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高新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問題研究作者名: 劉強本章字數: 3190字更新時間: 2021-10-11 17:47:18
摘要
緒論包括對高新技術含義的解讀,以及相關創新活動與知識產權制度之間矛盾的辨析。高新技術是指在一個國家技術發展背景下,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具有新興產業特點、具有前沿性并代表技術和產業發展方向,能夠在較為廣泛的范圍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技術,在現階段主要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領域。高新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制度之間存在的基本矛盾是高新技術創新現代化與知識產權制度發展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在基本矛盾之下存在三個方面的從屬矛盾:高新技術創新類人化與知識產權創造制度相對保守之間的矛盾;高新技術創新開放化與知識產權許可相對僵化之間的矛盾;高新技術實施網絡化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相對固化之間的矛盾。
第一章研究人類胚胎干細胞專利問題。(1)人類胚胎干細胞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我國《專利審查指南》對干細胞技術可專利性的規定有積極修改,緩解了與鼓勵技術發展的科技政策之間存在的矛盾。近年來,專利復審部門對人類胚胎干細胞發明的審查決定在可專利性客體范圍以及其他實質性授權要件方面確立了具體規則。我國應當對違反倫理道德的人類胚胎干細胞種類、干細胞溯源、人胚胎工業或商業目的應用的判斷標準等問題上放寬標準,并在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充分公開等方面體現干細胞發明的特殊性,促進干細胞技術和產業的發展。(2)日本專利法上有關胚胎干細胞發明的倫理觀念曾發生過轉變,并進行了部門法之間的協調。日本在胚胎干細胞發明實用性、創造性審查方面體現了特殊性,通過科技政策推動專利授權規則發展,并且較為合理地解決了發明專利授權與反壟斷政策之間的互動問題。借鑒日本胚胎干細胞發明可專利性標準,我國應當從傳統的抽象倫理觀過渡到具體倫理觀,注重科技政策與專利規則之間的協調,并適度拓展胚胎干細胞可專利性范圍。(3)英國人類胚胎干細胞可專利性理念開放,認為涉及人類胚胎本身的干細胞發明違反道德觀念。英國人類胚胎干細胞可專利標準較為寬松,認可非全能干細胞具備可專利性,對于干細胞來源及用途給予特定豁免。我國關于人類胚胎干細胞專利的審查標準可以借鑒英國制度經驗,允許非全能干細胞獲得專利授權,以“14天”作為獲取干細胞的胚胎發育時間界限,允許基于醫療和科研目的應用干細胞發明,以期完善我國人類胚胎干細胞專利審查標準。(4)隨著以人類胚胎干細胞為代表的生物技術的發展,實用性標準在專利審查中具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美國、歐盟及英國的專利實用性標準及其在人類胚胎干細胞發明中的適用為我國提供了域外借鑒。我國專利實用性標準有可實施性、再現性、有益性等,與其他國家相比,標準較高。我國應當合理界定專利實用性標準,使其與科技政策相結合,并且與相關產業競爭力相適應。
第二章研究高新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問題。(1)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國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我國知識產權司法審判體制改革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應將其納入司法改革的體系化框架。堅持規范論和實證論的路徑選擇,既從橫向方面考量世界潮流的總體走向,又從縱向方面考量我國歷史的進步方向。應當充分體現知識產權審判兼具商事審判和技術審判的雙重屬性,制定相應的專門化程序和審理規則,解決平行程序的迅捷化改革及技術審判的專業化改革等核心問題,采用“跟進式”和“漸進式”策略,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品質和國家治理能力。(2)我國知識產權審判應當在技術化改革基礎上進行商事化改革,體現知識產權實體法的商事性質,凸顯當事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活動及知識產權訴訟行為的營利屬性。知識產權司法審判理念要相對區別于普通民事審判,并在保障營利與兼顧公平、市場導向與利益平衡、尊重意思自治與減少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與促進價值實現等方面進行商事化轉型。在審判機制方面,要以商事法官或商事調查官為重點推進組織機構建設,引入法庭之友,并解決舉證責任、訴訟利益分配及過錯行為加重責任等問題,體現知識產權審判商事化改革取向。(3)中國和歐盟近年來均在知識產權專門法院的建設上取得突破,歐盟計劃成立統一專利法院,我國知識產權法院已經設立。知識產權專門法院有助于統一司法標準、避免重復訴訟、提高司法權威,并激勵專利申請的積極性和創新活力。中歐知識產權專門法院在審級設置、機構配置和管轄權限等方面各有特點,并且分別采用了技術審查官和技術法官促進審判人員的專業化。在制度運行過程中,要注意克服專門法院過度專業化和中小企業公平參與訴訟機會缺失等問題。通過制度完善可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專門法院的作用,促進知識產權制度的有效運轉。
第三章研究高新技術創新知識產權管理與人才培養問題。(1)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中高校和發明人將共同享有科技成果,明確劃分各自所有的權利份額,并且根據該份額行使權利,獲得收益并承擔責任。在專利制度領域,混合所有制面臨職務發明權屬約定范圍限制及專利共有權約定范圍限制等問題。有必要明確職務發明權屬約定優先原則,允許專利共有人約定共有份額并進行自由轉讓,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明確的法律基礎,促進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2)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應當具備職業理念、專業知識和執業能力三個層面的素質,并且此類人才培養具有前瞻性、層次性及系統性的特點。國家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已將培養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納入其中,從戰略層面重視其培養工作,強調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體系化建設與分類管理,并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應當從職業責任感、創新精神、協同精神及全球化視野等方面對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進行職業理念的培養。由此,可以提高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知識產權事業持續健康發展。(3)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在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家及社會需求對接、人才培養的差異化及特色化、人才培養模式與評價機制相銜接等方面尚面臨問題。為此,有必要合理解決復合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中的機構建設、專業設置、課程配置、教學方式、師資建設等問題,從而在相應培養模式下更好地培養具有職業理念、專業知識和執業技能的知識產權專門人才,促進知識產權事業發展。
第四章研究其他領域高新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問題。(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引發藥品等醫療發明專利問題。對于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可專利客體問題,可以采用較為寬松的授權標準,從而鼓勵對于病毒的基礎性研究和利益分享。在新冠肺炎藥品研發領域,應當通過建立專利池促進技術整合,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專利叢林問題。在新冠肺炎藥品專利實施中,有必要積極通過頒發專利強制許可提高患者以合理價格獲得藥品的可能性。在新冠肺炎醫療發明專利政策方面,應當與我國發展水平相適應,加強法律制度及行政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進行動態管理并加強國際合作。由此,可以有效解決疫情所帶來的專利問題,提高應對疫情的醫療水平,并早日消除疫情影響。(2)智慧醫療領域研發活動較為活躍。人工智能算法是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專利延展性許可成為一種重要的許可形式。在智慧醫療研究工具專利延展性許可規制方面,存在專利權濫用規則門檻較高、延展性許可費標準不明確、相關市場界定復雜等困境。為此,有必要降低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工具專利權濫用門檻、明確計算延展性許可費的影響因素、合理界定智慧醫療研發領域的相關市場、推進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工具的開放共享,從而解決延展性許可問題,促進智慧醫療研發活動。(3)有害技術獲得專利權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為推動專利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契機。為應對該問題,應當在界定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的范圍、明確專利權的屬性與權能、提高專利實用性判別標準、設定專利說明書對技術方案負面效果披露義務、允許依職權宣告專利無效和明確無效宣告法律效力,以及限制有害技術通過專利文獻途徑公開等方面進行制度完善,以期有效應對有害技術專利問題并消除公眾的誤解,充分發揮專利制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