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國M譯叢·自由南非系列(全四冊)
- (南非)德斯蒙德·圖圖 奧比·薩克斯等
- 976字
- 2021-09-17 14:15:39
中文版自序 過去的從來就沒有過去
上世紀80年代末我訪問偉大的中國時,就被中國人民的勤勞刻苦深深地打動了。譬如為了工作,工人們到晚上還在探照燈下忙碌于建設工地上。更使我感動的是中國人民的慷慨大方,這從我和妻子得到惠贈的禮物上就可以感受得到。但我在其他方面也體會到了這種大度。我了解到日本人曾經在南京犯下的殘暴罪行,然而向我描述那些恐怖事件的人卻并未心懷怨毒和仇恨。我還耳聞了在所謂的“文化大革命”中發生的駭人暴行。但那些身受其害的當事人卻再次讓我驚訝萬分,他們在敘述往事的時候并未表現出怨恨或報復的情緒,盡管他們曾無端遭受過來自同胞的無法言傳的傷害。我要向他們的寬容大度表達我的敬意。
但我卻不能肯定,在最終的意義上這就是邁向未來的最好途徑。我對把過去掃入角落視而不見的做法是否合適表示懷疑。過去的從來就沒有過去。它們有種怪異的力量,能夠重現并長久縈繞在我們心頭。我們在南非就有這種感受。英國人和布爾人曾試圖欺騙自己,在上上個世紀之交的布爾戰爭中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而當時英國人把很多布爾人婦女和兒童都送進了他們發明的集中營。雙方后裔表面上友善相處,然而不斷發生的事端卻表明,這種友好只是一種假象。一位年輕的布爾人小伙子告訴我,無論何時聽他祖母講述那場戰爭,他都義憤填膺,隨時準備再打一次布爾戰爭。他們需要有一天通過恰當的途徑最終與這段歷史告別。
我們在自己國土上的經歷令人寬慰。人們表現出真正高尚的寬宏大度。他們寬恕罪惡、放棄復仇的意愿實在令人敬佩。他們把自己從受害者的狀態下解放出來,不再心懷怨言、死抱住創傷不放,從而開創出嶄新的人際關系。他們給予罪行的制造者以機會,從內心的愧疚、憤怒和恥辱中解脫出來。這樣便形成了雙贏的局面。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做法,就像中東所發生的沖突,是如此的具有破壞性。這樣做,和平與安全不可能真正到來。復仇和暴力只能生發出更多的復仇和暴力。
我理解中國人出于傳統文化中保護面子的需要,對道歉可能感到為難。但是,夫婦之間發生爭吵時會出現什么情形呢?難道他們不會和好嗎?難道道歉的一方會有失面子嗎?如果他們不這樣做,他們的關系就不妙了。愿意道歉和寬恕的人是堅強而非軟弱的人。納爾遜·曼德拉是軟弱或無足輕重的人嗎?
中國如果能夠妥善處理往昔的痛苦,就會成為一個更加偉大的國家。沒有寬恕,真的就沒有未來。
(魯剛 譯)
獻給南非的婦女和“小人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