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視角中的馬克思: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發(fā)展趨向
- 王鳳才等
- 3066字
- 2021-09-28 15:42:15
一 MEGA2編輯出版研究
第一,MEGA2邏輯結(jié)構(gòu)與編輯出版狀況。
MEGA是一項“百年工程,它的開始、中斷、再生直接反映了20世紀的歷史悲劇”[2]。MEGA1,即《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1版)》原計劃出版42卷,實際上只出版了12卷13冊[3]。MEGA2,即《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2版)》經(jīng)過長時間醞釀和艱苦磋商,最終于1972年試編,1975年正式出版。然而,蘇東劇變使這項工作在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戛然而止”。不過,1990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俄羅斯社會史與政治史國家檔案館、柏林布蘭登堡科學院MEGA編輯部、特里爾馬克思故居博物館與研究中心組建的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IMES)又使MEGA2“鳳凰涅槃”。IMES組建編輯出版委員會接手MEGA2,試圖以國際合作方式推進其編輯出版工作。該委員會不僅與德國科學院簽訂合作協(xié)議(1992),重新確立編輯原則(1992);而且調(diào)整了出版計劃(1995),更換出版社(1998)[4]。MEGA2準備將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作品“原原本本地”呈現(xiàn)給公眾。正如U.勞爾夫所說:“去政治化、國際化、學術化,是與MEGA2編輯出版繼續(xù)推進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三個愿望。”[5]
2015年10月,德國公共科學會議(GWK)決定繼續(xù)資助MEGA2編輯出版工作,期限為16年。這標志著MEGA編輯出版工作進入了第四個時期。簡言之,第一個時期(1927—1941):MEGA1;第二個時期(1975—1989):MEGA2前期;第三個時期(1990—2015):MEGA2重新規(guī)劃與進一步推進;第四個時期(2015—),確定了MEGA2的數(shù)字化出版計劃。就是說,MEGA2未出版的大部分將以電子版面世并對公眾開放。其中,《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數(shù)字化工作已經(jīng)展開,電子版包括了根據(jù)原始手稿整理出來的文本和手稿的影印件,可以按照讀者自己的理解來選擇排序方案,以幫助人們更清楚地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筆跡和修改過程。此外,電子版還復原了MEGA1的阿多拉茨基版、MEGA2試編版、廣松涉版、澀谷正版,以方便讀者進行比較研究[6]。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學者與其他國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MEGA2“Ⅱ/《資本論》及其準備稿”共15卷,已于2012年全部出齊。迄今為止,這是MEGA2四個部分中唯一出齊的部分,從而為《資本論》研究提供了最為完整、最為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目前,日本學者又承擔了MEGA2“Ⅳ/摘錄、筆記、旁注”第17—19卷的編輯工作,主要涉及馬克思從1863年5月至1869年9月期間的摘錄和筆記。
從邏輯結(jié)構(gòu)上看,MEGA2分為四個部分,即Ⅰ/著作、文章、草稿(擬出版32卷,已出版22卷);Ⅱ/《資本論》及其準備稿(擬出版15卷,2012年已出齊);Ⅲ/通信(14400封)(擬出版35卷,已出版14卷);Ⅳ/摘錄、筆記、旁注(擬出版32卷,已出版15卷)。根據(jù)1995年調(diào)整后的出版計劃,MEGA2擬出版114卷122冊。截至2020年8月,MEGA2共編輯出版67卷,尚有47卷在編及待編[7]。其中,1975—1989年,出版34卷(不過,第4卷第2冊、第3冊,直到1993年和2012年才得以出版);1990—2019年,出版33卷(外加第4卷第2冊、第3冊)。
MEGA2邏輯結(jié)構(gòu)與編輯出版狀況(截至2020年8月)
第二,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編輯出版及再版。
馬克思生前公開出版的著作并不多。馬克思逝世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編輯出版工作歷經(jīng)千辛萬苦,從1955年到1972年最終完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共50卷53冊[8]。此后,幾乎所有文字的版本都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為母本。例如,《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德文版(MEW,41卷43冊,1957—1975);日文版(第2版41卷43冊,1959—1975);英文版(50卷,1975—2007);中文第1版(50卷53冊,1956—1985);中文第2版(擬出版70卷,1995— ),以中文第1版為基礎,參考MEGA2/MEW,重新編輯和譯校“內(nèi)容全、編譯質(zhì)量高、可長期使用的新版本”。
21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編輯出版及再版工作也在繼續(xù)推進。例如,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出版了MEGA2研究系列、《馬克思恩格斯年鑒》;德國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著作》(MEW再版)、《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文獻:新系列》《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通訊》等。此外,拉美國家也出版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包括《工資、價格和利潤》《共產(chǎn)黨宣言》《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學者繼續(xù)關注《資本論》手稿的修改軌跡和理論進展。例如,大谷禎之介在《從“資本論”手稿讀馬克思的苦斗:〈資本論〉第2卷第Ⅷ稿全文及相關資料》一書中指出,恩格斯修訂稿與馬克思手稿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沒有顯示出馬克思為《資本論》第2卷苦斗的思想軌跡,更沒有理解馬克思反復易稿的苦心。在大谷看來,第Ⅱ稿相對于第Ⅰ稿的理論進步有以下幾點:(1)資本循環(huán)論和資本周轉(zhuǎn)論的進步;(2)折舊資金挪用到積累資金的可能性問題的解決;(3)資本與資本、資本與收入、收入與收入的交換想法的放棄;(4)再生產(chǎn)圖式的登場;(5)關于第3章課題的新觀點。大谷認為,《資本論》第2卷的第Ⅴ、Ⅶ稿主要體現(xiàn)了馬克思與資本循環(huán)論的“格斗”,從中可以看出馬克思的戰(zhàn)果主要是以下兩點:(1)貨幣資本的貨幣功能與資本功能的明確區(qū)分;(2)商品資本循環(huán)獨立性的明確化。第Ⅷ稿第3章相對于第Ⅱ稿第3章的變化體現(xiàn)如下:(1)對斯密教條的最終總結(jié);(2)社會生產(chǎn)的兩個部類的內(nèi)容變更;(3)放棄二重敘述方法與貨幣運動的全面引入。
第三,MEGA2中的馬克思恩格斯關系研究[9]。
馬克思恩格斯關系問題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個問題又成為MEGA2研究的關鍵問題之一。關于這個問題,國內(nèi)外學界一直存在著幾種不同觀點:“對立論”“一致論”“差異論”“多變論”。21世紀以來,國內(nèi)外學界關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基本上仍然處于以下幾個模式中:(1)強調(diào)馬克思與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的對立,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統(tǒng)一是“神話”;斷定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追求一種普遍有效的規(guī)律,這已經(jīng)偏離了馬克思恩格斯原來的共同信念而陷入了實證主義。有學者甚至指出,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恩格斯主義”,所謂“馬克思主義”實際上是“恩格斯主義”。(2)斷言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高度一致性”,以及馬克思學說與馬克思主義的統(tǒng)一性。譬如,有學者指出,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擁有共同的理論框架、實踐視角,而且一系列研究也表明晚年恩格斯的獨立文獻,恰好為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闡發(fā)做出了貢獻。(3)認為盡管馬克思恩格斯關注點不同,但要真正創(chuàng)立“恩格斯主義”則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是在馬克思主義形成時馬克思無疑起到了主要作用;二是“對立論”沒有經(jīng)過嚴格論證,《反杜林論》1885年版序言曾經(jīng)指出該書是在馬克思督促下撰寫的,馬克思本人甚至還撰寫了“政治經(jīng)濟學史”部分;三是馬克思恩格斯對待無產(chǎn)階級政黨和組織問題的立場,都經(jīng)歷了從不成熟向成熟的發(fā)展過程,實際上兩人的立場沒有根本性差異;四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對待資產(chǎn)階級議會制與工人運動和平斗爭方面也保持了一致。
此外,日本MEGA2編委會仙臺小組的編輯工作新進展,也為研究馬克思恩格斯關系問題提供了文獻上的支持。眾所周知,《資本論》第2—3卷編輯出版工作是由恩格斯完成的,而恩格斯在多大程度上忠實于馬克思原意,這一直是頗受學界關注的問題。隨著MEGA2“Ⅱ/《資本論》及其準備稿”的出版,這個疑問將有望得到解答。[10]例如,仙臺小組在第2卷“附屬材料”部分增加了三個特殊附錄,即“結(jié)構(gòu)比較”“出處一覽”“出入一覽”,希望為解答上述疑問提供幫助。其中,“結(jié)構(gòu)比較”列舉了恩格斯編輯稿的結(jié)構(gòu)與馬克思原始手稿章節(jié)之間的區(qū)別;“出處一覽”標明了恩格斯采用馬克思原始手稿的出處;“出入一覽”則揭示了恩格斯對馬克思原始手稿的改動、補充和刪除等具體情況。據(jù)估計,恩格斯對馬克思原始手稿的改變有5000多處,比恩格斯本人在《資本論》第2卷序言中所承認的改變要多得多,而且有些改變未必“只是形式上的改動”,實際上涉及對《資本論》內(nèi)容的理解。[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