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 研究背景

(一)國家社會發展的訴求

中國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均衡影響著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與偉大中國夢,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第三十章“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第一節“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中提出:要落實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改善鄉村教師目前的境遇,切實建設一支優質的鄉村教師隊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消除城鄉教育差距,逐步實現城鄉教育公平發展。[1]

長期以來,由于中國城鄉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城鄉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鄉村教育擔負著鄉村義務教育的重任,保障鄉村適齡學生的受教育權,是中國教育體系的一大組成部分,因而鄉村教育具有基礎性、重要性、廣泛性和緊迫性特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薄白屆總€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

(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

由于中國城鄉之間社會經濟發展存在差距,城市學校在環境、資源等方面優于鄉村學校,導致城鄉義務教育師資配置不均衡。鄉村教師隊伍流失嚴重,鄉村學校的教師數量匱乏,普遍存在教師隊伍學歷低、老齡化現象嚴重、專業能力薄弱等問題。為了解決義務教育城鄉師資配置均衡問題,2015年國務院頒發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支持計劃》),主要內容包括提升師德素養、拓展師資補充途徑、保障工資福利、榮譽制度激勵、傾斜職稱與統一城鄉編制標準、提高專業水平與促進優秀教師到鄉村交流八項舉措,這些舉措向鄉村教師傾斜力度很大,以提高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教師,鄉村教育尤其如此。為了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農村碩師計劃”“特崗計劃”“三支一扶”“公費師范生計劃”等。采取這些舉措,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經濟、政治、社會、歷史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中國鄉村教師隊伍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中突出的問題是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為了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讓鄉村孩子接受優質、更高水平的教育,建設穩定的鄉村教師隊伍,實現鄉村教育的現代化,《支持計劃》政策采取提高鄉村教師師德水平、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教師編制向鄉村教師傾斜、加大鄉村教師培訓等具體措施,為了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

《支持計劃》政策實施以來,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目前《支持計劃》政策的實施進程已經接近尾聲,其實施效果如何?在計劃政策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什么問題?有哪些影響因素?如何改進和完善計劃政策等,這些都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1.完善鄉村教師教育政策體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關鍵在教師。本書通過多視角關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現狀,了解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政策的落實情況,查找《支持計劃》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運用相關理論分析中的成因,力求突破《支持計劃》政策實施的瓶頸,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的鄉村教師支持政策建議,進一步完善鄉村教師政策體系,建立具有針對性、系統完善的政策體系,解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2.豐富和發展教師教育理論

由于中國經濟、政治、社會、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導致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因而城鄉學校之間的師資也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偏遠鄉村地區村小、教學點的教師隊伍面臨著諸多問題,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通過對《支持計劃》政策的研究提高鄉村教師師德水平、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方面提出明確的戰略規劃和具體實施措施,制訂完善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方案,確保鄉村教師隊伍的補充與培養、鄉村教師的生活待遇得到保障、鄉村教師的職業發展前景等政策目標實現,培育一支整體素質較高的鄉村教師隊伍,以豐富和發展教師教育理論。

(二)實踐意義

1.落實國家重大制度政策

中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賴于鄉村教育現代化的實現,鄉村教育發展的質量與鄉村教師隊伍發展的質量緊密相關。《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提出:要改善鄉村教師目前的境遇,切實建設一支優質的鄉村教師隊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消除城鄉教育差異,逐步實現城鄉教育公平發展。[3]

鄉村教育使農村適齡兒童能夠在家門口接受教育,保障全面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鄉村教育具有基礎性、普及性特點,是實現義務教育的保障。通過對《支持計劃》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情況研究,更好地落實國家關于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計劃政策,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2.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對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政策實施現狀的研究,發現計劃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影響計劃政策執行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優化計劃政策執行的建議,為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制訂切實可行的鄉村教師計劃政策,大力提升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使更多優秀教師扎根鄉村教育事業,提高計劃政策的實施效果。

3.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鄉村教師是發展鄉村教育的關鍵。鄉村教師也是保障鄉村學生教育起點公平、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攻堅力量,對促進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基礎教育盡管得到了普遍關注,但是,受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偏遠貧困地區的農村教育仍然是制約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偏遠農村地區小學的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流失嚴重,影響了鄉村義務教育質量。因此,要通過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教師師德水平、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等措施,培養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實現城鄉義務教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提升鄉村小學教育的整體質量,讓鄉村孩子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縮小城鄉校際之間的師資差距,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赞皇县| 分宜县| 卓资县| 六盘水市| 白水县| 梅河口市| 江阴市| 柳江县| 富民县| 定安县| 贵德县| 黔西| 鄂托克前旗| 开江县| 叶城县| 新源县| 永登县| 资溪县| 遂川县| 普陀区| 铜山县| 阳西县| 抚顺县| 永宁县| 玉山县| 海城市| 凤凰县| 江都市| 中山市| 古交市| 射洪县| 合肥市| 伊春市| 望都县| 无棣县| 屯门区| 眉山市| 工布江达县| 安陆市|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