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數據的經濟分析
- 史丹主編
- 1055字
- 2021-10-30 02:43:35
第三節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大數據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社會學的理論視野得到大大的拓展。同時我們要看到,在信息化社會中,將社會生活數字化、數據化、定量化,認為社會生活的本質是由信息構成的,主張用數據來測量一切,這實質是一種科學主義簡化論,看待問題過于簡單,作為一門多研究范式的學科,社會學采用以統計分析為特征的大數據方法,只是作為社會學諸多研究范式中的一種,是一種重要補充,但并不意味著社會學研究范式革命。
大數據驅動的社會科學研究范式具有六大特點:(1)在研究對象上,大數據研究方法使用海量樣本甚至全樣本數據,而傳統的研究使用的是調查數據。(2)在推理邏輯上,大數據分析是采用統計學方法和數據歸納得出數學模型,而傳統的研究使用根據假設系統建立的數學模型;(3)大數據分析從數據采集獲取、數據建模到統計分析預測,是人設計后由計算機自動進行的,自動化程度高,而傳統研究只有仿真實驗這一步是自動完成,自動化程度低;(4)在可解釋度上,傳統研究中基于假設的建模,依據模型演繹計算結果,為理論解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在大數據分析建模中,是基于算法設計的自動計算結果,其解釋力較低;(5)在基礎硬件設施上,傳統研究僅可能涉及一臺或多臺計算機,而大數據分析則需要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包括眾多基礎設施,比如用于自動獲取數據的各種物聯網傳感器、計算機網絡、服務器,存儲器,等等。[6]
在數據驅動第四范式中,我們的研究者們將直接以真實世界為研究對象,使用真實世界所生產的海量數據,進行數據建模,運用大數據分析挖掘工具進行統計分析,進而做出預測和結果。由于當今世界進入“萬物互聯”時代,社會出現了“計算一切”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從傳統的人參與的社會系統和社會過程,轉變為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平行形成的數據網絡。隨著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融入互聯網活動中,網絡世界將成為現實世界鏡式反射,網絡世界的大數據也就是成了復制現實世界的活動。每一個人的人口統計學數據、行為數據和時空數據都被記錄,并能夠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融合。由于互聯上人們日常活動的行為記錄甚至情感偏好都被記錄、被分析,積累成了海量的大數據,在數據驅動的第四研究范式中,原來社科研究中數據采集的“觀察滲透”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并且海量數據通過“數據清洗”和“數據脫敏”等技術手段解決傳統方法的數據質量和倫理問題。并且區別于傳統的假設驅動的研究,大數據驅動的第四范式研究,將會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基于科學的大數據分析的研究方法,可能得出此前未知的理論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