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與財經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 蔣遠勝 陶睿
- 5218字
- 2021-12-30 12:52:07
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財經管理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新嘗試①
傅忠賢 程子彪 楊波 劉小藝 冉艷麗 李愛民
(四川文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
摘要: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加強和改進應用型專業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財經管理學院立足財務管理、審計學本科專業建設,推動“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培訓,有助于培養產業需要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培訓;實踐教學體系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互通銜接”。隨后,國務院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 〔2019〕 4號文件),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020年4月,筆者所在學院開始編制《四川文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工作方案》,并向四川省教育廳申報。
一、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是財經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X”證書制度試點是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的新型制度設計。作為“1”的學歷證書,能全面反映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在國家人力資源開發中起著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作為“X”的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畢業生、社會成員的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1+X”證書制度體現了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養國家資歷框架、促進人力資源開發、構建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是四川文理學院長期的奮斗目標。四川文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以下簡稱“財經管理學院”)所舉辦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審計學、物流管理本科專業都是應用性較強的本科專業。多年來,財經管理學院在推動轉型發展、挖掘內涵式發展潛力、加強實踐育人體系建設方面進行探索,制訂了以“信(誠信)濟(濟世)敏(敏學)能(尚能)”為目標指向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四年遞進式實踐育人體系”,搭建了各專業校內仿真實驗實訓平臺,建成了以達州市財政局、稅務局、審計局等為代表的地方政府部門和以中國人民銀行達州支行、中國工商銀行達州分行、達州農商銀行等為代表的地方金融機構以及以達州公路物流港、京東成都公司、頂呱呱成都公司等為代表的四川省省內企業共同組成的校外實踐育人基地,舉辦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培訓等活動。這些舉措有效推動了財經管理學院的學科專業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但站在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機銜接的戰略高度來審視,站在學校教育面向教育國際化進程、促進校地校企高效協同和與國際職業標準相銜接的宏觀層面來觀察,“育訓一體化”仍然是財經管理學院應用型專業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以“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為切入點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有助于在財經管理專業建設中真正構建起與職教體系有機結合的充分體現“縱向直通車+橫向立交橋+培訓旋轉門+環境生態圈”的全新人才培養體系,推動財經管理學院應用型專業建設發展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二、財經管理學院“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現有基礎和整體構想
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校、企業、行業、政府部門等多個市場主體,必須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充分挖掘專業特色優勢和亮點,進行系統的組織設計。
(一)實施“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現有基礎
財經管理學院的財務管理、審計學專業具有較長的開辦歷史,每屆招生人數在200人左右。因此,財經管理學院實施“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具有較好的專業支撐。財經管理學院的專職教職工共有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含在讀)4人。財經管理學院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經驗豐富、狀態穩定的師資隊伍。四川文理學院建有企業資源計劃(ERP)沙盤模擬實驗室、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財務決策實訓室、虛擬實訓中心、模擬銀行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各類財會軟件(價值500多萬元)。此外,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健全,財務軟件也已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準則更新升級到最新版本,能很好地滿足實驗教學和科研需要。四川文理學院建設有專用的考試培訓機房。機房配置有高性能的多媒體系統、服務器、教師用電腦、學生用電腦、中控系統及考試用的監控系統、身份識別儀、移動通信信號屏蔽儀等儀器設備,能滿足對校內外證書考試人員的培訓。四川文理學院建有基礎會計實訓平臺、中級會計實訓平臺、納稅申報實訓平臺、財務管理實訓平臺、財務決策實訓平臺、ERP 實訓平臺、會計信息系統實訓平臺、稅務會計實訓平臺、財務審計虛擬仿真實訓平臺、計算機輔助審計實訓平臺;與政府部門、知名企業、金融機構等合作建立實踐教育基地;先后舉辦初級會計師職業資格培訓,為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積累了工作經驗;持續開展“一專業一大賽”的職業技能大賽活動,讓一大批學生在競賽中成長,也讓指導教師得到了歷練。2017—2020年四川文理學院財務管理和審計專業學科競賽部分學生獲獎情況見表1。
表1 2017—2020年四川文理學院財務管理和審計專業學科競賽部分學生獲獎情況
表1(續)
(二)實施“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整體構想
1.建立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培訓機制
財經管理學院在秉承學校“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辦學精神和“博文大理、厚德篤行”的校訓的基礎上,踐行學校“三心四能五復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四化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抓住“質量提升、學科引領、科技創新、隊伍培育、開放合作、環境建設”六大工程帶來的發展機遇,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誠信文化建設為品牌,以學生成才為根本,以培養“信、濟、敏、能”四位一體的高素質應用型財務數字化人才為培養目標,著力塑造“誠信、濟世、敏學、尚能”的特色財經文化;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和外延發展,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實踐教育基地形成“五共建”(共建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共建師資、共建教材、共建課程)雙主體育人培訓機制,與企業共同培養學生。
2.遵循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一體化發展的設計思路,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培訓體系
為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系統,形成可復制和可推廣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財經管理學院在認真學習研究相關規范標準、行業項目應用技術體系及知識,充分吸收企業、單位的項目經驗的基礎上,將業務流程、財務會計流程和管理流程與數據庫、管理軟件等有機融合,重構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按照“育訓一體化”原則,設置“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培訓課程體系,讓學生具備業財一體、財務數字化的基本理論和業務技能,成為能勝任財務管理工作的綜合型智慧人才,讓學生在畢業時同時獲得畢業證書及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課程體系由理論課程、應用課程、實踐課程三大模塊構成,它們的內容分別見表2、表3、表4。
表2 理論課程體系
表2(續)
表3 應用課程體系
表4 實踐課程體系
3.通過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引領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創新,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
高質量的專業教育著眼于未來,高質量的技能培訓著眼于當下,高質量的專業教育和高質量的技能培訓融合并舉,能兼顧未來與當下。“1+X”證書制度試點凸顯了“X”的職業功能(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求及時準確記錄學生的成長經歷和學習成果,實現學分與學歷融合、專業與職業銜接、技能證書與畢業文憑結合、技能等級與國家資格對接,從而推動專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中教育目標、教學標準、培養模式、評價制度等核心要素的改革和創新,推動課程體系、組織方式、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要求在培養學生的全過程中始終將“知識、能力、素質”有機結合、一以貫之。為此,高校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就要處理好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素質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論教學具有基礎性、實踐教學具有應用性、素質教育具有滲透性。只有這“三駕馬車”并駕齊驅,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學生將知識、能力、素質有機整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財經管理學院“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建議
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就要充分體現學校學歷教育需求和社會用人需求的共同指向性,既要服務于學校和學生,又要服務于社會和企業;在教育標準上,要把學校教育標準和行業企業等社會用人標準有機結合起來;在人才評價標準上,要把學校自主評價和校外社會評價有機結合起來。這些既是實施“1+X”證書制度試點的難點,也是重點。從財經管理學院實際情況出發,為了搞好“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在關鍵環節,加快體制機制創新,落實配套政策支持
“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必將涉及政府、學校、行業、企業等多個社會主體,需要多主體協同行動,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需要各主體共同探索構建適應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的“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加快體制機制創新,落實相應的配套政策,是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的當務之急;否則,各相關社會主體的職能和職責的確定與落實、培訓經費的分擔和保障、各主體協調溝通機制的建立和實施、各相關方合法權益的界定和維護就會落空。如果政策不明晰、不配套,只是采取“秋后算賬、事后追責”的方式,那么各方必定心存后顧之憂,也難以真正調動協同參與試點的積極性。
(二)在核心要素方面,加強資源建設,保障職業技能培訓資源供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充足的資源供給是實施“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物質基礎。從校外資源供給來看,財務管理、審計學專業需要加強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需要在省級中心城市、東部發達地區建立一批實踐教育基地;現有實踐教育基地需要構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長效合作機制。從校內資源供給來看,財經管理學院需要加大引進和培養財務管理、審計學高學歷、高職稱專業教師和“雙師型”專業教師的力度;通過柔性聘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方式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師資隊伍;支持專業教師到實踐教育基地所在的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提升職業技能水平;選派更多專業教師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培訓或相應學術交流活動;同時爭取學校支持,增添專業實習實訓室設備,改善專業實習實訓條件;搭建職業技能實訓平臺,添置更新相應職業技能實訓軟件;爭取社會資源,設立職業技能培訓專項獎學金或助學金。
(三)在重大支撐方面,深入進行教學體系改革,構建育訓一體化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體系
“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必須以包括課程體系改革在內的教學體系改革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為業務支撐。“1+X”是一個整體,構成完整的教育目標。“1+X”證書制度試點既要展現專業教育、學歷教育的規范性和嚴謹性,也要兼顧職業技能培訓面向市場、促進就業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既要凸顯專業教育的基礎性和主體性,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又要強化職業技能培訓中的引導性、先進性,著力解決職業技能、職業素質或新技術新技能的強化、補充或拓展問題。為此,財經管理學院必須將證書培訓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因而,專業教育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塑、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構、育訓一體化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體系的確立,便成為“1+X”證書制度試點的重大基礎性工程。財經管理學院應抓住重新擬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契機,以推進“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 “1+X”證書制度試點為切入點,重構財務管理、審計學育訓一體化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體系,進而推動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和教學綜合性改革。我們堅信,只要堅定地朝著既定目標走下去,以“業財一體信息化運用、財務數字化運用”為代表的1+X證書制度試點就一定會取得積極成果。
參考文獻
[1]劉煒杰.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 2019(7): 47-53.
[2]程舒通.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訴求、解析與誤區的防范[J].教育與職業,2019(15): 19-24.
[3]李壽冰.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 2019(10): 25-28.
① 本文為2020年四川文理學院教改項目“財經管理專業群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管理與運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0JZ002)的階段性成果。
- 張雷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624基礎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羅經國《新編英國文學選讀》(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版·第2版)
- 大數據+會計人才培養及教學改革研究
- 現代男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打板
- 2020年PETS三級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下)
- 市場營銷策劃實務
- 中國文化概論
- 范健《商法》(第4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40小時高清視頻】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踐教程(2023年版)
- 人際交往與溝通
- 2019年新托福聽力高分特訓500題【命題分析+答題攻略+強化訓練】
- 物理化學
- 高保真功率放大器制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