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洛神賦圖

作者/?[東晉]顧愷之

尺寸/縱27.1?cm,橫572.8?cm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宋摹本)

作者|“三絕才子”

顧愷之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人物。

他提出,畫家要仔細觀察繪畫對象的特征,把握其內在本質,比如說在畫人物時就要先弄懂他的性格特征再下筆。在當時有“畫絕、文絕、癡絕”三絕美譽的顧愷之,其理論為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對人物、道釋、禽獸、山水等題材都有涉獵,也留下很多經典畫卷,其中最著名的《洛神賦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品賞|洛水尋仙

《洛神賦圖》的靈感來自于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寫的《洛神賦》。《洛神賦》描寫的是一個想象中的故事,曹植幻想在洛水邊遇到了洛神,兩人相戀,最后終因人神殊途,不得不分開。顧愷之發揮了高度的藝術想象力,通過連環畫的形式把曹植與洛神的相遇、相知、分離的種種浪漫場景畫了出來。

《洛神賦圖》原作已經亡佚,現在流傳在世上的四件《洛神賦圖》都是宋代的摹本,其中有兩幅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幅在遼寧省博物館,一幅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兩件藏品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是景物有一繁一簡的區別。

A 岸邊休憩

曹植率眾隨從在洛水之濱停駐休息。

B 偶遇洛神

柳岸邊,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視著洛神。

C 洛神嬉戲

洛神衣帶飄逸,凌波而來。

D 曹植贈物

曹植解玉佩相贈表達深切愛慕。

E 眾神嬉戲

洛神與諸神仙嬉戲。

F 依依惜別

人神殊途,曹植目送著洛神漸漸遠去。

G 洛神離去

洛神乘云車向遠方駛去。

H 駕船追趕

曹植乘輕舟溯流而上追趕云車。

I 失落等待

曹植在洛水邊等待到天明。

J 惆悵返回

曹植不舍與無奈,最后踏上歸途。

細節|偶遇洛神

這一場景描繪了日落黃昏時分,曹植帶著一眾隨從,從京城洛陽返回封地,途經洛水時稍作停駐休息。在曹植恍惚之間,風姿絕世的洛神,在蔥郁山崖映襯下,衣帶翩躚,乘著清風,凌波而來。

圖解國畫

1 驚鴻

洛神翩然若驚飛的鴻雁。

2 游龍

洛神蜿蜒如游動的蛟龍。

3 秋菊

洛神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

4 春松

洛神的體態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

5 輕云蔽月

洛神時隱時現,像輕云籠月。

6 流風回雪

洛神浮動飄忽似回風旋雪。

7 朝霞

遠遠地看,洛神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

8 芙蕖

從近處看,洛神漂亮鮮麗,就像綠波間綻放的初荷。

細節|目光灼灼的曹植

曹植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盯著水面上美麗的洛神,而隨行人員的目光則是呆滯的,這說明了洛神是曹植想象出來的,而其他人沒有看到。畫家通過這個動作巧妙地畫出了曹植對洛神的癡迷。(見片段B)

細節|體態輕盈的洛神

洛神的身材修長,衣帶飄飄,就像在天上游走一樣,加上她對曹植若即若離的態度就展現出了一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女形象,這也符合《洛神賦》原文中對洛神的描述。(見片段B)

細節|眾神嬉戲

洛神和曹植情意綿綿的時候,各路神仙都出現了,位于右上角的風神張著大嘴用力吸風,水神站在水中撫平波浪,左邊的黃河之神河伯馮夷在擊鼓奏樂,中間的女媧在乘風而歌。(見片段E)

細節|洛神離去

因為人神殊途,曹植不得不和洛神離別。這個離別場面,畫家畫得宏大又熱鬧。洛神乘坐的云車,是由六條龍來駕駛的,車子的周圍還圍繞著從水底涌出來的鯨鯢。洛神所到達的地方上空也都縈繞著團團云霧,這既符合她神女的身份,又為兩人的離別渲染了悲傷的氛圍。(見片段G)

細節|追尋洛神的曹植

曹植乘船要去追尋洛神,他坐在船中目不轉睛地盯著洛神離開的方向,眼中流露出無盡的悲傷和無奈。船外有兩個船夫聽從了曹植的吩咐,在拼命地劃著篙竿。(見片段H)

細節|曹植返程離開

曹植一邊往前走一邊回頭,最后懷著不舍和無奈的心情,踏上了回封地的路。(見片段J)

技法|依情節構圖

《洛神賦圖》整體是一幅由多個故事情節構成的長卷畫作,全卷從右端開始通過三個部分層次分明地描繪了曹植對洛神的純摯愛情。

這三個部分的人物安排得疏密有序,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再加上周邊山川景物的襯托,使畫面展現出了獨特的空間美感。

第一部分描繪的是曹植與洛神的相遇。黃昏時分,曹植率領隨從由京城返回封地的時候在洛水之濱遇到了從容美麗的洛神。曹植深深被洛神的絕世美貌吸引,于是解下身上的玉佩送給她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洛神指著洛河里深深的流水對他表示期待。可曹植又怕洛神是騙他的,于是把自己的情感隱藏起來,禮貌地對待著她。之后洛神和諸神嬉戲,場面非常熱鬧。

第二部分是整個故事的高潮,描繪的是因為人神殊途,曹植、洛神不得不分別的情景。隨著曹植與洛神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的內心都表現出了痛苦。

第三部分描繪了洛神離開之后,曹植因為思念她而乘船去追趕云車,但是洛神卻早已遠去。曹植在洛水邊等了一夜,直到天明后在隨從們的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技法|細勁古樸的筆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山水畫被唐代的張彥遠評價為“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這幅畫中的山川樹石畫法古樸,結構簡單,正和張彥遠的觀點相吻合,那時的山水畫沒有給人一種波瀾壯闊的感覺,這也是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不過畫中用來表現水勢、水態的線條卻千變萬化,沒有一條是相同的。它們有的舒展,有的平滑,在故事高潮的地方又變得蕩氣回旋。這種筆法的變化是隨著畫中人物的驚訝、激動、惆悵等情緒來變化的,如在畫卷的第三部分,當曹植乘船追趕洛神的時候,心情是萬分著急的。于是顧愷之筆下水的線條也變得蕩氣回旋,他讓船駛過的河水變得驚濤翻滾,似乎能讓看畫的人聽到水的咆哮聲。不得不說顧愷之的筆法細膩和高明。

《洛神賦圖》中還畫了許多面貌猙獰的動物,如張牙舞爪的鯨鯢、長著翅膀的魚和長著馬形臉的海龍,顧愷之把這些動物描繪得都非常有質感,幾乎代表了當時動物畫的最高水平。

技法|色彩歸納法

在畫這幅畫時,畫家依據故事情感表達的需要對色彩進行了歸納,對色彩的明亮度和冷暖關系上都做了細致的處理。首先是沉穩色彩的運用,在畫卷的第一部分曹植與洛神相遇時多用沉重的藍色,因為藍色使人內心感到沉靜;洛神飄然離開時用了灰黑色,這樣的色彩易讓人感到惆悵。

在人物的穿著上,畫家多用紅、黃這樣鮮明的色彩來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如洛神身上多彩的飄帶、裙子襯托出她飄逸脫俗的氣質。而侍女身上的衣服則偏素色。

這樣整個畫面就充滿了層次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三亚市| 佛学| 进贤县| 田阳县| 阳山县| 福州市| 盐边县| 无极县| 洛川县| 铁岭市| 四川省| 泗水县| 亚东县| 松原市| 洞头县| 沧源| 六盘水市| 三亚市| 铁力市| 永丰县| 营山县| 苗栗市| 报价| 甘谷县| 霍州市| 福建省| 萨迦县| 伊吾县| 政和县| 新蔡县| 汨罗市| 开远市| 章丘市| 遵化市| 宁德市| 唐海县| 原平市| 武平县| 西青区|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