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尼迪婭·利斯曼-皮桑斯基[1]

(Nydia Lisman-Pieczanski)

這本關于觀察性學習(Observational Studies)的書姍姍來遲,因而更令人感到值得期待。本書由中國大陸首批具有高度專業能力的嬰兒觀察老師懷著滿腔熱忱編纂而成。這些老師建立的培訓中心也成為美國華盛頓精神病學學院[2]觀察性學習培訓項目的中國分支機構。

本書主要收錄了參加中國嬰兒觀察(Infant Observation)培訓項目的學生的文章,文章詳細闡述了在為期兩年、每周一次的觀察設置下學生所提出的不同觀察主題。毫無疑問,對于從該項目畢業的學生來說,老師們對嬰兒觀察的理解能夠幫助他們強化臨床技能,這一點對老師自身亦復如是。

作為華盛頓精神分析中心的培訓分析師,我是偶然受邀,對中國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嬰兒觀察培訓的。這些學生全部是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hina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lliance,CAPA)的培訓項目的畢業生。所有的教學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完成。

起初,我對此項目感覺寥寥、興趣不大,因為我一直相信,如果要創造出一種工作坊的氛圍、一個共享的空間來探索原始焦慮,那么我需要和學生坐在一起,需要能夠感覺到彼此以及內在的聯系。最終,我還是決定試一試,但要求他們在小組討論時聚在一起,學生們都表示同意。后來,我們所建立起來的親密感堪稱神奇。

當他們開始尋找家庭做每周一次的家訪觀察時,我提供給他們瑪格麗特·拉斯廷(Margaret Rustin)所著的《嬰兒觀察》(Closely Observed Infants)一書的第一章,幾個月后,他們發現這本書有臺灣翻譯的中文版,這也是當時有關嬰兒觀察的唯一的中文譯著。在嬰兒觀察小組討論的初期,學生們都太沉默,我感覺自己很想從他們那里“擠出”更多一些的東西,但我沒有那么做。當沉默時間太長時,我告訴他們自己用中文討論5~10分鐘。我看到他們討論得很熱烈,根本停不下來。我問他們的評論和想法。有時他們需要用中文聊一會兒來形成他們覺得能夠與我分享的想法。

時間匆匆過去,他們都很快地找到了接受觀察的嬰兒,比我的華盛頓學生找嬰兒快多了。我們有12或13個小時的時差,這對我們有些微妙的影響,我早上醒來開始一天的工作,而他們已經倍感疲憊,還要在一起緊張地討論觀察報告,直到北京時間晚上十點半。他們都很勤奮,每周都提前1個小時聚在一起,討論我提供給他們的嬰兒觀察的相關論文,這些論文和我們在華盛頓嬰兒觀察培訓中用到的一樣,我用光盤刻錄寄給他們。

雖然我們距離遙遠,但我卻又能很近距離地看到,在小組討論中面對觀察者難以消化的材料時,他們如何發展出找到重心,并且在想法和情感反應上相互給予幫助的能力。他們成為同伴的容器(container),也幫助我成為他們小組的好容器。當他們完成兩年的嬰兒觀察后,又繼續完成了美國華盛頓精神病學學院的整個觀察性學習項目。

后來,我們變成了合作者,他們也建立了“麥德麥德教育咨詢”[3]的專業機構。本書中的文章作者,除幾位老師外,都畢業于該機構的嬰兒觀察項目。當我看到我的學生成長為嬰兒觀察的老師,還組織自己的學生一起編寫了此書,我倍感欣慰。我們之間的合作還在繼續,我們現在依然定期在一起工作。

現在,中國有了第一本嬰兒觀察以及觀察性學習的書籍,它反映了編者以及文章作者的高水平工作成果。

嬰兒觀察項目始于1948年,由具有遠見卓識的埃絲特·比克在英國倫敦塔維斯托克研究所創立[4],此后,該項目在世界各國得以推廣。作為曾經的受訓團體,本書的編者使廣大讀者有機會與全世界有共同興趣的人們溝通,編者們也引以為傲。

本書詳細闡述了嬰兒觀察是什么,而不是籠統地簡要介紹。它包括了觀察者如何感受那些來自嬰兒或幼兒,甚或其家庭成員的軀體及情感體驗,將其在心智里抱持,并嘗試著構建這些體驗的意義。在見證了嬰兒與其照料者之間逐漸發展出來的親密且復雜的關系時,觀察本身就促進了我們對兒童發展中外顯或內隱過程的深刻理解。在本書中,麥德的學生們選出了他們在兩年觀察中逐漸發展出的主題并加以闡述,讀者可以了解到嬰兒觀察項目的發現和發展,以及它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從我作為老師到帶出新的嬰兒觀察老師,我覺得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新生命的誕生,像自己的孫輩們出生了一樣。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一代思想開放、富有好奇的優秀的嬰兒觀察者的成長過程。


[1]譯注:本文原文為英文,由李斌彬翻譯。

[2]原注:華盛頓精神病學學院(Washington School of Psychiatry,WSP),于1936年在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帶領的小組的基礎上成立,有著驕人的歷史,提供跨學科的培訓和研究:精神動力學理論、精神分析、社會和生物科學,以及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貢獻的研究等。

[3]原注:麥德麥德教育咨詢(Mind in Mind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簡稱“麥德”,Mind in Mind的含義是“心里有另一個人的心”。

[4]原注:埃絲特·比克(Esther Bick)于1947年在倫敦塔維斯托克研究所(Tavistock Institute)創立了嬰兒觀察這個方法。當時,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負責兒童精神科部門,邀請埃絲特·比克組織兒童心理咨詢培訓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泰和县| 通辽市| 宝坻区| 白河县| 龙井市| 武冈市| 顺义区| 涟源市| 浦江县| 沙河市| 潮安县| 板桥市| 丰城市| 沽源县| 颍上县| 西宁市| 长武县| 佛冈县| 牙克石市| 微山县| 菏泽市| 泗洪县| 开江县| 新源县| 聊城市| 凤台县| 广宁县| 特克斯县| 江阴市| 大田县| 马龙县| 荃湾区| 准格尔旗| 蓬安县| 万源市| 竹山县| 湘西| 左云县| 绥德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