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太子建的悲劇人生(上)
- 春秋楚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1911字
- 2021-09-27 17:31:55
老師伍奢死了,太子熊建只能流亡他國。太子熊建先到了宋國,在宋國,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太子熊建享受到了比宋國大夫還要高級的待遇。
終于有一天,他見到了一位他可以信任的人。
誰?
伍子胥。
伍子胥逃過一劫,他立即便想到了太子建。
伍子胥想干什么?
當然是報仇雪恨!
自己無根無基,伍家已經沒了,最有前途的便是太子建。聽說熊建在宋國,他便跑到宋國來了。
“太子,必須報仇雪恨!不除掉費無極,你我將永無寧日。”伍子胥對熊建道。
伍子胥建議太子熊建離開宋國,因為在宋國,他們是得不到強有力的支持的。
但熊建不愿意離開,尤其是聽到去吳國時,他立即表示反對。
熊建不愿借吳國力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的敵人是費無極,而不是楚國。
熊建寧可在宋國享受著上卿待遇混下去,等到費無極一死,他便有可能回國,繼續做他的太子。
多么單純的一個孩子啊。
你都流亡國外了,楚平王已經立了新太子了,你一回去,哪怕楚平王和費無極都死了,新太子黨還會允許你存在啊?
伍子胥長嘆一聲,勸不動熊建,一時也無計可施。
就這樣,兩人在宋國呆了整整兩年。
多寶貴的兩年啊。
如果不是宋國正好發生了內亂,而與太子熊建關系要好的那一派被打敗了,逃亡到了楚國去了,你熊建還好意思再在宋國呆下去嗎?
那,可以去吳國了嗎?
伍子胥仍舊建議去吳國。
太子熊建仍舊不同意去吳國,兩人雖然同是天涯淪落人,但畢竟是君臣關系,伍子胥不得不聽太子熊建的。
太子熊建帶著伍子胥到了鄭國。同樣,在鄭國,太子熊建也享受到了卿大夫級別的待遇。
鄭國還給了太子熊建一塊封邑。鄭國人與宋國人很不對付,所以鄭國國君鄭定公特意表現得比宋國人更有道義、更大方、更有大國風范。
但鄭國也明確告訴了太子熊建:生活在鄭國,歡迎;希望鄭國幫助插手你們楚國內部事務,休想!
太子熊建很失望,就這樣寄人籬下并非自己的初衷,他決定離開鄭國。
這一次,他帶著伍子胥到了晉國。
是的,全天下,唯有晉國可以跟楚國抗衡,也只有晉國人說話才有可能在楚國起點作用。
他所不知道的是,晉國人是全世界最會騙人的。你太子熊建自己沒有什么本事,那便只好被利用出對晉國有利的價值來。
晉國人很熱情接待了太子熊建,也承諾將會為太子熊建主持公道。太子熊建滿懷希望地等待著,最后,晉國人拿出了晉國方案。
“我們晉國準備滅了鄭國。據說太子在鄭國結交了不少朋友,太子不妨先回鄭國,暗中聯絡你的那幫人。
等我們晉國大軍一到,里應外合,一舉拿下鄭國。
只要拿下鄭國,太子就可以先代理鄭國國君,然后我們晉國便會乘勢聯合鄭軍發兵討伐楚國,到時太子回國便有望了。”
太子熊建大喜,伍子胥急了:“太子不可!”
太子熊建皺了皺眉:“有何不可?”
伍子胥道:“主公,晉國很想討伐鄭國,但找不到借口。如果我們在鄭國搞事,那鄭國便亂了,而晉國作為諸侯盟主,便可以借這個理由來平叛。
鄭國如果被打敗了,主公想想看,可能會讓主公您來當鄭國國君嗎?
這其實就是晉國的陰謀,咱們可千萬別被忽悠了。
主公請細想,晉楚歷來都是對手,晉國現在看到我們楚國出了奸臣,良臣大夫被誅,高興還來不及,怎么可能真心幫我們呢?”
伍子胥的分析非常透徹,而且是一針見血一步到位,他甚至根本連“鄭國人待我們不薄,我們不能不義”之類的話都不講了,直接說利害關系。
可惜,太子熊建不聽,堅持按晉國人的主意辦。伍子胥失望了。
熊建也懶得理他,覺得伍子胥此人沒什么本事,便將兒子公孫勝托付給伍子胥:“那這事就讓本太子來獨立完成吧,你把勝兒照顧好就行,等著好消息吧。”
太子熊建回到了鄭國。鄭國人依舊對他很客氣,他也裝作老老實實地做著上等客卿,等待著機會到來。
在此期間,太子熊建廣疏錢帛,收買有關人士,那些對鄭國掌權派不服的人慢慢聚集在太子熊建周圍。
一切都很順利,太子熊建掰著指頭等著晉國出兵的消息。只要晉國一出兵,他便擇時發動叛亂,里應外合,拿下鄭國,登上鄭國國君之位。
然后聯合晉軍,討伐楚國,只要捉拿了費無極,讓自己復位,那就成了。
這實實在在的叫春秋大夢!
有一天,太子熊建發現自己準備送人的弓箭少了兩把。一查,原來被自己的一個叫阿三的侍衛給貪污了,拿到市場上賣了換酒喝了。
太子熊建大怒,命人將阿三吊起來,親自鞭打,直打得阿三奄奄一息。
阿三懷恨在心,心想老子拋妻棄子跟著你流亡到這里流亡到那里,我就犯了這一丁點小錯,你就將我打個半死,跟你著混,看來是沒有花頭了。
于是,趁太子熊建不在家時,阿三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徑直跑到鄭國執政大夫游吉那里,將太子熊建圖謀不軌之事一五一十全抖了出來。
游吉不敢大意,立即派兵包圍了太子熊建府邸,抓捕了太子熊建,并立即審訊。
案子很快結了:人證物證俱在,太子熊建圖謀不軌證據確鑿!
游吉大怒:好你個楚國佬,咱鄭國如此厚待你,你卻狼子野心,勾結晉國人來搞破壞,推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