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蘭經注
- (阿拉伯)伊本·凱西爾
- 7015字
- 2021-10-11 18:31:17
伊本·凱西爾前言
贊美安拉!他以贊頌開始他的經典,他說:(一切贊美全歸養育眾世界的安拉,普慈的主,特慈的主,執掌報應日的主。)(1:2-4)他以贊美開始其創造,他說:(一切贊頌全歸安拉——他創造了諸天和大地,設置了重重黑暗和光明。那些隱昧的人在為他們的養主設立對等者(偽神)。)(6:1)并以贊頌結束創造,例如他敘述了樂園和火獄居民的歸宿后說:(你將看到眾天使圍繞在阿萊什周圍,贊頌著他們的主。他們間(的糾紛)以真理被裁判。有聲音說:“贊美安拉,眾世界的養主。”)(39:75)安拉還說:(他是安拉,除他以外無應受拜的。在最初和最后,一切贊頌都屬于他。裁決屬于他,你們都將被召歸于他。)(28:70)自始至終,萬贊歸主,換言之,對于他所創造和將要創造的一切,他都是受贊美的,正如禮拜者所說:“我們的主啊!充滿諸天、大地和你所意欲的一切的贊美都歸于你!”
萬贊歸主!他派遣眾使者,并用下面的話來描述他們:(他們都是報佳音、傳警告的使者們,以免派遣使者之后,人們對安拉有任何托辭。)(4:165)安拉最后派遣不識字的阿拉伯麥加先知——最明確道路的引導者,作為所有先知的終結者。他將這位使者派向所有的人類和精靈,其使命從受派之日延續到末日來臨之時。又如安拉所說:(你說:“世人啊!我是被派遣給你們全體的安拉的使者,諸天和大地的權力都屬于他。應受拜者,惟有他。他賦予生命和死亡。你們當歸信安拉和他的使者——那位不識字的先知,他歸信安拉和他的言辭,你們要跟隨他,以便你們得到引導。”)(7:158)(以便我警告你們和一切它所到達的人。)(6:19)所以,無論這部《古蘭》被傳達給阿拉伯人還是非阿拉伯人,黑種人還是白種人,人類還是精靈,它就是對他們的警示。因此,安拉說:(而各宗派中不信它的人們,火獄就是給他們許諾的地方。)(11:17)《古蘭》在此明確指出,上述所有人中誰否認《古蘭》,火獄就是其歸宿。安拉還說:(讓我來對付那不信這言詞的人吧!我將在他們不知不覺中逐步使他們明升暗降。)(68:44)安拉的使者說:“我被派向了紅種人和黑種人。”穆佳黑德說:“(紅種人和黑種人)指人類和精靈。”所以,穆圣
是派向所有人類和精靈的使者,他為他們傳達安拉所啟示給他的這部尊貴經典,這部經,(它的前后不受謬誤侵蝕,它是來自睿智的、應受贊美的主的啟示。)(41:42)
命令人們理解《古蘭》
在這部經中,穆圣向人類傳達了一條來自安拉的訊息:安拉鼓勵他們參悟《古蘭》的意義,安拉說:(難道他們不參悟《古蘭》嗎?如果它不是來自安拉,那么他們必定會在其中發現很多矛盾。)(4:82)((這是)我降給你的吉慶的經典,以便他們參悟它的節文,以便有理智的人去思索。)(38:29)(為何他們不參悟《古蘭》,難道他們的心上有鎖嗎?)(47:24)
因此,學者們有義務闡釋《古蘭》的意義,發揚它的精神,學習并教授它,正如安拉所說:(當時,安拉曾與有經人定約:“你們必須為世人闡明天經,你們不可隱瞞它。”但是他們卻把它扔到他們的腦后,并以它換取微薄的代價,他們的買賣真惡劣!)(3:187)(那些為了微薄的代價出賣與安拉定的約和他們自己誓言的人,此等人,他們在后世沒有份額。復生日,安拉不同他們說話,不觀看他們,也不凈化他們,他們將受到痛苦的懲罰。)(3:77)安拉譴責我們之前的有經人即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他們漠視降給他們的經典,沉迷于今世的浮華而偏離經典所要求的事情。
所以,穆斯林們啊!我們應當防備安拉所譴責的事情,服從安拉的命令,學習、教授、理解和宣揚安拉的經典。安拉說:(歸信者們的這一時刻還未到來嗎?他們的內心因為記念安拉和他所降示的真理而謙恭,他們不要像從前獲得經典的那些人:時間長久之后,他們的心變硬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是壞事的。你們要知道,安拉給死后的大地賦予生命!我確已為你們闡釋了種種跡象,以便你們理解。)(57:16-17)安拉接連提到上述這些經文,說明他怎樣使已死的大地復得生機,怎樣以正信和引導軟化那些怙惡不悛者的堅硬之心。我們希望并祈求安拉如此善待我們,因為安拉是慷慨的、尊貴的。
注經原理
如果有人問:“最好的注經方式是什么?”其答復是:最正確的方法是以《古蘭》注釋《古蘭》,因為《古蘭》中某一地方概述的內容,在另一地方將會詳述;如果《古蘭》中沒有詳述之,應當在圣訓中尋找注釋,因為圣訓就是對《古蘭》的注解。清高偉大的安拉說:(我確以真理而為你降下經典,以便你以安拉昭示給你的在人們之間判決。你不要成為背棄者的辯護員。)(4:105)(
我降給你天經,只為你能對他們解釋他們所持的異見,并引導和慈憫歸信的群體。)(16:64)(我降給你這項提示,以便你給人類闡明為他們而降的(啟示),以便他們思維。)(16:44)因此,安拉的使者
說:“須知,我被賜給《古蘭》,并同時被賜予與其一樣的。”“與其一樣的”指圣訓,因為圣訓和《古蘭》一樣,都是通過啟示所獲得的信息。盡管圣訓不能像《古蘭》一樣被誦讀。
簡言之,你當首先從《古蘭》中尋找對《古蘭》的注釋;如果沒有找到,就去圣訓中尋找。如果我們在《古蘭》和圣訓中都沒有找到相關注釋,那么應當以圣門弟子的觀點為準。因為他們最理解經典的意義,他們曾親身經歷許多相關事件,而我們不曾經歷,并且《古蘭》中的許多情況與他們息息相關。此外,他們擁有全面的知識、正確的理解和清廉的德行,尤其他們中的學者和一些大人物,譬如正統四大哈里發和遵循正道的諸位伊瑪目。阿卜杜拉·本·麥斯歐迪屬于他們中的一員。伊瑪目艾布·賈法爾·本·杰利爾傳述,阿卜杜拉(伊本·麥斯歐迪)說:“以除他之外沒有主宰的安拉發誓,我知道安拉的經典中每一節經文是因誰而降示的,在哪里降示的。假若我知道有誰比我更了解安拉的經典,只要騎乘能夠到達,我必前往求學。”
如大海一樣博學的阿卜杜拉·本·阿拔斯也屬于上述伊瑪目。他是穆圣的堂弟,他因穆圣祈禱的福分而成為“《古蘭》的解釋者”。穆圣
曾說:“主啊!求你使他精通教義,求你賦予他注經的學問。”伊本·杰利爾傳述,阿卜杜拉(伊本·麥斯歐迪)說:“《古蘭》的解釋者伊本·阿拔斯太卓越了!”這句話的傳述系統是正確的。據考證,伊本·麥斯歐迪歸真于伊斯蘭教歷32年,他歸真后伊本·阿拔斯生活了36年。你能想到伊本·麥斯歐迪歸真后,伊本·阿拔斯獲得了多少知識嗎?
艾爾麥什傳述,艾布·瓦伊里說:“阿里曾讓伊本·阿拔斯在朝覲期間代任哈里發,伊本·阿拔斯遂向人們發表演說,其中讀了《黃牛章》,并講解了經文的意義,假若羅馬人、突厥人和阿塞拜疆邊陲的人們聽到其演講,必定會加入伊斯蘭。”
因此,大學者伊斯麻儀·本·阿卜杜·拉赫曼·賽丁伊的經注中所引用的大部分資料源自伊本·麥斯歐迪和伊本·阿拔斯這兩位學者,但有時他也引用他們所傳述的一些猶太人的傳說,當然,這些傳說在安拉的使者所允許的范圍之內。使者
曾說:“你們當替我宣傳,哪怕一節經文。你們也可以宣傳以色列后裔的一些傳述,只要其中沒有罪孽。誰借我名義撒謊,就讓誰在火獄中選擇一個位置。”因此,阿卜杜拉·本·阿慕爾(愿主喜悅他們父子)在葉爾姆克戰役中繳獲了兩本有經人的經典后,總是向人們宣講其中的內容,因為他理解允許這樣做的圣訓。
以色列傳說的斷法
但要說明的是,以色列傳說只能用以參考,不可作為根據。它們分為三種情況。
一,我們手中的經典證明其正確的。二,我們手中的經典證明其謬誤,并與我們的經典相違背的。三,我們的經典沒有對其發表任何觀點的。第三種情況我們既不相信也不否定,如前所述,可以傳述之。其中大部分在宗教上沒有任何意義。譬如,猶太傳說中所提到的山洞人的名字,以及他們的人數、狗的顏色;穆薩的手杖屬于哪種樹;用黃牛身上的哪個部位擊打死人,使之復活;安拉通過哪種樹和穆薩談話;安拉為伊布拉欣復活的鳥兒的種類……《古蘭》對這些問題都沒有詳述,對穆斯林來說,研究它們沒有宗教或世俗方面的作用。
再傳弟子的經注地位
(解析)如果在《古蘭》、圣訓以及圣門弟子的言論中沒有找到對某節經文的注釋,許多學者認為應該堅持再傳弟子的言論,如再傳弟子穆佳黑德·本·杰伯勒等。穆佳黑德堪稱注經領域的奇跡。穆罕默德·本·易司哈格說,艾班·本·撒里哈告訴我們,穆佳黑德曾說:“我在伊本·阿拔斯那里將整部《古蘭》學習了三次,向他請教了每節經文的意義。”另據伊本·杰利爾傳述,伊本·艾布·麥利克說:“我曾看到穆佳黑德向伊本·阿拔斯請教《古蘭》的注釋,當時他還帶著許多牌子(用以記錄)。伊本·阿拔斯對他說:‘你記錄吧。’他向伊本·阿拔斯請教了整部《古蘭》的注釋。”因此,蘇富揚·紹利說:“來自穆佳黑德的注釋都能令人滿意。”
另外還有像賽爾德·本·朱拜爾、伊本·阿拔斯的朋友艾克萊麥、阿塔·本·艾畢·磊巴哈、哈桑·巴士里、麥斯魯格·本·艾吉岱爾、賽爾德·本·穆散耶卜、艾布·阿林、萊畢爾·本·艾奈斯、格塔德、端哈克·本·穆扎黑穆等再傳弟子和再再傳弟子,以及他們以后的經注學家。他們在注釋一節經文時可能使用不同的語句,而不知道的人可能認為他們之間存在分歧,甚至認為這些解釋相互矛盾。而事實并非如此,因為有些經注學家在表達一件事情時指出其結論,或指出類似的經文,而有些經注學家則直接論述之,但他們所表達的內涵是相同的。所以有心人應該理解這一點。安拉是引導者。
意見注釋
僅憑個人見解注釋《古蘭》是非法的。伊本·杰利爾傳述,伊本·阿拔斯說,穆圣說:“誰憑個人見解或他不知道的解釋《古蘭》,就讓他選擇好他在火獄中的位置。”提爾密濟、奈撒伊、艾布·達烏德都傳述過相同圣訓。提爾密濟說:“這是一段可靠的圣訓。”
對不理解的經文不加注釋
大部分先賢不愿注釋他們所不知道的經文。正如伊本·杰利爾傳述,艾布·穆爾麥勒說,艾布·伯克爾(愿主喜悅之)說:“在安拉的經典中,如果我在不了解的領域發表觀點,哪塊天還會遮蓋我,哪塊地還會承載我?”艾奈斯傳述,歐麥爾曾在講臺上讀了“”后說:“我們知道‘
’是什么意思,但‘
’是什么意思呢?”然后他自言自語道:“歐麥爾啊!這真是勉為其難啊!(即我不會勉強自己去注釋不知道的知識。)”他當時可能想弄清楚“
確指什么,因為任何人都知道這個單詞指一種植物。另段經文說:(我在其中長出谷類、葡萄、苜蓿、橄欖及棗子。)(80:27-28)
伊本·杰利爾傳述,伊本·艾布·麥利克說:有人曾向伊本·阿拔斯請教一節經文——假若有人向你們請教它,你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發表觀點——但他拒絕發表個人看法。
伊本·艾布·麥利克說:有人曾向伊本·阿拔斯請教(32:5)這節經文,伊本·阿拔斯反問道:
(70:4)是什么意思呢?那人說:“我在請教你啊。”伊本·阿拔斯說:“它們是安拉在其經典中所提到的兩個日子,安拉至知其意。”伊本·阿拔斯不愿就安拉的經典中他所不知道的領域發表觀點。
萊司·本·葉哈雅·賽爾德傳述,賽爾德·本·穆散耶卜只在明確的《古蘭》經文方面發表觀點。艾優卜、伊本·奧尼、希沙姆·本·岱斯臺瓦伊傳述,穆罕默德·本·西林說:“我曾向歐拜德(賽里瑪尼)請教一節《古蘭》經文,他回答說:‘知道這節經文降示原因的人都不在世了。你當敬畏安拉,堅持正路!’”舒爾賓傳述,麥斯魯格說:“在注釋《古蘭》時你們要慎重,因為它是替安拉傳述。”
上述圣門弟子和前輩學者的箴言說明,他們不會在自己不明確的領域發表觀點。但對知道的領域,無論在語言方面還是在宗教方面都可以發表觀點。因此,在經注方面,有一些觀點傳自上述學者和另外一些學者,對此不可質疑,因為他們只談他們所知道的,對不知道的保持沉默。同時,每個人都有義務宣揚他所知道的經文,因為,正如他不應該回答不知道的知識那樣,他應該回答知道的知識。因此,安拉說:(你們必須為世人闡明天經,你們不可隱瞞它。)(3:187)通過多渠道傳自穆圣的圣訓中說:“誰若隱瞞別人向他請教的知識,審判日他將被戴上火籠頭。”
注經的種類
伊本·杰利爾說,穆罕默德·本·班夏爾告訴我們,穆吾麥魯告訴我們,蘇富揚傳自艾布·宰納德并告訴我們,他說:“伊本·阿拔斯說,經注有四個種類,一,阿拉伯人通過其語言所認識的。二,任何人都不難知曉的。三,只有學者知曉的。四,只有安拉所知道的。”
麥加章和麥地那章
罕麻目傳述,格塔德說:“麥地那時期降示的是《黃牛章》《儀姆蘭的家屬章》《婦女章》《宴席章》《懺悔章》《雷霆章》《蜜蜂章》《朝覲章》《光明章》《聯軍章》《穆罕默德章》《解放章》《寢室章》《至仁主章》《鐵章》《辯訴者》《放逐者》《受考驗的婦女章》《列陣章》《聚禮章》《偽信士章》《自欺章》《離婚章》《禁戒章》的前十節經文和《地震章》《援助章》,其他章都降于麥加時期。”
《古蘭》的經文節數
《古蘭》至少有6000節經文,具體數目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是6000節,也有6204節、6014節、6219節、6225節、6226節、6236節之說。艾布·阿慕爾·達尼在其著作中有詳細記錄。
《古蘭》的單詞和字母數目
弗作里·本·夏贊傳述,阿塔·本·耶撒爾說,《古蘭》的單詞計77439個。
阿卜杜拉·本·凱西爾傳述,穆佳黑德說:“據我們統計,《古蘭》中的字母計321180個。”弗作里傳述,阿塔·本·耶撒爾認為有323015個。賽倆目·本·艾布·穆罕默德·罕瑪尼說:“哈賈吉曾召集一些誦經家、《古蘭》背誦家和書寫員,對他們說:‘請告訴我整部《古蘭》有多少字母?’于是我們進行了統計,結果是340740個。”
《古蘭》的另外一些劃分方法
他(哈賈吉)又問:“請告訴我《古蘭》的最中間在哪里?”學者們告訴他,在《山洞章》(18:19)一詞“
”的地方。前三分之一到《懺悔章》第100節經文的開頭,第二個三分之一到《眾詩人章》100節或101節經文開頭,后三分之一到《古蘭》結束。《古蘭》的前七分之一在
(4:55)中的“
”處,第二個七分之一到《高處章》
(7:147)的“
”處,第三個七分之一在《雷霆章》
(13:35)的第二個
“”處,第四個在《朝覲章》
(22:34)的“
”處,第五個在《聯軍章》
(33:36)中的“
”處[1],第六個到《開拓章》
(48:6)中的“
”處,第七個直至《古蘭》結束。賽倆目·艾布·穆罕默德說:“我們在四個月中知道了這些。他們說:‘哈賈吉曾在每一夜晚讀《古蘭》的四分之一,第一夜晚讀到《牲畜章》結束,第二夜讀到《山洞章》的
處,第三夜讀到《隊伍章》結束,第四夜讀到《古蘭》結束。’”謝赫·艾布·阿慕爾·達尼在其著作《闡明》中則提出與此完全不同的觀點。安拉至知。
《古蘭》的分卷和分段
眾所周知,《古蘭》被分為三十卷,正如在許多學校和其他地方的書架上所陳列的那樣。我們前面所引用的圣訓中已經提到圣門弟子將《古蘭》分卷和分段的方法,另外,《伊瑪目艾哈邁德按序圣訓集》《艾布·達伍德圣訓集》《伊本·馬哲圣訓集》等圣訓集中都輯錄了傳自奧斯·本·胡宰法的圣訓,他說:“安拉的使者
在世時曾問圣門弟子:‘你們怎么將《古蘭》分段?’眾人回答說:‘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七分之一,九分之一,十一,十三,穆番索里[2],直至結束。’”
章(蘇勒,)的意義
(解析)“章”的意義從其詞源方面來看說法不同。有人說,其意指明確(分開、隔開)和高凸。納畢鄂說:“你沒有看到安拉已經賜你高貴,你看到所有的君王因此遠遠屈居其下。”另外人們在誦讀時,好像通過這個“蘇勒”從一個層次轉移到另一個層次。有人認為源自“高貴”,就像城墻一樣。一說源自“部分”,因為它將《古蘭》分成許多部分,或源自“”,意指“器皿中剩余的東西”。按照這種觀點,其詞根中應該帶有“
”,因為其前面有合口符,所以被換成了“
”。還有一說源自“完美”,因為阿拉伯人習慣把完美的駱駝稱為“蘇勒”。(筆者認為)源于“對經文的聚集和包括”,就像城墻將其中的家園包圍起來那樣。“
”的復數是帶有“
”的“
”,以及“
”和“
”。
“經文”的意義
“經文”[3]源于“標志”,指明與前后斷開。也就是說,經文彼此之間是分開的、相獨立的。安拉說:“”(其權力的標志)。有人說,經文被稱為阿耶提,因為它是奇跡,而人類無法說出類似的語言。西拜韋說:“其詞源是‘
’,就像‘
’和‘
’。‘
’帶動符,其前面的字帶開口符,故將其換成‘
’,因而成為帶有‘
’的‘
’一詞,‘
’后面的字母帶長音。”凱撒伊說:“其詞源是‘
’,與‘
’詞形相同,其中一個‘
’換成‘
’后被刪除,以防混淆。”范拉伊說:“其詞源是‘
’,其中的‘
’”帶疊音符,因為此柔母不宜帶疊音符而將其換成‘
’,變換成為‘
’。其復數是‘
’、‘
’、‘
’。”
“單詞”的意義
單詞()有時是一個字母,有時由兩個字母組成,如“
”、“
”,等等,有時則由更多字母組成,最多由十個字母組成,如“
”、“
”、“
”,有時一個單詞是一節經文,如“
”、“
”、“
”,又如:“
”、“
”、“
”、“
”,這些都是庫法學者的觀點,他們看來“
”和“
”是兩個單詞。其他學者則認為這些不能被稱為經文(
),而是某章節的開端。艾布·阿慕爾·達尼說:“我認為只有《至仁主章》中的單詞‘
’是一節經文。”
《古蘭》中是否有非阿拉伯語
(解析)古勒特說:“學者們一致認為《古蘭》中沒有任何外來語單詞,但他們一致認為其中有一些非阿拉伯語名稱,如伊布拉欣、奴哈、魯特等,除此之外是否有非阿拉伯語,他們有不同看法,巴格倆尼和泰伯里認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非阿拉伯語,他們說:‘如果其中某個單詞和外來語一致,純屬語言上的巧合。’”
[1] 按照《古蘭》經誦讀規則,“”停頓時應該讀作“
”。——譯者注
[2] 《古蘭》最后的七分之一。——譯者注
[3] ,阿耶提,后文經常將其譯為“經文”、“跡象”、“啟示”,為方便不懂阿拉伯文的讀者閱讀,此處暫以“經文”敘述。——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