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成本核算、分析與控制
- 會計真賬實操訓練營編著
- 727字
- 2021-09-27 12:40:36
1.6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就是定期通過成本指標的對比,對目標成本的實現情況和成本預算指標的完成結果進行全面的審核和評價,是成本會計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1.6.1 成本考核的要求
成本考核主要要求有以下幾方面:
(1)編制和修訂責任成本預算,并根據預定的生產量、生產消耗定額和成本標準,運用彈性預算方法編制各責任中心的預定責任成本,作為控制和考核的重要依據;
(2)確定成本考核指標,如目標成本節約額(即預算成本-實際成本),目標成本節約率(即目標成本節約額÷目標成本);
(3)根據各責任中心成本考核指標的計算結果,綜合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對各責任中心的成本管理工作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
成本考核的指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6.2 成本考核的方法
成本考核的方法有兩方面:

1.傳統成本考核方法
傳統成本考核指標主要是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情況指標,該項指標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對于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提高企業降低成本的積極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傳統的成本考核方法已不適用,需要研究和改進,采用新的成本考核方法和模式。
2.現代成本考核方法
在現代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中,對傳統的成本考核內容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主要是圍繞責任成本管理設立成本考核指標。
責任成本管理,是指將企業內部劃分成不同的責任中心,明確責任成本,并根據各責任中心的權、責、利關系,來考核其工作業績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其中,責任中心也叫責任單位,是指企業內部具有一定權力并承擔相應工作責任的部門或管理層次。
責任成本管理的流程如下:

按照企業內部責任中心的權責范圍以及業務活動的不同特點,責任中心一般可以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