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吹來的時候(第2輯)
-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 906字
- 2021-09-24 18:38:11
海迪大姐的榜樣力量
上世紀80年代,張海迪的事跡已走進千家萬戶,影響著一代青年。大連殘青在海迪精神的鼓舞下凝聚起力量,高揚起自強的大旗。1984年,海迪大姐欣然應邀擔任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名譽理事,并一直關心著大連市殘青協會的成長。當時我們以協會的名義給她寫了封信,表達了大連殘青學習她自強不息精神的決心。在百忙之中,海迪大姐給我們回了一封熱情洋溢、感情真摯的信。她說:“從信中知道你們中很多人也在積極為社會做貢獻,我感到很高興。讓我們全國的病殘青年攜起手來,發奮學習,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海迪的回信讓大連殘青格外振奮,我們以海迪為榜樣,組織起來為社會做貢獻。
1985年5月24日,我和呂世明、曹福臣等一起去北京辦事,借機我們去拜訪了仰慕已久的偶像海迪大姐。當海迪大姐得知大連的殘青朋友來看望她時,非常高興。世明和我向海迪大姐介紹了協會成立以來的情況,她很有興致地聽著,并談了不少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為了讓協會更多的殘疾青年聽到海迪大姐的勉勵之言,我們還請海迪大姐發表了錄音講話。海迪說:“人如果沒有理想,活著就沒有什么意義。我們要在生活中樹起理想的旗幟,這樣我們就有了目標,生活起來就會感到有信心、有希望、有力量了……我們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去貢獻力量,這樣生活起來才感到快樂。我相信,青年朋友特別是殘疾青年都是這樣想的:不愿讓自己成為一個廢人。我們并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憐憫,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更需要的是為社會做出貢獻。”海迪大姐最后充滿激情地說:“希望殘疾青年朋友們能夠振奮精神,用樂觀的精神戰勝疾病,用最大的熱情擁抱生活。讓我們攜手走向燦爛的明天!”臨別時,海迪大姐還提筆為我們大連殘青寫下了“人生的意義在于貢獻而不是索取”這句她最喜歡的至理名言,并與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1991年5月中旬,呂世明與青年楷模張海迪在北京全國殘疾人表彰大會上再次重逢。海迪大姐曾對呂世明說:自從我1984年應邀擔任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名譽理事,以及1985年與大連的殘疾朋友們見面之后,我就一直關注著大連殘疾人工作的情況,并期待著能到大連看看。大連的殘疾人特別能干,我很欽佩。呂世明說,期待我們不久以后能在大連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