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危害最小化”治毒政策概述

第一節(jié) “危害最小化”治毒政策的概念

一 治毒政策的概念界定

一般而言,“刑事政策”的專業(yè)術(shù)語最早由德國學者費爾巴哈提出。在1803年出版的刑法教科書中,費爾巴哈將“刑事政策”定義為“國家據(jù)以與犯罪作斗爭的懲罰措施的總和”,并認為刑事政策是“刑法的輔助知識”。[1]李斯特也對“刑事政策”做出了定義,豐富了這一概念的內(nèi)涵,指出刑事政策是指“國家借助于刑罰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機構(gòu)(教育和矯正機構(gòu)、勞動教養(yǎng)所,以及類似機構(gòu)),同犯罪作斗爭的基本原則的整體(總稱)”[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刑事政策”一詞開始在英、美、法系國家流行,英美國家學者關(guān)于刑事政策的研究逐漸增多。牛津大學犯罪學研究中心主任羅杰·胡德教授分別于1989年和1999年主編了《歐洲的犯罪與刑事政策》和《歐洲犯罪和刑事政策的轉(zhuǎn)型狀況》兩本書,安德魯·約瑟夫于1996年出版了《刑事政策轉(zhuǎn)軌》一書。英美刑法領(lǐng)域一般不設(shè)立獨立的刑事政策學術(shù)部門,而是將這一部分內(nèi)容并入犯罪學,作為廣義犯罪學的一部分。大陸法系國家則傾向于將犯罪學的研究范圍限于犯罪原因研究,而將犯罪防止對策研究劃入刑事政策的范疇。[3]

我國學界不乏對于刑事政策的研究與探討。儲槐植教授主張,刑事政策是“國家和社會依據(jù)犯罪態(tài)勢對犯罪行為和犯罪人運用刑罰和諸多處遇手段以期有效地實現(xiàn)懲罰和預防犯罪目的的方略”,并以微觀和宏觀為視角,將刑事政策分為個體刑事政策與群體刑事政策。[4]曲新久教授等認為:“刑事政策,是指執(zhí)政黨、國家機關(guān)、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人組成的‘國家—社會’整體運用組織化的合法權(quán)利,基于預防犯罪、保護社會、維持秩序的目的,同犯罪斗爭的準則、策略、方針、計劃以及具體行動的總稱。” [5]梁根林教授認為:“刑事政策是國家和社會整體以合理而有效地組織對犯罪的反應為目標而提出的有組織地反犯罪斗爭的戰(zhàn)略、方針、策略、方法以及行動的藝術(shù)、謀略和智慧的系統(tǒng)整體。”[6]

對于刑事政策的概念,應主要從主體、對象、目的、手段與功能五個方面界定。

第一,刑事政策的主體,包括決策刑事政策的主體與執(zhí)行刑事政策的主體。費爾巴哈、李斯特并未明確表述刑事政策的主體包含社會,但在他們對于刑事政策的定義中無不涵蓋了刑罰以外的措施和原則,即社會措施和采取社會措施的原則。我國學者儲槐植教授明確指出,刑事政策的主體可以分為決策主體與執(zhí)行主體。決策主體為國家,而執(zhí)行主體是社會與國家。[7]

第二,刑事政策的對象,即刑事政策作用的對象,包括認識對象和實踐對象。認識對象是指犯罪態(tài)勢,包括犯罪現(xiàn)象的當前狀態(tài)、變化軌跡和發(fā)展趨勢,而實踐對象是指犯罪行為與犯罪人。[8]值得注意的是,犯罪態(tài)勢既包括將犯罪作為一個社會現(xiàn)象的宏觀解讀,又包括對于個人犯罪行為的微觀解讀。[9]實踐對象也可分為宏觀層面的類罪行為與犯罪人,以及微觀層面的個罪行為與犯罪人兩個層次。

第三,刑事政策的目的,即刑事政策的制定、貫徹與施行擬達到的目標、擬取得的成效。儲槐植教授指出,刑事政策的目的包括有效地預防犯罪與懲罰犯罪兩個方面。[10]刑事政策的目的不僅在于預防尚未發(fā)生的犯罪和懲罰已然發(fā)生的犯罪,還在于預防和懲罰犯罪的有效實現(xiàn)。

第四,刑事政策的手段,即刑事政策得以貫徹落實的具體途徑,刑事政策的目的得以實現(xiàn)的具體方法。刑事政策的手段在其目的指導下具有多樣性。懲罰犯罪的有效途徑以刑罰為主,而預防犯罪的有效途徑則包含更為廣泛的社會措施,包括經(jīng)濟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手段等。

第五,刑事政策的功能,即刑事政策具備的特有的、常態(tài)化的作用與效能,包括導向功能與調(diào)節(jié)功能。[11]導向功能是指刑事政策的目的設(shè)定,對刑事法律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調(diào)節(jié)功能則指隨著時代的演進、刑事政策認識對象的變化以及反犯罪斗爭的需要,刑事政策具備適時、積極地調(diào)整與應對以促進刑事政策目的實現(xiàn)的特質(zhì)。

根據(jù)刑事政策對象的差異,可以將刑事政策分為基本刑事政策與具體方向性刑事政策。基本刑事政策是指在較長時間內(nèi),在犯罪控制的整個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刑事政策。具體方向性刑事政策則是指在犯罪控制的某個特定領(lǐng)域或某一具體階段起作用的刑事政策,具有對基本刑事政策的依存性和具體性,[12]治毒政策就是毒品問題治理領(lǐng)域的具體方向性刑事政策。根據(jù)上文對刑事政策內(nèi)涵的界定,治毒政策是指由國家制定、國家與社會共同實施,以毒品犯罪行為、毒品犯罪人、吸毒行為、吸毒者為對象,以預防毒品犯罪與毒品使用為目的,以控制毒品供應與毒品需求為手段的毒品問題治理領(lǐng)域的具體方向性刑事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永宁县| 横山县| 周宁县| 瑞金市| 砀山县| 股票| 新绛县| 怀柔区| 浪卡子县| 桐梓县| 弥渡县| 四平市| 和静县| 茂名市| 邵阳县| 时尚| 开化县| 德格县| 肇州县| 岗巴县| 铜陵市| 鲁甸县| 宁城县| 云安县| 平乡县| 驻马店市| 贞丰县| 南阳市| 瑞安市| 威远县| 涿州市| 正定县| 湖口县| 阳朔县| 德江县| 玉林市| 祁东县| 始兴县| 新宾|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