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4章 毀家紓國,斗子文清廉治政

有一次,子文陪楚成王巡游,看著自己的大好江山,楚成王很得意,對眾臣工道:“美哉山河之固,此楚國之寶也!”

當時,楚國經歷了十余年的熊善專權后,國力大減,國庫匱乏,豪門望族則富得冒油,老百姓生活極其困難。作為令尹,斗子文一直憂心沖沖。

此時聽楚成王這樣說,斗子文正色對楚成王道:“主公,國家最寶貴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險要。

想當年,商紂王當政時,商朝東有孟門,西有太行,北有常山,南有黃河,地勢無比險要,可施政不仁,寵信后宮,給國家?guī)砹撕艽蟮牡満Α?

紂王居功自傲,耗巨資建鹿臺、造酒池、設肉林,奢侈糜爛,窮奢極欲。

再加上紂王本人剛愎自用,不聽忠言,枉殺忠臣,失了人心。

正因為如此,周武王僅僅聯(lián)合西方十一個小國攻打紂王,結果紂王自焚,商朝滅亡。

所以,主公請謹記,治理國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險要。如果君主不講德行,就是一條船中的人也會成為敵人。”

同一條船上的人也會成為敵人,與同室操戈這個成語的意義差不多。

楚成王聽后非常贊同,他對自己的令尹非常滿意。

見楚成王高興,斗子文繼續(xù)說道:“主公,臣以為,如果君弱臣強,那會給國家?guī)頌牡湣?

眼下,國家積貧積弱,很大一部分在于各級官吏對國家未盡心盡力。

主公要講仁德治國,首先要安撫民眾,要為民眾辦一些實事。但國庫空虛,財力不足,反觀各大臣家族,財力雄厚,生活奢靡。

臣認為,凡士以上官吏,應將家產的一半以上奉獻給國家,以幫助國家渡過難關。”

作為令尹,斗子文對楚國的現狀是了然于胸的,他制訂了包括有利發(fā)展生產在內的許多利國利民政策。但這些政策的實施,需要大量資金。

他在詳細分析各國情況的基礎上,敏銳看到君弱臣強所存在的嚴重隱患,認為應首先通過消弱各豪門望族財力、同時增加國庫收入來扭轉這個局面。

楚成王采納了這個建議,傳令各級落實。

作為令尹,斗子文率先垂范,將全家的財物都貢獻了出來,只留維系生活必需的一點點。

這便是令后人稱道了幾千年的“斗子文自毀其家,以紓國難”。這樣的壯舉,放到今天,也是很難能可貴的,這是一種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品德。

正因為斗子文作為堂堂的令尹,在國家有困難的情況下,毅然將全部家財捐獻出來,贏得了楚國上下的一片贊美和支持。

包括若敖氏家族在內的各豪門望族也積極響應,群臣心悅誠服,捐錢捐物。很快,楚國國庫便充盈了起來。

年輕的楚成王從感嘆不已:這不僅僅是大家關心國家的安危捐獻錢糧這么簡單,而成了一種國家精神。

正是因為令尹斗子文的帶頭,才使楚國上下有了這樣一種精神,一種對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這種精神引導下,楚國怎么不興?

楚成王暗暗鼓勵自己:一定要好好治國。同時,他對斗子文也更加崇敬。

楚成王領導下的楚國,就在令尹斗子文的傾心輔佐下一天天強盛起來。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里,令尹斗子文協(xié)助楚成王大力整頓楚國內政,憑借著雄厚的財力和一項項有利生產發(fā)展和商貿流通的措施,使楚國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國庫充盈,人民安居樂業(yè)。

子文施政,為楚國掃清江漢諸姬、兵指淮河流域、爭雄中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他還追隨楚成王南征北戰(zhàn),幫助楚成王平定了很多小國。

楚國的疆土不斷擴大,成為當時春秋江湖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也是當時唯一一個敢于和齊桓公管仲時代的齊國叫板的諸侯國。

但子文家里真正到了一貧如洗的地步,史料記載“積不過日”。

意思就是在堂堂的楚國令尹子文的家里,已經到了今天有吃的,但明天卻不一定,家里的積蓄只能夠維持一天的生活。有時,甚至不得不靠若敖氏其他家族成員救濟才能度日。

楚成王得知這個情況后,他便決定通過獎勵的辦法賞賜些必要的生活所需給子文。

有功則賞,這無可厚非。一開始,子文還認為楚王也是照章辦事的。

畢竟,功勞按大小分,有的功勞,楚成王獎勵了兩石米糧。有的功勞,楚成王獎勵了一百銅錢。

但獎勵了幾次,子文發(fā)現,這個獎勵貌似只是針對他個人的,于是他堅決推辭。

但楚成王根本不理會他的推辭,他挖空心思找子文的功勞,繼續(xù)獎勵他。

子文見推辭不掉,便不再推辭,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舉動:曠工。

是的,我不去上朝,主公便不會再賞賜自己了。

楚成王見子文這樣,也無可奈何,只好打消了通過賞賜解決子文家庭困難的念頭。

這些事,都記錄在不少史料上。放到現在,許多人認為子文這個人有病,腦子進水了。

你公正清廉、勤懇履職是對的,但來自楚王的獎勵與封賞,那可是榮耀,為何要推辭?

我們后面講其他國家的賢臣時,也會講到,在春秋這個江湖里,有一些偉大的人,他們的想法是超前的,有的至少超前了兩三代。

拒封賞,絕非是許多人想象中的沽名釣譽或自命清高,而是一種保全家族的必要手段。

比如子文,他便看到了若敖氏家族的過分強大存在的隱患。強大在于當世,而不一定對后代有好處。

所謂富不過三代,但許多家族富了百八十代數百年,就是因為這些家族有一個極具長遠目光的老祖宗,以及由這個老祖宗為首制訂下來的族規(guī)家訓!

任何一個富裕的家族或者家庭,都會被人惦記。在政壇上,權力斗爭是非常殘酷的。也許因為過于富裕,自己就成了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子文作為令尹,在主抓整頓兵馬、擴軍備戰(zhàn)的同時,非常注重選賢任能,向楚成王推薦了一大批人才。

而且,在薦才上,他真正做到了舉賢不避親。楚國在子文當政的那些日子里,政治清明,人才濟濟,這與子文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子文是楚國歷史上有名的令尹,勞苦功高,深受楚王的信任,也深受臣民的愛戴。

子文的一生,是清貧的一生,無論是作為若敖氏家族宗主,還是楚國百官之首,他與奢靡兩字毫不相干,甚至到了“積不過日”的地步。

他的清廉,不但因為不貪,更是因為將家財全部奉獻給了國家。這樣的官,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少見的。

子文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卻未見他有著什么樣的權力斗爭記錄。

什么爾虞我詐與他無關。相反,當他認為某人已經超過了他的德能,他便向楚成王推薦由該人當令尹,而自己則辭官不做。

史料記載,子文“三登令尹”,即他是曾經三次當令尹,這說明他有三次辭職的經歷。

而且,他的每次辭職,并不是因為他當政時出現了不可解決的問題,或者犯了什么樣的過錯。

相反,是因為國家氣象更新蒸蒸日上時。

他認為,楚國需要讓更多的賢德之人發(fā)揮作用,自己作為令尹,應該主動將位置讓出來給他們以更廣闊的空間。

他的每次重新出山擔任令尹,都是因為國家出現了問題,需要像他這樣的人力挽狂瀾時。

這是何等的格局!

子文辭官,三登令尹,勇退于順境,受命于危險,真正的“功成身退”,也真正理解什么叫“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既是境界,更是大智慧!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參透不了這一層,結果身敗名裂?

真的很想對后來的越國大夫文種、秦國丞相李斯、西漢的韓信和霍光等人講講:學點歷史吧,看看子文。

又比如,他毀家紓國,別人不理解,但子文是理解的:如果國家崩潰了,個人的小日子再富足,也會毀滅于兵火之中。

他更明白,一個貪戀錢財的官員,一定做不到公正廉明,這樣既得不到支持,也會給人留下彈劾的把柄。伴君如伴虎,很少有君王會無條件信任一位百官之首的。

子文有一個朋友因為他毀家紓國不理解,來問他為何要逃避富貴。

子文道:“當官是造福和庇護百姓的,如果百姓困苦而官員富貴,那就是將官員的幸福建筑在百姓的痛苦之上。

我作為令尹,如果貪圖財富,失去了民心,那么我離死亡也就不遠了。我不是在逃避富貴,而是在逃命!”

有人說,子文的另類“逃命”,逃出了舉國尊重,逃出了流芳百世,逃出了千古官員之標桿!

子文的高風亮節(jié)和治國方略,不僅得到楚王的尊重和楚人的愛戴,也使得當時各諸侯列國很仰慕。

連孔子也對學生們公開贊賞子文行事“忠矣”。

一千多年后,北宋皇帝宋哲宗還封子文為“景德侯”,賜以“宗應廟”,還有的地方為他設廟祭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沙雅县| 鄂托克旗| 郸城县| 阿克苏市| 通化市| 邢台市| 万安县| 琼结县| 太白县| 禄劝| 松桃| 博野县| 浑源县| 嘉祥县| 仁布县| 闽侯县| 永定县| 兴仁县| 虞城县| 崇义县| 开封县| 白河县| 晋江市| 五台县| 涪陵区| 财经| 陕西省| 汨罗市| 阳原县| 衢州市| 芮城县| 龙川县| 长阳| 枣庄市| 论坛| 咸宁市| 瑞丽市| 龙游县| 鄂州市|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