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若以詞作的真切自然、典故替代字的使用來比較詞作,那明清之詞似人之心,南宋姜夔之詞似人骨,北宋蘇軾之詞似人之皮。
四十六在書寫人之生死這一價值,到了五代詞人,詞中所蘊含的人生之思才變得深沉,這深沉,猶勝北宋詞人。
李煜之詞呈現出他欲把世上人將要死亡的痛苦當作自己的苦痛來承擔的人生境界。
蘇軾之詞與李煜相比,便遜了籌,僅體現出他長期貶竄各地、飽受牢獄之災、多次在政治風波死里逃生的坎坷悲涼身世。
南宋史祖達、吳文英、張炎之詞,沒有深入其中,對生死有真切的審美體驗,表現出人之生死的氣韻。又沒有出乎其外,從宏觀角度思索,使對生死的見解和判斷精準、開闊。他們之作,僅是媚乎時俗、偽飾的應酬作品。
四十七創作《水滸傳》、《紅樓夢》的客觀詩人,多多地了解、經歷所處的時代和世事,這對他們寫作其客觀詩作來說必不可少,但對抒發自己的主觀詩創作來說,這反是一種排斥、限制。而對主觀詩人來說,便需少涉獵、體驗時世,保留住內心真純情感,但這使得主觀詩人難以融入外部世界,對其洞察反思,也就難以創作出反映社會表面現實之下真相的客觀詩人。
四十八唐代詩人白居易與友人陳鴻、王質夫相聚而起創作激情,寫就《長恨歌》,這詩篇寫出了白居易內心真實的情感,可詩章中‘’小小‘’、‘’雙成‘’四字典故給詩篇的真情解讀帶來些許模糊感。歐陽修《少年游》‘’謝家池子,江淹浦畔‘’,此句堪稱寫出內心真摯情感的無我之境詞句,但因典故的使用,使原本完美的詞句帶上了瑕疵。清代吳偉業《圓圓曲》,描述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情感真純、浸人肺腑,詞作境界猶比唐詩,但詩中過多使用典故,使得其詞作真切感大減,水準低了幾級,難以與最優秀的唐詩并稱,只能算作明清詩作中的精品。
四十九李白、杜甫詩不隔,而劉禹錫、楊巨源之詩便有些隔了,這其中替代字的使用便是一個重大差別。如劉禹錫‘’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此處劉郎指代桃。楊巨源‘’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此灞岸代柳。李白、杜甫之詩有著共同特征:他們所描寫的景物讓人覺得是那么的清晰而詳盡,仿佛詩句如呈現在你面前的畫作一般,而劉禹錫、楊巨源詩句中替代字的使用,使人產生深深的霧里看花之感。李白、杜甫創作其詩歌時,對所描繪外物既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內,把外物最真實、最本質的特征描摹了出來。而劉禹錫、楊巨源詩句中諸多替代字的使用,其實是他們缺乏對外物深刻全面理解。
五十北宋詞人秦觀是北宋的頂級詞家,其詞作《浣溪沙》‘’寶簾閑掛小銀鉤‘’句子,描繪的景象雖小,但卻表現出深沉、細膩的詞作境界。北宋詞大大優勝南宋詞一籌,但南宋詞人辛棄疾在眾多南宋詞家中獨領風騷,其詞直追北宋頂級詞家。其詞作《春玉案.元夕》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在宏大景象的描繪中呈現出開闊的境界。唐代詩人杜甫,論詩作境界,不遜色于詩史上不遜色于任何大,其詩作《水檻遣心二首》之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兒斜‘’在細小景物的描摹中呈現出如他好朋友李白之詩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般蒼茫、高遠的境界。
五十一從自抒情懷、寄寓人生之思來說,五代、南唐詞人馮延已、李璟、李煜猶勝于北宋的歐陽修、蘇軾
、柳永,但馮延巳、南唐二主在文體格局,反映所處時代繁雜生活實況上,則遜色于北宋詞人,所以北宋詞仍算是詞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五代、南唐詞人,由于身處戰爭的動亂之中,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使他們潛下心來發展文化,隨著國家的滅亡,五代、南唐詞也因此斷了發展空間。
五十二李煜之詞或許會使心性剛毅之人因其亡國之君的身份而心生遠離,但其浸人肺腑的詞作定會打動其內心柔性、純粹的一面。
五十三北宋蘇軾的杰出詞作,乍讀起來,使人感封不是那么真切自然,可深入沉浸下去,便會感到理解之礙漸次消除,詩作就似呈現在你面前的畫作般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