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不會管理時間,再好的方法也沒用

4.1 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講信用”?

案例:“得寸進尺”的鵬鵬

鵬鵬二年級,平時在家也挺有規則意識。當然除了在玩樂高的時候。

媽媽認為鵬鵬拼樂高的時候沒有時間觀念且不講信用——每次都不愿意按照約定的時間結束拼樂高,經常耽誤做作業的時間。

比如,約定拼1個小時樂高就要開始學習,也和媽媽一起定鬧鈴。可是每次時間一到,媽媽過來收樂高,母子倆就會有一場“戰爭”。

鵬鵬想“得寸進尺”再拼一會,媽媽覺得規則不能破,所以“寸步不讓”。這種僵持不下經常讓媽媽不知如何是好,還耽誤了作業進度。

你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難題?

計劃玩半小時手機游戲,時間到了卻不愿停止;

計劃看30分鐘動畫片,時間到了卻不愿關電視;

計劃1小時內完成作業就可以去游樂園,可是磨磨蹭蹭拖成2個小時,按規則不去游樂園了,可是孩子大哭大鬧……

一句“沒時間觀念”“不講信用”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還要看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原因主要分兩點:

①不認識時間;

②家庭規則薄弱。

4.1.1 認識鐘表就是認識時間?

鐘表是讀數,時間是長短,概念完全不同。

很多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都已經可以輕松識別石英鐘的表盤和電子鐘的讀數,他們可以快速說出時針和分針目前代表幾點鐘。可是如果你繼續問:“5分鐘有多長。”可能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

所以認得鐘表不一定真正認識時間,人們通常把對時間長短的認知和能把事物合理排序的能力叫作“時間知覺”。那么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檢測孩子的時間知覺呢?

我們可以和孩子面對面坐好,玩一個游戲:

利用秒表或手機計時功能測試孩子對5秒、15秒、30秒和60秒的評估準確度。開始前家長先告訴孩子:“當我喊開始的時候,你心里默數X秒的時間(‘X’代表你定好的秒數,時間越久難度越大),時間到了你就喊停。”然后開始計時。當孩子喊停的時候暫停秒表,看孩子估計的時間是否準確。

經過多次練習并讓孩子用手機或者秒表體驗一下1秒具體有多長,然后多次測量孩子自己的估計時間和秒表的誤差。誤差越小,說明孩子的時間知覺越準確。

一開始,這個游戲可能會玩得很糟糕,你會發現孩子對時間的長短并沒有真正的認知。

那么,如果孩子沒有真正認知時間,我們定的鬧鈴也就形同虛設,孩子仍然不會把握時間。

時間知覺是一種經驗和技巧,家長可以通過對孩子科學的訓練來提升這項技能。

4.1.2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下面給出幾個簡單的方法培養孩子有更強的時間觀念,不拖拉。

案例:關于電視的“戰爭”

每次媽媽和妞妞的關電視都是一場“戰爭”。

每次看電視,媽媽都會與妞妞約定關電視的時間。比如,媽媽告訴妞妞只能看1個小時,妞妞答應并定好了鬧鈴。于是媽媽坐等1個小時,鬧鈴一響,立刻過來告訴孩子:“好了,時間到了,我們要關電視了。”但妞妞卻總是表現出很驚訝,不相信那么快就到時間了。不愿意接受、激烈反抗。

媽媽也很生氣,不能接妞妞總是這樣的“不講信用”。但這個戰爭一直在家里“無限循環”且毫無進展。

1.三點提醒法

所有人面對狀態的轉變其實都需要“緩沖”。分手、結婚、生子、換工作……孩子也需要“緩沖”,可能還要更久一點。

當你要求孩子忽然從一件事物轉移到另一件事物上(比如關掉電視去睡覺),孩子大多會因為沒有緩沖而表現出不適應。

你可能會不服氣:“不是定好鬧鈴了嗎?這還不算心理建設和緩沖?”

愛因斯坦曾向大學生們介紹時間的相對論時說:“當你坐在滾燙的火爐上5分鐘,你可能以為是1個小時;但當你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約會時,坐在長椅上1小時,你可能以為只過了5分鐘。

人對時間的認知是很主觀的,尤其是孩子。

一方面,孩子對時間認知并不準確,不一定認可“鬧鈴的時間是準確的”這樣的事實;另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有限,沉浸在動畫片劇情里時,時間是相對短暫的。所以如果沒有更多緩沖的話,孩子對鬧鈴和你都可能是不服氣的,甚至會覺得你和鬧鈴在搞“合伙欺騙”。

所以,在約定的時間段內,我們不僅要在最后的時間節點上告知孩子“時間到了”,還要在之前多次提醒,讓孩子逐漸意識到“時間快到了”,給孩子更充分的“心理緩沖”。

我們需要在下面3個時間點提醒孩子:

①時間過了三分之一。

②時間過了一半。

③離結束還剩2分鐘。

比如,我們跟孩子約定30分鐘之內做好一張數學自測試卷。可以在10分鐘的時候、15分鐘的時候和28分鐘的時候分別提醒一下孩子,這樣孩子對時間的判斷將會更加準確。

其他時間不用提醒,也最好不要打擾孩子,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具體指針法

前面章節已經講過,學齡前的孩子喜歡具體的指引,不一定能理解抽象的提醒。

“半小時做完試卷”的命令對孩子來說可能太抽象,更具體的告知應該是:給孩子看下時鐘表盤(如下圖),并告訴孩子黑色長一點的分針(下圖畫圈處)指到“12”就說明時間到了。

也許,即便如此,孩子一開始可能還是很難接受。下一個方法可以做一個過渡。

3.沙漏法

時間是一點點流逝的,但是到底是怎么“流”的呢?這很難用語言表達。

在寫作業或者學習的時候,在書桌旁放一個沙漏,利用沙子一點點漏下去的直觀表象可以讓孩子明白時間流逝的概念。

我在咨詢過程中,也常跟孩子玩一些有時間限制的游戲。孩子們喜歡在游戲中問我:“還有多少時間?”沙漏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剩多少時間=還剩多少沙子。根本不需要向孩子去額外解釋時間的概念。

沙漏是常見物品,互聯網或禮品店都能買到。家長可以購買多種時間設定的沙漏,方便我們不同時間長度時匹配使用。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剛開始接觸沙漏時孩子們往往會非常好奇,所以多讓孩子玩一下沙漏,消除好奇心很重要。不要在孩子第一次接觸沙漏的情況下就直接放在書桌上,相信我,孩子一定不會把注意力放在作業上,而是會想方設法去擺弄這個新“玩具”。

上面的方法能夠讓學齡前期兒童很好地認識時間,直觀感受到時間。但僅僅認識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很好地完成作業和學習任務嗎?顯然不行。

沒有良好的家庭規則,鍛煉孩子的自主管理時間能力,孩子照樣拖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牟定县| 宁津县| 美姑县| 斗六市| 富蕴县| 唐海县| 肥西县| 靖江市| 平阳县| 浦城县| 惠州市| 太仆寺旗| 长子县| 石屏县| 峡江县| 南江县| 屏东市| 孟州市| 沅江市| 巴楚县| 东宁县| 石棉县| 清河县| 南汇区| 乌什县| 偃师市| 加查县| 道真| 界首市| 浦城县| 鹤山市| 万宁市| 巴南区| 富源县| 六枝特区| 巫山县| 泾源县| 赤城县| 泗阳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