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晉國已經騰出手來了,搞定楚國成了晉國最直接的現實目標。
此時的晉國國君是晉景公,這也是晉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晉君。
晉國叱咤風云數十年了,天下諸侯誰敢不從?
但一次邲地之役,就讓晉國的中原諸侯聯盟盟主之位讓給了楚國,這是特大恥辱,晉景公絕對不想一直背負這個恥辱。
有生之年,必當翻盤!晉景公是這樣想的,同時做了一系列具體動作。
首先是不斷攪和世界局勢。
你楚國想要和平?
沒那么容易!
所以,晉國這些年來很活躍,先后取得了對北狄、對秦、對齊等國征伐戰的勝利,慢慢將中原諸侯收歸于自己麾下。
楚國則不得不承擔起盟主的責任,不斷對被晉國侵犯的國家施以援手,消耗了大量的國力。
然后是加強中央集權。晉景公處決了先縠,因為邲地之役中正是他違反軍紀,私自渡河與楚決戰,最后導致大敗。
不但處決了先縠,還滅了先氏家族,但理由不是這個,而是有人舉報先縠與北狄有勾結,陰謀叛國。
不但滅了先氏家族,還滅了趙氏家族,因為有人舉報趙家有謀逆之心。
不管有沒有,滅了再說!
一口氣干掉了兩大家族,晉景公松了口氣:這樣你們誰家還敢胡來?
最后是擴編軍隊。晉軍原來三軍,晉景公一口氣擴編到了六軍,這與天子同規格了!
其實這種擴編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三軍也好,六軍也罷,軍隊還是那個軍隊。
只是在中央集團的同時,晉景公將公卿大夫們的權力給分散了。讓更多的人成為卿,大家都高興。
權力分散便意味著中央權力的集中,晉景公在位后期,晉國的中央集權又得到了加強,這對晉國是很有利的。
反正晉景公趁楚共王還沒反應過來,做了一系列動作,令人不得不對這位實現晉國中興的晉景公刮目相看。
對楚國,晉景公派出巫臣出使吳國,幫助吳國改革,還派去了一個超豪華的軍事顧問團,幫吳國迅速提升戰斗力。
晉國高度重視吳國,那楚國呢?
吳國本來是楚國眼里的一個東夷小國,按楚國的國家發展計劃,暫時放在那里,遲早是要被吞并進楚國版圖的。
為了不讓其他中原諸侯染指吳越等國,楚國甚至在早期曾經與吳國還結了盟。
只是可惜,楚國要做的事太多了,對吳國根本顧不過來。所以,這些年基本上是忘了吳國。
楚國忘了吳國,晉國卻一直不想忘,吳國正是晉國安插在楚國東線的一顆理想定時炸彈。
吳王壽夢自訪問楚國吃了閉門羹后,便對楚國非常不滿。
所以,晉國與吳國為了共同的利益,很快結成了同盟。
現在,晉國埋下這顆定時炸彈開始爆炸了。
公元前584年,經過多年的軍事訓練,吳國的戰斗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晉國的唆使下,吳國開始侵擾楚國。
吳國向楚國的附庸國巢國發動了猛攻。巢國,就在今天的安徽巢湖一帶,也是一個古老的夏商諸侯,而且實力可以。
一直以來,巢國對吳國也是不放在心上的,心想著你吳國佬就一個蠻夷打法,光著身子大喊大叫,只知道一味沖殺。
咱有大楚作后盾,有什么好怕的?
面對吳軍進犯,巢國接戰了。
結果一接戰才知道,這哪里是什么蠻夷打法?
人家開著世界級裝備--晉國標準的銅制戰車,部隊進退有序,陣法嫻熟,巢國人哪里是對手?
巢國連接幾仗都大敗虧輸,沒辦法急忙向宗主國楚國求援。
楚國令尹熊嬰齊、大司馬熊側親自率楚軍來救。
吳國人一看,楚國佬來了,看這架勢是來拼命的,走。
于是,吳軍在對巢國大搶大掠了一把后,撤兵回國。
統帥熊嬰齊一看,吳軍撤走了,心想不就是來搶財物女人嘛,看來,這吳國也是強盜胚子。
算了,反正不是要來奪取土地的,先讓他們搶點便搶點吧。
于是,楚軍也撤了。
但楚軍剛撤沒幾天,徐國那邊又來求援了:吳國這次向徐國發起了侵襲。
徐國也是楚國的附庸國,在今天的江蘇徐州一帶。自己的小弟被欺負,楚國當然得出頭。
于是,熊嬰齊又親自率軍救援徐國。
結果大軍剛到徐國,發現吳軍又撤退了。與上次一樣,吳軍擄掠一把后,撤回吳國。
由于擔心中原局勢,楚軍也只好撤回。但剛撤回沒幾天,州來又告急了:吳國正進攻州來。
州來,也是楚國的一個附庸國,就在今天的安徽鳳臺一帶。這個國家非常有意思,因為他們后來創造了一個成語:朝秦暮楚。
什么意思呢?
此時的州來是楚國的勢力范圍,但到了戰國時,秦國不斷打擊楚國,楚國一退再退,都城郢都不斷東遷,州來便成了前線。
成了前線的州來是秦楚兩國必爭之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但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州來的老百姓后來想了一奇招,他們制作了兩套路牌門牌。
上午,聽說秦軍要來了,大家便將路牌門牌換成秦國招牌,對秦軍講我們已經是大秦的子民了。
下午,聽說楚軍要來了,便打出楚國牌,對楚軍講我們仍舊是大楚的子民。
這樣,無論是秦軍還是楚軍,就不會侵擾百姓了,州來百姓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護。
當然,現在州來仍舊是楚國的。州來被侵略,楚軍當然得救。
于是,熊嬰齊又率軍救援州來。
結果楚軍剛到州來,吳軍就立即撤退了。
吳軍撤退不久,聽說楚軍已經撤退了,就又去侵擾徐國,或者是州來,或者是巢國。
反正公元前584年這一年中,吳軍侵擾了楚國這三個附庸國整整七次。
楚國令尹熊嬰齊率楚軍來回奔忙,卻總是連吳軍的影子都沒見著。
熊嬰齊終于想起老朋友巫臣的那句話了:我發誓,一定讓你等疲于奔命。
此時,熊嬰齊才有些后悔,自己不該滅了巫臣的族人。
但此時后悔,確實晚了。
吳軍在巫臣父子的親自指點下,不但戰斗力提升了,而且還掌握了新式作戰武器戰車,以及新式戰陣。
由于巫臣父子對楚軍太了解了,對楚軍的各路將領也非常了解,所以吳軍慢慢不再懼怕楚軍了。
更要命的是,吳軍除了從晉國軍事顧問團那里不但學到軍事知識,而且將自己原本的蠻勇進一步融入到現代化作戰中,單兵作戰水平相當高。
吳國多山地,他們更是研究出了符合吳軍作戰特點的山地游擊戰。
如險要處伏擊,林多處用火,打一陣換一個地方,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疑兵誘敵等等。
吳國,已然成了楚國東面最強有力、威脅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