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吹來的時候(第2輯)
-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 4110字
- 2021-09-24 18:38:11
樸方同志的關懷和激勵
30多年來,樸方同志的關懷一直伴隨著大連殘青的成長,每一次的親切指導,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溫暖和力量。1983年,是大連殘青不甘命運、自強奮起的一年。當北京殘疾青年自發組織起來的消息傳來,我們感到無比振奮,經過多方的努力,在團市委、市青聯領導和各方面的支持下,同年8月13日,我們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殘疾青年的組織——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呂世明任協會理事長,我任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協會成立之初,我們就與正在籌備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樸方同志取得了聯系。當時我們給樸方同志寫了一封信,向他匯報了大連殘疾青年組織起來成立協會的情況,很快就接到了樸方同志委托基金會籌備組的回信,信上表達了樸方同志對剛成立不久的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的支持和肯定,同時也給予了鼓勵與指導。這讓剛起步的大連殘青增添了信心,明確了方向。
1984年3月15日,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在北京成立的日子。消息傳來,大連殘青更是興奮不已。因為樸方同志的夢想,也是我們每個殘疾青年的夢想,樸方同志的希望也是每個有殘疾孩子的家庭的希望,如今夢想已走進了現實,怎能不令我們激動不已呢?那種興奮和鼓舞更激發了我們的創業熱情。1984年4月20日,在協會的努力下,大連市殘疾青年基金會成立,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地方性殘青基金會。我們希望通過殘青基金來做更多的事情,幫助殘疾青年解決生活、康復、教育和就業等方面的問題,不僅能為家庭解難,而且能為國分憂,為社會盡責。接著,在同年9月24日,我們協會又開辦了經濟實體,成立了大連市福凌實業公司,先后安排100多名殘疾青年就業,不僅解決了待業殘疾青年就業問題,也為殘疾青年謀了福利。現在回想起當時我們的所作所為,意識還是很超前的,每一項工作的起步,都離不開以樸方同志為首的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指導。
1984年3月,大連市殘青協會組建了“自強考察團”,6名殘青會員騎著自行車,戰勝自身殘疾和大自然的許多嚴峻考驗,沿途邊考察、邊學習、邊宣傳自強精神。3月28日,考察團從大連出發,經過2572余里的艱難跋涉,于4月27日勝利抵達目的地——北京。考察團出發前,我們就計劃好進北京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代表大連殘青去拜訪樸方同志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考察團到達北京后,團長曹福臣帶領大家來到位于北京市富建胡同1號的一個小四合院,那里就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所在地。當時樸方同志因事不在,特意委托副理事長王魯光接見了大連殘青自強考察團全體成員。曹福臣代表協會匯報了成立一年來的情況。王魯光副理事長非常高興,他對大連殘青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那次,雖然沒有機會見到樸方同志,但樸方同志和他所領導的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大連殘青增添了動力,這種動力源于希望,如陽光般,無時無刻不在照耀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關注著我們。
1985年6月20日,在大連市青年聯合會的支持下,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發起召開了首屆全國部分城市殘疾青年工作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沈陽、蘭州等全國15個城市的60多名殘疾青年代表歡聚一堂,這是我國殘疾青年歷史上的首次盛會,為殘疾人工作事業的發展書寫下具有深遠意義的光輝一頁。當時,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郗曉嵐同志到會祝賀并介紹了基金會的工作和任務。當談到殘疾人在升學、婚姻、康復、法律等方面的問題將得到解決時,殘疾青年看到了希望,深受鼓舞。會議結束后,蘭州、大同和北京等地的殘疾青年,回程時在北京受到了樸方同志的接見。他們向樸方同志匯報了在大連參加會議的感受,特別談到大連殘青的成果,樸方同志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蘭州老殘青劉錫祥曾在回憶文章中寫道:“至今讓我倍感溫暖的是樸方主席對大連會議的關心和重視,在總政招待所,一見面,樸方主席就親切地說:你姓劉,蘭州來的,大連這次會開得怎么樣啊?在聽取了我和大家的匯報后,樸方同志很高興,像鄰家大哥哥一樣語重心長地談了很多。”雖然這次樸方同志接見現場沒有我們大連殘青,但交談的內容始終聚焦在大連殘青的成果上,這讓我們備受激勵。
1985年9月8日至14日,在大連召開了全國社會福利生產改革經驗交流會議,大連市殘青協會作為特邀代表參加。時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的俞正聲通過樸方同志了解了大連殘青的情況,對協會開創性的工作給予稱贊,對協會所屬公司出于重度殘疾人之手的金銀首飾等產品也給予高度贊賞。9月12日,俞正聲副理事長專程來到協會看望大家,他說,協會的經驗對搞好各地的殘疾人工作有廣泛的指導意義。他和我們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
1985年9月12日,時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的俞正聲(前排左三)專程來協會看望大家
在大連市殘青協會成立初期,樸方同志的關懷和指導,成為大連殘青的精神源泉。大連殘青真正見到樸方同志是在1986年,而且我非常榮幸地成為第一人。
1986年4月,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康復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我代表協會參加了這次會議。臨行前,呂世明囑咐我一定要想辦法見見樸方同志,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愿望,也是大連殘青的心愿。當時,我們打聽到有一位大連老鄉叫趙濟華,他就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負責宣傳文化工作,我們想通過他來幫助聯系。一到北京,我就去找趙濟華主任,他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他說樸方同志確實很忙,幫你聯系一下吧,能不能見到還不一定。我說,就見一兩分鐘也行。他看到我想見樸方同志那么心切,答應一定幫忙。就在開會的那天,4月25日下午,我的心愿終于實現了。記得當時正是會間休息,我拄著雙拐來到一樓大廳,突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回頭一看是樸方同志的秘書,他說樸方同志要見見我。這一刻來得太突然了,還沒容我回過神來,就興沖沖地拄著拐杖跟著他一口氣爬上了二樓。又是興奮,又是激動,上了樓我已是呼呼直喘、滿身大汗了。一坐下,我就不停地擦汗。這時,樸方同志坐著輪椅進來,和藹可親地和我打著招呼:“你是大連來的李揚吧?”我說:“是的。我是受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委托來向您匯報工作的。”就在我和樸方同志雙手相握的那一刻,我真是激動萬分,一直在支持、指導、引領我們成長的樸方同志真的就在眼前了。樸方同志像兄長一樣詢問起大連殘青的情況,我簡要匯報了協會的工作。樸方同志笑著說:“你們的工作搞得不錯,希望你們做出新的成績!”我又向樸方同志贈送了我們協會的《自強》會刊,并請他為會刊題詞。樸方同志說:“太匆忙了,怕寫不好,還是我回去考慮一下,寫好以后給你們寄去。”在場的工作人員說:“樸方主席說話算數的。”談起大連,樸方同志深情地說:“大連真是個好地方,1983年我去過那里,以后一定會再去的。”從北京回到大連,我把見到樸方同志的過程,向協會會員做了匯報,大家都說我太幸運了。
緊接著,就在1986年的夏天,我又在大連管理干部學院的院里與陪同丈夫(原中國政法大學云校長)前來大連做調研的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康復協會的焉冀占主任巧遇了。當時我們并不認識,因為工作的原因她注意到了迎面搖手輪車的我。她主動上前與我打招呼,在相互介紹中,我知道了她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是來自樸方同志身邊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殘疾人康復的,于是,我們高興地聊了起來。我向她介紹了大連市殘青協會的創立和所做的工作,她非常感興趣,而且用心地聽著記著。沒想到,焉冀占同志回北京后,很快寫出了一個報告,標題是《大連市殘青協會的“自強”精神值得提倡》,對我們協會的工作做了高度概括和總結。這篇文章編發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整黨辦的簡報上,樸方同志看了這篇報告親筆作了批示,稱贊大連市殘青協會的工作出色,并責成薛恩元秘書長向全國推廣。
簡報編發不久,時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研究室主任丁啟文就馬上來到了大連,與我們一起座談交流。當時,協會開辦英語、文學等培訓班,提高殘疾青年素質;成立實業公司,安置殘疾青年就業;還積極鼓勵殘疾青年個體創業。協會還成立義務服務小分隊,活躍在工廠、部隊、學校、街頭,殘疾青年用一技之長和火熱的情懷,服務社會,實現價值,展示殘疾青年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丁啟文主任在調研中了解到這些后,非常感動,充分肯定了協會的工作,也為進一步向全國推廣協會經驗做了鋪墊。
1986年的初秋,海風習習,氣候舒適。9月5日,樸方同志來到了大連。當得知這一消息后,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拜見。當時,通過聯系后,我們來到了大連棒棰島賓館,樸方同志在他下榻的房間會見了我們。當時,樸方同志十分勞累,他躺在床上和我們交談。他首先詢問了大連殘青協會的情況后,關心地問:“你們還有什么困難?”呂世明說:“我們想入黨!”樸方同志聽了非常高興,他鼓勵說殘疾青年就應該有這樣的志向。接著,他坐起來為協會題寫了“時代造就了我們,我們努力創造時代”,讓我們頓時感受到一種時代的責任。第二天,也就是9月6日,樸方同志在大連棒棰島賓館與我們協會的14名殘疾青年代表進行了座談。樸方同志詳細詢問了每位殘疾青年工作、學習、婚姻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認真聽取并回答了殘疾青年們提出的種種問題。樸方同志說:“你們協會工作很有成績,在全國影響較大。你們提出的‘廢字與我們無緣,強音做我們主旋’的口號,一下子把廣大殘疾青年從精神上解放出來了。希望你們更緊密地團結殘疾青年,為殘疾青年辦更多的實事、好事。”長達兩個小時的座談會,始終洋溢著熱烈愉快的氣氛。當時,我們向樸方同志贈送了由書法家于植元先生題寫的“霽月光風”條幅和殘疾青年親手制作的工藝美術作品。接著,我們又演唱了《自強之歌──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會歌》。樸方同志還穿上了我們殘青協會的會服,戴上會徽,與殘疾青年們合影留念。
1986年年底,全國首次殘疾人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北京舉行,呂世明代表大連市殘青協會做經驗交流。會上,樸方同志在講話中對大連市殘青協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兩年后,1988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殘聯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樸方同志在工作報告中,又一次重點表揚了大連等幾個城市的青年殘疾人組織,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努力和成績。
30多年來,樸方同志對大連市殘疾青年協會的關愛、鼓勵、激勵、鞭策、指導無處不在。每次參加全國會議,樸方同志見到大連的朋友都會問及大連市殘青協會的情況。正是這份情誼,永遠激勵著我們,大連殘青也用行動改變著自己,努力創造著時代!
1985年張海迪(中)和呂世明(左)、李揚在北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