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工商管理類一流“金課”建設理論與實踐

——以企業綠色管理課程為例①

萬璽 唐恩富

(重慶科技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摘要:目前,教育界的學者對以“金課”為代表的一流課程的探討方興未艾。本文對國內有關“金課”的研究進行綜述,探討“金課”的基本特征,并以企業綠色管理課程為例,探討工商管理類課程如何在課程建設方面實現“兩性一度”。

關鍵詞:工商管理類專業;“金課”;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成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實現“四個回歸”。他還提出,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這是第一次提出“金課”的概念。2018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 ‘水課’、打造 ‘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這是教育部文件中正式使用“金課”的概念。此后,“金課”成為國內教育界的“熱詞”。國內有關“金課”的研究方興未艾,有關學者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

一、國內有關“金課”的研究綜述

國內的專家和學者在“金課”界定和建設方面進行了很多研究。筆者以“金課”為主題和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搜索,發現自2018年教育部首次正式提出“金課”以來,文章名中有“金課”一詞的相關文獻在2018年有8篇,在2019年有383篇,而在2020年8月底之前已經有426篇。“金課”已經成為教學研究的熱點話題。

(一)“金課”概念和特征的界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2018)就“金課”的概念和特征進行了闡釋,指出具有“兩性一度”特征的課程才叫金課。“兩性一度”是指“高階性、創造性和挑戰度”。“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指課程能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創新性”是指課程內容具有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具有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挑戰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著,對教師備課和學生課下學習有較高要求。吳巖所提出的五大類型“金課”包括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吳巖所提出的“金課”的概念和特征是學者們認可的主流觀點。

(二)“金課”研究的主要方向

部分專家和學者以建設單個課程為例,根據“金課”的標準或理念,探討五大類型“金課”的建設實踐。叢振討論了“一體三環”模式下的中國旅游史課程的“金課”建設問題;王曉燕等在“傳感器與測量技術”課程的“金課”建設方面進行了探討;孫鐘等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以化工原理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建設“金課”。上海交大的余建波(2019)認為,金課的評價標準包括“價值引領、目標高遠、內容前沿、學生中心、學業挑戰”五個方面。

部分專家和學者以建設某一類別課程為例,結合“金課”的標準或理念,探討該種類別的“金課”建設。冉敏以組織行為學課程為例,對公共管理類“金課”建設進行了路徑與實踐探索;唐家琳、董津川根據“金課”標準對經管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進行了探討。

部分專家和學者根據“金課”的概念和特征,探討某一類專業的“金課”建設。陳波對“雙萬計劃”背景下設計學類專業“金課”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李敏、許爽提出民族高校信息類專業應以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為主要建設模式。

部分專家和學者探討了不同類型的本科高校在“金課”建設方面的經驗。謝方等以“金課”建設為契機,探討了地方工科院校的課程教學改革;鄧楊保等以“金課”建設為契機,以培養一流本科生為目標,結合其所在院校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實際情況,對“金課”的建設進行了一些探索研究。

學者們對“金課”的研究主要是依據“金課”標準,針對具體課程、專業和學校探討“金課”建設。在研究方法方面,現有的有關實證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問卷調查的定量研究方法和個案研究方法。

二、企業綠色管理“金課”建設探索與實踐

針對“金課”的標準,筆者發現,之前筆者負責的課程團隊所開發出的企業綠色管理課程也具有“金課”的特征。在該門課程的建設過程中,筆者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予以總結,以期拋磚引玉。企業綠色管理是重慶市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并被推薦參評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是重慶科技學院企業綠色管理慕課教學團隊精心打造的一門綠色管理教育通識課程,也是教育部工商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20年批準的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金課”建設實施項目。該課程嚴格按照“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金課”標準,在課程團隊建設、課程內容和資源建設以及教學模式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索。

(一)基于PBL①培養學生高階綜合能力

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的認知金字塔的觀點,個體認知過程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六個層次。前三個層次屬于低階層次的認知,后三個層次屬于高階層次的認知。與此相對應,低階層次的認知活動形成的是低階思維與低階能力。因此,“金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與高階能力。而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高校需要在教學團隊師資素養、課程課堂教學方面進行全面的革新,僅靠單方面的變革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企業綠色管理課程在師資、課程教學方法與內容方面進行了較全面的革新。

1.組建多元化的課程教學團隊

企業綠色管理課程強調團隊作戰,通過團隊合作組建多元化的課程教學團隊;在教學團隊組建上,強調成員背景多學科性、成員角色互補性。企業綠色管理課程緊跟綠色經濟的發展和信息化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以學生為中心,組建了多元化的由英國紐卡斯爾商學院、四川大學、重慶科技學院等5個學校12位教師組成的網上虛擬慕課教學團隊。

2.創新課程教學組織形式

企業綠色管理課程的教學團隊(以下簡稱“課程團隊”)采用“MO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PBL所需的知識點、案例素材搭建在線課程平臺;使用列表法、思維導圖等方法,引導學生將問題情境轉化為各種假設。通過課堂上基于互動的創新性、可共享性學習,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變被動的“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二)創新課程內容與教學模式

1.改革課程教學內容

(1)課程教學內容緊跟學術前沿。課程團隊秉承“頂天立地”的理念,緊跟學術前沿,開發新課。課程團隊率先關注企業綠色管理的話題,在梳理中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采用系列前沿講座的方式授課;讓各專業有多年教學科研經驗并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作為主講教師。企業綠色管理課程以建構主義和聯通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采取“總論-分論-應用”的結構。其內容既包括企業綠色管理中的職能管理,即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綠色營銷、綠色會計、綠色供應鏈以及綠色制造,又包括企業綠色管理理論在典型的服務行業和制造行業中的運用。

(2)在線課程資源質量高。在腳本形成以后,課程團隊重點進行課程資源建設,深入研究MOOC在線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原則、方向、開發步驟,課程整體設計、知識點劃分、在線課程(包括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和講義、課程微視頻、隨堂作業和課后作業、教學活動設計、評估標準、考試、操作手冊等全套資料)。課程微視頻以主題來引領,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幾個方面構建知識點。每一講一個主題,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在線課程資源緊貼時代背景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對低碳時代的企業管理發展趨勢有一個正確認識。企業綠色管理課程用企業管理課程的2.0版本去服務工業4.0,促進學生參與企業管理創新實踐,進而主動適應未來企業低碳綠色發展的需求。

(3)教學資源持續更新。課程團隊還建立了常態化的課程教學周例會制度,在每學期結束后召開課程總結會議,根據綠色管理行業實際和學術研究最新成果,及時更新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資源等。

2.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模式

課程團隊積極實踐了基于校本MOOC的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增強了課程的創新性和高階性。在信息平臺的有效支持下,課程團隊實現了翻轉獨學、小組互學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實踐證明,基于校本MOOC的翻轉課堂呈現出傳統課堂所不具有的優勢,實現了師生多方共贏。“MOOC+翻轉課堂”課程教學模式設計思路見圖1。

圖1 “MOOC+翻轉課堂”課程教學模式設計思路

(1)課前環節——基礎知識的前移。企業綠色管理課程以微視頻、交互式動畫為技術要素,將基礎知識點、基本操作等學生較易掌握的內容前移,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操作的自主學習素材,進而利用平臺提供的論壇和手機軟件實現教師與學生間、學生相互之間點對點實時的互動。

(2)課堂環節——課堂教學的互動化。由于學生在課前已學習和實踐基礎知識,因此在課堂環節教師不再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述,而是進行互動化教學。在基礎知識和基本實踐測試、解析的基礎上,課堂以案例或模型討論為主。在課堂上,學生進行操作和分析,教師對模型進行點評,并結合建模過程進行知識點梳理和實踐過程的解析。

(3)實驗環節——課程知識的強化。作為課堂理論教學的延伸,教師在實驗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平臺技術,以隨機分配的方式為學生安排案例或數據,使學生獲得了個性化的案例或實踐資料,從而進一步對知識應用進行強化和驗證。

(4)課后環節——課后知識的鞏固。企業綠色管理課程以在線測試或作業、交互式動畫為技術要素,將課堂主要內容或模型建構過程以交互式動畫的形式置于公共平臺上,讓學生根據動畫實施模擬操作,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素材,并利用互動平臺為學生進行答疑,從而達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或技能的目的。

(三)全過程多樣化考核提升挑戰度

為提升課程的挑戰度,每個章節的教學目標都嚴格按照布魯姆教育認知目標來設定,并通過課后練習來檢查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檢驗學生是否能夠將所學的企業綠色管理理論運用到實際案例分析中。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每章都有一個涵蓋該章節的主要知識點的教學案例和課后練習案例。課后練習案例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章節知識去分析、判斷、評價,并提出解決方案。另外,企業綠色管理課程還包括六個課外實驗環節,分別是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綠色營銷、綠色會計、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酒店實驗環節。學生只有在課后完成這些實驗環節,才能獲得相應的分數。

同時,針對教學模式變化,企業綠色管理課程在常規期末考核、實驗考核的基礎上,將在線學習進度、論壇有效討論數量、課堂互動質量評價、在線知識測驗都納入課程考核當中,形成了重過程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從課程構思開始到課程建設基本完善,企業綠色管理課程建設歷經整整7年。在該課程面向全校開設后,很多選課學生明顯感覺到學習的強度比校內其他管理類的公選課大多了,且更具有挑戰性,需要花在課程學習上的精力更多了。但學生們也反映課程學習的收獲更大了,對課程更滿意了。第一期企業綠色管理課程結束后,該課程的滿意度達到95%。

三、結語

企業綠色管理“金課”建設探索為工商管理類“金課”建設提供了參考。“金課”建設中的團隊建設、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是體現“兩性一度”的關鍵所在。今后,各高校在課程建設中,還應該更多地關注課程內容評價和教學評價問題,從而進一步推進課程建設,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 4-9.

[2]叢振.“一體三環”模式下的“金課”建設探索[J].山東教育(高教), 2019(5): 30-31.

[3]王曉燕,丁啟勝,胡福年.“傳感器與測量技術”課程“金課”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7): 102-104.

[4]孫鐘,施云芬,王喆,等.關于“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打造化工原理“金課”的思考[J].黑龍江造紙,2019, 47(4): 35-37.

[5]冉敏.公共管理類“金課”建設的路徑與實踐探索:以“組織行為學”課程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9(36): 202-203.

[6]唐家琳,董津川.基于“金課”建設的經管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新西部,2020(15):129-130

[7]陳波.“雙萬計劃”背景下的設計學類專業“金課”建設探索[J].科教導刊(下旬),2019(10): 68-69.

[8]李敏,許爽.民族高校信息類專業“金課”建設研究與實踐:以中央民族大學和大連民族大學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7): 1-6.

[9]謝方,羅洪鎮.以“金課”建設為契機的地方工科院校課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48): 113-114.

[10]鄧楊保,肖衛初,鄧曙光,等.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金課建設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 16(17): 122-123.

① 本文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金課建設實施研究項目“基于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創新實踐”(重慶市教改183072、重慶科技學院教改201836)的階段性成果。

①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縮寫,是指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基于問題導向的學習活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进贤县| 东乡| 滁州市| 鹤山市| 南华县| 都兰县| 无为县| 涟水县| 梅河口市| 南漳县| 凌云县| 武定县| 奉节县| 衡阳县| 桂阳县| 来凤县| 沅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全州县| 姜堰市| 乌鲁木齐县| 临沧市| 新郑市| 高邑县| 繁昌县| 关岭| 库尔勒市| 新化县| 库车县| 武强县| 上林县| 阿克陶县| 芦溪县| 嘉鱼县| 普兰县| 乳源| 成武县| 大英县| 格尔木市|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