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墨子 墨家 墨學
第一章 墨子與《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他是一位平民出身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墨家學派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一系列在當前看來仍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觀點。他提倡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試圖建立“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若此則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尚賢下》,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的理想社會。墨子除了在政治、經濟、思想方面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財富之外,他還在幾何學、物理學、光學、軍事學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至梁啟超在《墨經校釋·自序》中說:“在吾國古籍中,欲求與今世所謂科學精神相懸契者,《墨經》而已矣。”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千古偉人,我們除了在史籍中偶爾可以看到有關他的少量記載之外,竟無從得知他準確的生卒年月、家鄉里籍、生平事跡,甚至連他的姓名也存有疑問。所幸,近年來隨著學術界對墨子研究的日益深入,一大批與之相關的成果逐漸為我們解開了這些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