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政策研究
- 薛正斌
- 878字
- 2021-10-20 20:05:17
第二節 核心概念界定
一 鄉村
鄉村與本書密切相關,首先必須要了解鄉村的概念。“鄉村”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泛指農村,指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學界研究者對鄉村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他們大多數從鄉村的功能和行政視角進行界定。從其功能視角看,鄉村是指以從事農業生產為基礎,人口分布較為分散的居民聚居地;從其行政視角看,鄉村主要指狹義上的農村,具體指廣大的鄉(鎮)、村等行政區域。[4]
《財經大詞典》中將“鄉村”定義為:具有一定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特征和職能的地域綜合體。在中國,鄉村包括村落和集鎮。鄉村是相對于城市而存在的特定區域,它主要是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為主的人口居住區,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
曲宗湖等研究者認為,中國一般把縣級以下的行政區稱為“鄉村”,是相對于城市而言的。鄉村和城市共同構成了中國的地理概念。本書中的“鄉村”是指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基礎、人口較為分散的居民聚居地,是指縣級以下的行政區。
二 鄉村學校
(一)鄉鎮中心小學
本書中的“鄉鎮中心小學”是指位于鄉鎮駐地,是為鄉鎮駐地及其附近行政村、鄉鎮企事業單位的適齡兒童提供上學機會的小學。
(二)村級小學
本書中的“村級小學”(簡稱“村小”)是指在自然行政村中,為所在行政村、自然村或附近行政村落的兒童提供就學機會的小學。村級小學可以分為完全小學和不完全小學,其中不完全小學在中國很多偏遠地區普遍存在,教師生活和工作環境相對較差。
(三)鄉村學校
本書中的“鄉村學校”是指鄉鎮一級政府管理的中小學及相關基層教育的教學單位。
三 鄉村教師
在《教育詞典》中將教師定義為:是指各種學校從事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工作人員,部分人員會依托于社會的不同需求以及學校的不同教學要求展開教學,他們會對學生的身心以及個體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6]
本書中的鄉村教師是指在縣以下的鄉(鎮)和村級學校工作、主要從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活動的中小學教師。即鄉中心區、村莊學校中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