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與財經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 蔣遠勝 陶睿
- 1634字
- 2021-12-30 12:52:05
前言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并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管理類專業成為各高校辦學的熱點,不斷擴大招生規模,肩負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的重任。但是,經濟管理類教育教學資源相對不足,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落后于行業和產業發展的需求。在信息化時代,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高等教育發展的精神,響應國家對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號召,適應新時代普通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如何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共享科研和教學信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普通高等院校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
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隨著信息化對高等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造,隨著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與新文科的交叉融合,隨著“新商科”概念的提出和應用,經濟管理類高等教育教學既在準確識變和科學應變,也在主動求變。一是教育思想、辦學理念與政策導向發生了根本轉變。經濟管理類高等教育教學在堅守立德樹人之初心使命的基礎上,堅持走質量發展之路,注重在體制機制上破除“五唯”頑疾,著力避免、克服和糾正“重規模輕質量、重科研輕教學、重智育輕德育”功利化傾向。二是學科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管理體系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經濟管理類高等教育教學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統帥性地位,批判地學習和借鑒西方經濟學理論和方法,更加注重立足本土理論、扎根中國實踐、彰顯中國氣派,更加強調在學理闡釋中融入思政元素,力求實現專業教育、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與有機統一。三是教學方法、教學工具和教學媒介發生了創新性的轉變。計算機、互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慕課、微課、雨課堂、翻轉課堂等模式層出不窮,為學科建設、課堂革命與教學資源開發提供了良好的載體支持。
有鑒于此,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和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共同舉辦了中國西部財經教育(2020)論壇暨第十三屆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聯席會,并面向西部高校開展主題論文征集活動,旨在為新文科、新商科建設與校際合作搭建交流平臺,凝聚價值共識,形成西部合力。
經過本書編委會認真討論,我們精選了30余篇優秀教研教改論文并匯編整理成《課程思政與財經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本書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立足高等教育教學實際,聚焦教學改革、課程思政與產教融合等相關領域,涵蓋方案推介、模式探析、實踐探索等多個層面,重點提煉闡釋財經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轉型的理論邏輯和實踐經驗,著重解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問題,切實解決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體現原創性、時代性、實踐性、針對性,為國內高校課程思政、財經類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據可依的設計模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推進范式,以期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產教融合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理論導引與經驗借鑒。
本屆論壇與本次主題論文征集活動得到了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四川輕化工大學、攀枝花學院、宜賓學院、樂山師范學院、四川旅游學院、四川民族學院、重慶工商大學、貴州商學院、廣西財經學院等眾多兄弟院校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同時,盡管編者和編輯人員都非常認真,但受限于經驗與水平,疏漏與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編 者
2021年4月
- 2020年英語專業四級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中)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45法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專業碩士]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Scilab語言與控制系統的仿真分析
- 貧困村災后重建案例報告選集(上)
- 走好學術路:科研萌新的自我修養
- 2019年江西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西南政法大學外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法理學
- 管理學原理(數字教材版)
- 程恩富《政治經濟學》(第3版)筆記與課后習題詳解
- 納稅實務學習指導與模擬操作
- 多維新媒體營銷
- 傳感器技術
- 手繪時裝效果圖技法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