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1.3 認識會計崗位
1.3.1 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
會計機構是指單位內部設置的辦理會計事務和組織領導會計工作的職能部門。設置會計機構要考慮單位的具體情況,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
《會計法》第三十六條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設置做了如下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
會計人員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專職人員。在我國,會計人員按職權劃分主要有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一般會計人員;按照專業技術職稱劃分為高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初級會計師。
我國《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小貼士:會計工作的禁入規定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
因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尚不構成犯罪的,5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會計人員具有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一般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5年內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1.3.2 會計崗位的設置
會計工作崗位是指一個單位會計機構內部根據業務分工而設置的職能崗位。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需要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會計工作崗位一般可分為: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結算、總賬報表、稽核、檔案管理等。開展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的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相應工作崗位,也可以與其他工作崗位相結合。
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但出納人員不得兼任(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檔案管理部門的人員管理會計檔案,不屬于會計崗位。
小貼士:會計人員回避制度
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任用會計人員應當實行回避制度。單位領導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直系親屬不得在本單位會計機構中擔任出納工作。需要回避的直系親屬為: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配偶親關系。
1.3.3 會計崗位職責
不同會計崗位的職責見表1-1。
表1-1 會計崗位職責
表1-1(續)
表1-1(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