違規行為的,不得適用規定處罰幅度內的最低標準;

⑥將納稅信用評價結果通報相關部門,建議在經營、投融資、取得政府供應土地、進出口、出入境、注冊新公司、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獲得榮譽、安全許可、生產許可、從業任職資格、資質審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⑦D級評價保留2年,第三年納稅信用不得評價為A級;

⑧稅務機關與相關部門實施的聯合懲戒措施,以及結合實際情況依法采取他嚴格管理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昌县| 新晃| 彭山县| 南昌县| 军事| 宁晋县| 福海县| 涪陵区| 兴安县| 探索| 福建省| 石阡县| 霍山县| 沽源县| 巧家县| 阜阳市| 色达县| 灌南县| 金平| 抚州市| 邢台县| 关岭| 闻喜县| 南宁市| 潼关县| 普兰店市| 乌兰浩特市| 银川市| 东港市| 麻城市| 宁乡县| 西和县| 治县。| 磐石市| 黑河市| 驻马店市| 汤原县| 东乡族自治县| 金塔县| 郁南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