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改革創新 勇立潮頭

——濱海新區殘疾人事業紀實

天津市濱海新區殘疾人聯合會

2009年11月9日,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經濟增長極——天津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國務院批復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三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濱海新區改革創新的步伐加快了。

與改革的步伐一致,2011年1月12日,在市殘聯、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和精心指導下,濱海新區殘疾人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成功選舉了區殘聯主席團和理事會,徐慶和同志任天津市濱海新區殘疾人聯合會執行理事會理事長,為新區殘疾人事業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濱海新區殘聯領導班子在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勇立潮頭,不斷開拓殘疾人事業的新局面。

成立之初,濱海新區殘聯就緊緊圍繞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目標和“十二五”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啟動制定了《濱海新區殘疾人事業“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加快推進濱海新區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和《濱海新區加強和規范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實施辦法》三個文件,確定了濱海新區殘疾人工作“十二五”期間的宏觀藍圖,并為工作開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2011年濱海新區榮獲國務院殘工委授予的“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這是對濱海新區殘疾人工作的充分肯定,極大鼓舞了殘疾人工作者的士氣和信心。各項工作建章立制,認真摸索,勇于開拓,爭創佳績。全國全民健身日,中國殘聯啟動了首屆全國殘疾人健身周暨自強健身工程,將濱海新區作為天津市殘疾人全民健身體育活動采訪地;中央電視臺分別報道了濱海新區塘沽殘疾人服務中心、新河街新建里社區、大港陽光家園,拍攝了坐姿廣播健身操、輪椅舞蹈、輪椅太極拳、特奧八段錦表演、智力殘疾人趣味運動賽和社區殘健人群體項目體驗活動——輪椅競速和走盲道比賽,并深入殘疾人家庭拍攝了殘疾人家庭趣味運動擂臺賽飛鏢比賽的精彩畫面;在第八屆全國殘運會上,濱海新區殘疾人體育健兒創全國殘運會歷史佳績,共獲3枚金牌、5枚銀牌、9枚銅牌,并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和一項全國紀錄;在天津市第二屆“體彩杯”全民健身大會(殘疾人組)比賽中,濱海新區殘聯組織近200人的代表團參加比賽,獲得金銀銅牌分別為64枚、32枚、21枚,團體總分939分,以壓倒性優勢居全市第一,在全市起到了排頭兵作用;濱海新區塘沽殘疾人聯合會榮獲“十一五”全國殘聯專門協會工作單位優秀獎;濱海新區大港肢殘人協會榮獲“十一五”全國殘聯協會工作優秀獎。

2012年是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指導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途闊步前進之年,是“十二五”殘疾人事業發展打好攻堅戰、承上啟下之年。濱海新區殘聯乘勝追擊,團結帶領全區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統籌兼顧、積極作為、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加大改善殘疾人民生力度,推動全區殘疾人工作實現了新跨越。

2012年年初,濱海新區殘聯緊扣市殘聯第五屆主席團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統一思想、積極謀劃,成功召開了第一屆主席團第二次全體會議暨殘疾人工作會議。會上,殘工委成員單位教育局、司法局、衛生局及部分街鎮殘聯進行了書面經驗交流,對全年工作進行了部署,進一步理順了工作機制,為殘疾人工作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實現了良好開局。周密安排、認真組織,全區26個街(鎮)殘聯全部按要求完成了換屆工作。

濱海新區殘聯敢于探索、勇于開拓,同年在全國率先實施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特困救助的一戶多殘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給予護理補貼。為科學制定政策,實地入戶走訪護理補貼申請人,逐一核實情況,首批確定為198名申請人每人每月發放護理補貼200元,發放金額27.72萬元,并為每位受助人建立起了電子檔案。這在原有救助政策基礎上實現了社會保障體系普惠加特惠的“雙保險”,全市以濱海新區政策為基礎,在全市進行了此項政策的推廣。

積極拓展創立了“六助一送”系列助殘活動品牌工程,包括政策助殘、文化助殘、法律助殘、就業助殘、醫療助殘、志愿者助殘和為殘疾人兄弟姐妹送防暑納涼物品。首次“六助一送”助殘月期間,新區政府、各單位、各級殘聯及愛心企業共投入款物499.4萬元對殘疾人進行扶助和慰問。其中:轉發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下撥款物89.9萬元,全區投入款物409.5萬元,康師傅、百事可樂等愛心企業踴躍捐贈助殘物資,形成了扶殘助殘的良好氛圍,全區直接受助殘疾人達2萬名。全區年審單位合計41542家,保障金入庫金額共計2.3億元。

濱海新區殘聯積極響應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將征文、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編印成集,并舉行征文攝影集發放儀式;積極組織區法院功能區審判區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積極備戰市“體彩杯”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組織由159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田徑等全部八個項目的比賽,最終取得總分1437分的優異成績,為新區贏得了榮譽;濱海新區塘沽籍運動員王君在倫敦殘奧會田徑比賽中以12.07米的成績奪得女子鉛球F35/36級銀牌。濱海新區殘聯獲得“2011年度天津市殘疾人事業統計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塘沽殘聯創編了全國第一套殘疾人輪椅廣播健身操視頻教材,目前已由中國殘聯向全國殘聯系統推廣。

濱海新區殘聯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天津市殘疾人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加大殘疾人事業法制宣傳力度,深入研究、全面把握《條例》,對《條例》內容精髓進行解讀,邀請殘疾人設計出漫畫版《條例》宣傳讀本,共印制1000冊下發至基層殘聯,制作《條例》宣傳展板及條幅進行宣傳月展出。區人大常委會對新區殘疾人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新區多項殘疾人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國前列,建立的綜合服務站、綜合服務中心等集殘疾人就業、康復、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起到了服務廣大殘疾人的作用。

2012年“7·26”特大暴雨災情發生后,新區殘聯立即啟動了防汛應急預案,第一時間了解塘沽、漢沽、大港和開發區汛情、災情及轄區殘疾人受災情況。新區殘聯系統各單位分別召開緊急會議,緊密部署防汛防災各項工作,確保了全區殘疾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暴雨災情給殘疾人造成的損失情況,區殘聯積極協調區財政局進行救災資金撥付工作,共撥付塘沽、漢沽、大港殘聯救助專項資金22萬元,及時、有效救助了受災殘疾人。

2013年,以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為引領,堅持“統籌兼顧、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服務保障”的指導思想,努力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聯系群眾。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提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殘疾人的十一條措施,涉及殘疾人救助維穩、文化生活和密切聯系殘疾人三大方面。

1月17日,按照區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要求,將主席團會議、殘工委會議和殘疾人工作會議“三會合一”,召開了區殘聯第一屆主席團第三次全體會議暨殘疾人工作會議。會議貫徹落實了市殘聯五屆主席團五次會議和市殘聯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了“統籌兼顧、創新發展、攻堅克難、服務保障”的工作指導思想,全面部署了2013年各項重點工作,為全年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的重點工作推進,啟動建設三大殘疾人服務設施。 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濱海新區殘聯明確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和發展思路,以殘疾人服務設施基礎建設和管理運營機構的建立健全為抓手,推動了總量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總投資2.55億元的濱海新區陽光家園第一、第二、第三托養康復服務中心列入新區“十大民生工程”,分別在塘沽建設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濱海新區陽光家園第一殘疾兒童育療中心,在漢沽建設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的第二托養康復服務中心,在大港建設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的第三托養康復服務中心。年初把“三個中心”建設的前期立項審批工作作為“促惠上”重點工作努力推進,組織人員赴先進地區進行學習考察,吸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三個中心”的建設將為新區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堅實的硬件保障。與南開大學合作,研究出臺新政策,探索制定實施殘疾人低保單列政策,將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逐步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同社會平均水平之間的差距。

自2013年9月26日濱海新區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以來,撤銷原塘、漢、大管委會行政職權,街鎮合并整合。在這一特殊過渡階段,區殘聯積極作為,深入貫徹區委、區政府深化新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精神,多次召開殘聯系統財務工作會議,傳達在新區管理體制改革過渡期工作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積極協調、細化工作、攻堅克難、服務保障,實現各項業務與市殘聯相關部門無縫對接、平穩過渡。

新世紀看濱海。至此,濱海新區殘聯作為新世紀改革發展最潮頭地區的殘聯組織從無到有、從成立到壯大,已近四載,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這很短暫,但是對于濱海新區、對于濱海人、對于濱海殘聯人來講這是不平凡的四個春秋,它的發展壯大代表了中國經濟發展第三極的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態勢,是在以一種長姿勢在發展。奮發向上的濱海殘聯人將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向輝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崇州市| 开原市| 太仓市| 来凤县| 迁安市| 朝阳市| 泗洪县| 宜宾县| 清涧县| 阿克陶县| 乐清市| 平定县| 福建省| 全椒县| 太仓市| 昂仁县| 平凉市| 班戈县| 宁夏| 辽宁省| 炉霍县| 乐陵市| 安平县| 汉源县| 阜南县| 甘孜| 松潘县| 东丰县| 曲阳县| 汕头市| 肃宁县| 揭西县| 磐石市| 金溪县| 庆元县| 陆良县| 岫岩| 伊金霍洛旗| 和田市|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