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軟硬兼施成霸主

逐漸強大起來的齊國,不失時機地在諸侯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并逐漸成為一代盟主……

在齊桓公和管仲君臣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幾年過后,齊國出現了民富國強、社會安定的繁榮局面。連周天子都起了巴結的心思,主動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與齊桓公為妻。

雖然當時的周天子已不被多少人當回事了,但他畢竟還是天下共主,能和他攀上親戚,最起碼可以抬高一下自己的身價。

但是,要想讓齊國成為天下霸主,光靠娶周天子的女兒顯然是不夠的,還得開幾次諸侯大會,解決一些糾紛,這樣才能真正樹立威信,得到諸侯們的擁護。

恰好當時宋國發生了內亂,連國君帶貴族死了一大片。齊桓公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于是廣發英雄帖,召集各路諸侯開會,以穩定宋國政局。

然而齊桓公卻犯了一個錯誤。因為按照當時的規矩,像這樣的大型諸侯盟會,應當由周天子親自主持。齊桓公這么干,等于是僭越了。因此,響應齊桓公來參加盟會的諸侯并不多,并且都是一些實力羸弱的小諸侯。

齊桓公很生氣,但會還是得開,他只得強壓怒火,先行在高壇上執牛耳,與眾國君歃血為盟。

古代諸侯舉行盟會,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兒牲血,主持盟會的人親手割牛耳取血,并飲或以血涂抹在嘴唇,以示誠意,所以后來人們用“執牛耳”來指做盟主。執牛耳也由此成為一個常用成語。

可見,誰執牛耳,誰自然就是盟主。但是,成為盟主的齊桓公心里卻一點都不痛快。剛剛好不容易在動蕩中即位的宋桓公就更郁悶了,為什么呢?因為他認為自己被齊桓公耍了。

周朝的諸侯共分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可別小看這些爵號,它們在中國世代相襲,直到清朝滅亡才停用。

當時,宋桓公是公爵,而齊桓公是低一等的侯爵。按道理,執牛耳的盟主應該是宋桓公,但齊桓公卻大搖大擺地做了盟主,宋桓公的心里能舒服嗎?

何況衛國、鄭國和魯國這些諸侯都沒有來,根本就不給齊桓公面子。宋桓公卻傻乎乎地來了,分明就是自降身份,因此他越想越覺得不是滋味,于是沒等大會開完,就先撤了,連個招呼都沒打。

宋桓公這一跑,讓齊桓公顏面盡失。他看著剩下的幾個小國國君,再也沒有了之前的意氣風發,只好將這次的諸侯盟會草草收場。

齊桓公一生曾“九合諸侯”,也就是舉行了九次重要的諸侯盟會,這算是第一回。雖然會開得虎頭蛇尾虛有其表,但畢竟是周朝有史以來第一次由諸侯主持的會盟活動。它代表著共主政治的結束,以及霸主政治的開始。

盟會結束后,覺得顏面盡失的齊桓公決心把面子找回來,于是想攻打宋國,報復他們的半道跑路。但管仲不同意。

管仲的理由是,之所以召開諸侯盟會,原本就是為了終結宋國的亂局。如果會一散,咱們就揮軍攻打宋國,不是自己抽自己臉嗎?因此不如修理一下壓根兒沒來的魯國,這樣效果可能更好些。

齊桓公覺得管仲的話有道理,便在不久后率軍攻滅了魯國的附庸國遂國。表面上的理由是遂國國君敬酒不吃吃罰酒,沒有響應號召參加盟會,但實際上是殺雞儆猴,給魯國一個下馬威。

魯莊公也不是從小被嚇大的,好歹也見過大世面,因此他不但沒有被齊國嚇住,反而還派先前曾經打敗過齊國軍隊的大將曹劌,帶兵攻打駐扎在遂國的齊軍,為遂君復國。

然而此時的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曹劌率領的魯軍連戰連敗,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了大片土地。

魯莊公怕再打下去會遭到滅國之禍,只得乖乖認輸,給齊桓公寫信,請求兩國會盟。

齊桓公高興極了,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國風度,決定原諒魯國。公元前681年,齊魯兩國在柯地會盟。齊桓公登上高臺,執牛耳與魯莊公歃血為盟,訂立和約。

意外的情況發生了。就在齊桓公與魯莊公雙手緊握,為剛才順利訂立和約致意時,魯莊公身旁的大將曹劌突然拔出暗藏在袖子里的短劍,縱身而起,直指齊桓公。

兩個衛士飛身上前,曹劌連看都不看,電光石火之間,兩個人連哼都來不及哼一聲,就已身死高壇。而齊桓公的脖子上,已架起了一把冰冷的劍。

其余衛士全都傻眼了,誰也不敢動。曹劌聲若洪鐘,大吼道:“誰要過來,我就跟齊國國君同歸于盡!”

齊桓公心里也很慌,但他還是強作鎮定。他知道這姓曹的不會真對自己動手,因為高臺之上都是齊軍,只要自己稍有不測,魯莊公和曹劌就會被剁翻。

曹劌的要求也不高。他對齊桓公說:“你們齊國太過分了,不但欺負人,還占領我們這么多土地。我也不要你們賠銀、賠金、賠命,就把占我們的土地還給我們,這事就算過去了,咱們兩國還是平等交往。”

齊桓公不愧是一代明君,關鍵時刻很有主見。當然,更多的是他明白“識時務者為俊杰”的道理。因此,他大手一揮,表示答應曹劌的所有要求。

魯國君臣見齊桓公這么大度,連國土都還了,也不好再說什么。加之曹劌畢竟是以下犯上,挾持對方國君,怎么著也得讓人家面子上過得去吧。于是在要求得到滿足后,曹劌放了齊桓公,魯國向齊國賠禮道歉。

這個消息傳出后,宋國國君急得嘴角都起了泡。他心想,這齊國把強大的魯國都擺平了,接下來一定會找我的麻煩。于是趕緊派人帶上厚禮,去齊國認錯。齊桓公也就順水推舟,原諒了宋國。

衛國、曹國、莒國、紀國的國君見齊桓公接連擺平了魯、宋兩個大國,一點也不敢怠慢,立刻派使者到齊都臨淄,要求與齊國訂盟,尊桓公為盟主。這樣一來,齊桓公憑借著大國的胸懷,第一次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64年,齊國北面的燕國遭到山戎的進犯。眼瞅著燕國國都不保,齊桓公二話不說,出兵相救。經過一年的戰爭,強大的齊軍一路追殺到草原,把山戎徹底殲滅。

齊國此次對燕國的援救,對齊國成就霸業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后,北方的燕國和原本歸附它的那些小國,齊刷刷地倒向了齊國。

從此,齊國的號召力擴展到了北方。晉國、燕國,以及中原的各小諸侯國,無不向齊桓公俯首。

應當說,這時候的齊桓公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霸主了,但齊桓公仍不滿足。因為他認為,圍在他屁股后邊轉的,都是一些中小諸侯國,含金量不是很足,有一個大國就不怎么把齊國的霸業放在眼里。

這個國家叫楚國。

于是,齊桓公決定找機會和楚國過過招。

楚國地處長江中游,據有江淮流域,是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中地盤最大的,而且楚國自然條件也很好,地廣人多,資源豐富。

正當齊桓公在北方指點江山時,楚國開始崛起了。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成王。成王的相國對楚國進行了一場改革,使楚國的國力迅速強大。

強大起來的楚國有一個特別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占地盤。眼見南邊的小國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楚國就把目光投向了北邊。他們相中的第一個目標是地處中原的鄭國。

這個時候的鄭國早已淪為一個二三流的國家,在楚國的兩次軍事打擊下,哪里還頂得住!不過鄭國也沒有因此就立即投降,因為它還有大腿可抱。

鄭國打算抱的大腿就是齊國,因為兩國是盟國。

說來也巧,此時的齊桓公正怨恨著楚國呢。

原來,就在前不久,齊桓公從蔡國娶來的一位叫蔡姬的老婆,因耍小姐脾氣惹怒了齊桓公,被趕回了娘家。齊桓公的本意當然不是要休了她,而是希望她回去后好好反省。結果蔡國人沒弄清原委,一看姑奶奶被人趕回來了,就給她又說了一門親事,把她給嫁走了。

齊桓公一看著急了,怎么說蔡姬還是他老婆吧,他還沒同意呢,就被娘家人給改嫁了,這不等于是在打他的臉嗎?換誰誰都受不了,何況還是一國之君。

這時候,有人告訴齊桓公說,知道小小的蔡國為什么膽子這么大嗎?是因為它的背后站著楚國!

齊桓公“哼”了一聲,心想,你楚國倒是有幾分實力,但我也不怕你。不過我也不先收拾你,你不正欺負我的盟國鄭國嗎?那我正好借蔡姬之事,討伐你的鄰國兼友國蔡國。

齊桓公說干就干,迅即于公元前656年初,和魯、宋等八個諸侯國組成聯軍,南下討伐蔡國。

弱小的蔡國一看齊國領導的聯軍打過來了,早就嚇破了膽,根本沒抵抗就投降了。

搞定蔡國后,聯軍的矛頭順勢一指,帶著勝利的余威就打到了楚國邊境。

面對大軍壓境,由于楚軍尚未集結完成,楚成王決定采取拖延戰術,就先后派了兩個使臣前去與齊桓公談判,但一直沒談攏。

過了一段時間,楚國大軍集結完畢,做好了戰斗的準備。但楚成王可能心里還是沒底,就又派了一個使臣前去齊營談判。

齊桓公特意安排了一次盛大的主要由戰車組成的閱兵式,讓楚國使臣和隨行人員觀看。這種安排當然不是禮節需要,而完全是一種顯擺和示威。

閱兵中,齊桓公問,這樣的軍隊應該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吧?

沒想到楚國使臣卻不吃這一套。他不卑不亢地說道:“君上您若是以德服人,誰敢不服?但您若是想以武力壓人,我們楚國也不是吃素的!我們那兒水網密布,您這些戰車還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

齊桓公并不是糊涂蛋,他已在心里掂量清楚了,兩軍如果真是硬碰硬,自己還真沒有必勝的把握。于是,在這種平衡下,雙方都選擇了妥協,簽約和解,達成召陵之盟,然后各自撤回。

從歷史的角度看,召陵之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這次軍事行動雖然未能給楚軍以重創,但有效地遏制了楚國的進一步擴張。楚國正是通過這次行動,看到了繼續北進前途渺茫,暫時偃旗息鼓停止了計劃。

通過召陵之盟,齊桓公在諸侯中的聲譽又上了一個臺階。

到了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又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這次大會來的諸侯很多,讓齊桓公很滿意。

此時周惠王已死,周襄王上臺。襄王因為是齊桓公給他撐腰才繼承了王位,所以特別感激齊桓公,專門派了一位大夫代表自己參加會盟。

在這次大會上,周大夫代表周王向齊桓公賞賜胙肉(古代祭祀的時候,祭祀完成后,天子會將用于祭祀的肉,切開發給親近的大臣,這種肉就叫胙肉,屬于厚禮)。按照原先的規定,齊桓公要從高臺上下來接受賞賜,這種禮節是必需的。

但這時候的齊桓公年事已高,正當他要下臺時,周大夫說道:“天子還有一條旨意,說您年紀大了,可以不下臺了。另外還要再給您多加一個爵位。”諸侯再加一個爵位,那就跟周王的級別差不多了。

周王突然間給了自己這么一個榮耀,齊桓公有點不知所措,于是他問管仲該怎么辦。

管仲說:“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君不君、臣不臣。”齊桓公馬上明白了——該下拜還得下拜,不然“尊王”的口號就玩兒不轉了。

于是他走下臺來,規規矩矩地行禮,同時說道:“天子威嚴,國家體統,時時刻刻在寡人心中。假如寡人這次不下來,大模大樣地接受賞賜,會讓天子蒙羞。”

齊桓公這話一說,其他諸侯都徹底心服口服了。

葵丘會盟后,大家達成協議,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條:

第一條,“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就是不要廢長立幼,也不要寵愛小老婆。

第二條,“尊賢育才,以彰有德。”就是要尊重和培育有能力和有品德的人。

第三條,“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就是要尊敬老人、愛護兒童。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第四條,“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就是要給底下的臣子相應的待遇和尊重,不能無緣無故地殺臣子。

葵丘會盟,可以說是齊國霸業的巔峰之作,齊桓公的稱霸目的就此已基本達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临潭县| 米脂县| 北川| 夏津县| 富宁县| 宁都县| 同德县| 溧水县| 乌兰县| 轮台县| 河北省| 盐城市| 广水市| 灵川县| 桑日县| 旬阳县| 湖南省| 霍山县| 如东县| 德阳市| 巫溪县| 双桥区| 襄樊市| 郯城县| 盐城市| 龙胜| 高要市| 辽宁省| 宕昌县| 连州市| 满洲里市| 方山县| 尼勒克县| 高雄市| 凉城县| 思南县| 信阳市| 永吉县| 鲁山县|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