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陪,即陪讀、陪考、陪挨批。從小貓三歲報班到十八歲大學模擬課堂結束,教授扮演者跟小貓握手說:我的課上有你深感榮幸,算是給十五年里在教室間奔走畫上個圓滿的句號。
旅程的最后一段是新東方,一度認為那也將是另一段旅程開始的地方。
小貓的一個寫作老師,身兼三職:電影導演、寫作課老師、空中少爺,因小貓作文思路天馬行空,給她起個外號:扯淡王。小貓聽他鬧“劇本荒”,鼓勵我寫,說可以用她的“關系”直投。
差不多每個老師都鼓動過小貓有機會要賺回當初交的學費,小貓大二暑假去新東方面試助教,一通神侃之后,排課時怎么也舍不得連續十五天時間都用來工作,只好作罷。那是我最后一次坐在他們走廊的休息區里望著小貓所在教室的門。
時下的花式熱播,真是不知從何說起,不說也罷。
小貓曾經有個上課地點在核心區寫字樓里,樓后一條小巷一家挨一家都是小店。好多個傍晚,小貓進了教室,我就去其中的一個面館吃面。
那個面館只有五六張桌子,人來人往總熱氣騰騰。老板守在廚房的窄門邊,內外都照顧得到。店小人多,點餐用喊的。我嗓音不給力,總是跑到老板跟前說“悄悄話”,老板側耳聽清,轉頭對里間大叫:“一個酸菜面!”舉座皆知。
面繞過挨挨擠擠的人送過來,挑起來涼一下的功夫,順便打量別的食客,多是旁邊寫字樓的白領。冬天有一回,隨著一股寒氣來個精瘦的女孩,進門對老板方向叫道:“大碗肥腸面,帶一頭蒜來。”豪氣干云。
那面館消失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