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創新和意義

一 創新點

在創新研發合作過程中,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不對稱信息的存在使得研發結果具有不確定風險,增加了供應鏈生產商和研發方之間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同時也增加了創新項目整體的市場風險。無論是交易成本理論,還是契約理論(激勵機制)都認為合同是限制機會主義行為、降低風險的有效手段,是供應鏈各節點企業間相互信任合作的基礎和前提。本書從創新型生產商的視角出發,針對生產商和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選擇和激勵問題,研究了不對稱信息下的甄別契約機制。同時,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將研發方納入閉環供應鏈,設計了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激勵契約。

本書主要的創新點總結如下。

第一,針對供應鏈上游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和研發風險問題設計了研發合作的甄別契約,并進一步研究了兩階段的甄別契約更新機制。

已有關于研發方和生產商的合作研發研究大多關注合作成本共擔和收益共享等合同設計方面,而對不對稱信息引發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研究也類似于零售商與供應商、生產商與代理商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研究模式,缺少對創新研發特點和風險性的剖析。在面對研發方逆向選擇問題時,本書第三章將研發成功的概率要素寫進合同,為生產商設計了一個菜單式的甄別契約。然而,在合作過程中還有其他不確定因素,比如研發方簽約后的努力行動是生產商無法觀測的,雙方在簽訂合作契約之后,研發方仍然可能出現偷工減料、“搭便車”等道德風險。因而,依據生物制藥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創新中的多階段談判,在第五章對不對稱信息下的甄別契約做了兩階段的更新機制設計,從而更大程度地激勵研發方努力投入,為生產商如何選擇創新研發合作伙伴提供了理論支持。

第二,將研發方納入廢棄產品回收閉環供應鏈中,從產品源頭激勵研發方進行以回收減排為目標的低碳研發設計。

在閉環供應鏈的研究中,國內外學者較多集中于從運營和環境視角研究生產商與下游零售商在面對廢棄產品的回收契約設計、廢棄產品回收再制造問題。而創新產品關鍵部件的研發和原材料的使用對后期回收有直接影響,因此,在世界各國普遍實施廢棄電子產品EPR的現實背景下,本書提出研發方應參與閉環系統的回收過程(見圖1-1)。實際上,當生產商要承擔產品回收處理的環境成本時,它們有更多的動機去甄別并激勵其合作伙伴進行低碳研發,以獲得更易回收和對環境污染更少的產品。同時,研發方最終要承擔其研發部件的回收處理,因而要決策在研發和回收兩個階段的努力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減少不對稱信息引發的道德風險。

圖1-1 研發方參與低碳閉環供應鏈系統

第三,考慮供應鏈資金約束和創新產品市場風險的融資契約設計。

資金鏈對于一個創新研發項目至關重要。近年來,供應鏈金融成為運營管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但已有的文獻大多基于信息對稱背景下研究供應鏈企業之間的抵押、擔保等信用融資問題。而實踐中,一方面供應鏈上游企業對創新產品的市場價格無法預測,另一方面生產商本身面臨研發失敗、市場需求不確定的情況,當市場需求無法實現而生產商面臨破產處境時,供應商希望有更高價值的產品抵消部分貸款。因此,本書在市場需求不確定且創新產品的市場價格為私有信息的情景下,為供應鏈企業設計了信用融資契約機制,使供應商和生產商在關鍵部件和資金兩個方面進行合作,幫助生產商在不同類型契約下做出最優訂貨量的決策。

二 研究意義

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機制的研究是當前供應鏈管理研究的熱點問題。傳統的供應鏈協調問題更多地關注于生產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供應鏈下游的渠道、協調,但隨著低碳創新思想的驅動,對供應商(研發方)和生產商組成的上游企業間合作機制的研究成為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問題。在信息經濟時代,企業的成本構成、盈利模式、競爭規則和運營方式等均發生了變化,全球企業都面臨著信息不對稱、產品創新、碳約束及消費者低碳偏好等引發的新問題。本書選題屬于學術界和理論界需要密切關注的重點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本書的理論意義在于,從合作研發的角度研究了不對稱信息下的最優激勵契約,豐富了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的內容。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Bengt Holmstrom和Oliver Hart分別提出了完全契約和不完全契約理論,契約理論可以看作博弈論在信息經濟學中的應用。本書在不完全契約的框架下,針對合作研發過程中存在的創新結果不確定性、市場價格波動、研發努力投入不可觀察及存在私有信息的情景下,探討如何設計有效的甄別契約及激勵機制。因此,對進一步豐富委托代理理論、激勵機制及不完全契約理論有重要意義。

本書的實踐意義在于,隨著科技更新加快和產品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的低碳性及廢棄產品的回收處理問題。因此,本書在新產品合作研發中,考慮了不對稱信息和消費者低碳偏好等特性,通過契約激勵機制設計,為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的最優決策提供了實踐指導。同時,從供應鏈結構上探討了供應商參與回收減排的閉環供應鏈系統,將減排回收納入合作研發的目標中,補充了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運營和融資管理的決策依據,使企業間合作機制的研究更具科學性和實踐性。本書的研究也對我國政府正在開展的EPR政策的具體實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對完善政府環境補貼政策和檢查監督機制具有實踐意義。


[1] Crama, Pascale, Bert De Reyck and Niyazi Taneri,“Licensing Contracts: Control Rights, Options,and Timing”,Management Science, Vol.63,No.4,2016, p.1132.

[2] Bhattacharya,Shantanu, Vibha Gaba and Sameer Hasija,“A Comparison of Milestone-Based and Buyout Options Contracts for Coordinating R&D Partnerships”, Management Science, Vol.61, No.5,2014, p.964.

[3] Lee, Peter K.C.,Andy C.L. Yeung and T.C. Edwin Cheng,“Supplier Alliance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n Empir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120,No.1,2009,pp.190-204.

[4]孫喜保:《每年兩億報廢電器浪費驚人》,《工人日報》2015年7月8日第7版。

[5]馬馳、荊崢:《我國基于EPR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建立的思考》,《經濟論壇》2011年第1期。

[6] Yl?-Mella Jenni, Keiski, R.L., Pongrácz, E.,“Electronic Waste Recovery in Finland:Consumers' Perceptions towards Recycling and Re-Use of Mobile Phones”, Waste Management, No.45,2015,p.375.

[7]Apple Inc.,http://www.reddit.com/r/apple/comments/2f092z/hopefully_my_last_lightning_cable/, June,2015.

[8] Gui, Luyi,et al.,“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Collective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Legislation”,Management Science,Vol.62, No.4,2015,pp.1098-1123.

[9] Chi, Xinwen,Mark Y.L. Wang and Markus A. Reuter,“E-Waste Collection Channels and Household Recycling Behaviors in Taizhou of Chi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No.80, 2014,pp.87-95.

[10]科技部:《關于公布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首批試點名單的通知》, http://www.most.gov.cn/tztg/201604/t20160405_124993.htm, 2016年4月5日。

[1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頁。

[12][德] H.賴欣巴哈:《量子力學的哲學基礎》,侯德彭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78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正定县| 克拉玛依市| 宝坻区| 金华市| 龙岩市| 兴和县| 基隆市| 曲靖市| 菏泽市| 宝山区| 平罗县| 华蓥市| 四平市| 阿图什市| 綦江县| 高碑店市| 武宣县| 滁州市| 道孚县| 宜阳县| 怀柔区| 松江区| 怀远县| 桂阳县| 墨脱县| 女性| 南丰县| 江津市| 惠水县| 芒康县| 定襄县| 平阳县| 郧西县| 龙门县| 九寨沟县| 江川县| 安岳县| 都匀市| 新安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