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問題研究[41]

第一,國外學界的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與實踐,既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發展模式,又區別于蘇東現代化發展模式,從而激發了各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左翼學者的研究熱情。其中,日本學者的研究范圍廣泛、內容深刻、成果豐碩。例如,

1.關于中國經濟性質問題。(1)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界約有1/3的人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經濟”,其特點就是:政府過度干預市場,使得市場經常出現扭曲;存在過度競爭,常常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潛規則大量存在,造成經濟效率的低下。[42](2)部分學者堅持“資本主義經濟論”,其依據在于:推動國有企業民營化、承認并獎勵私營企業發展、無止境地剝削工人和壓榨農民、社會貧富分化日益擴大、政府官僚腐敗嚴重、允許私營企業家入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衰落等。(3)部分學者堅持“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論”,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處于資本主義初期,屬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說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4)少數學者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自己的特點,其構成主要有:土地國有、生產手段公有制為主體與經營管理的多樣化、協商型的勞資關系。因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經濟基礎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將市場經濟作為補充,中國經濟體制在21世紀史上將具有重要意義”[43]

2.關于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問題,日本學者持以下幾種觀點:(1)盡管當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與日本相比仍然有40年的差距。(2)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是廉價勞動力,并將永遠保持下去。(3)“中國經濟崩潰論”認為中國經濟最終將因許多深刻的問題得不到解決而崩潰。不過,有的日本學者將俄羅斯的“休克療法”與中國的“漸進改革”和“增量改革”進行比較,指出中國的漸進改革更有優勢,因而是成功的[44]

3.關于中國發展道路問題,德國學者給出了不同的定位。例如,“效仿東亞模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道路”“‘政治實用主義’的、非資本主義道路”“成功的、但非社會主義道路”“超常規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45]

第二,中國學界的研究。

1.“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主要聚焦的問題:(1)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總體性研究,如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涵、意義,以及如何創新發展中國化馬克思主義;(2)鄧小平理論研究,如鄧小平理論的內涵與特點、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關系問題,以及鄧小平理論的地位問題;(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關系問題,它要回答的根本問題,它的科學理論體系,以及如何落實“三個代表”的問題;(4)科學發展觀研究,如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以及科學發展觀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關系問題;(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如該思想與形成發展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關系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理論品質,以及地位問題。

2.“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現實關切問題研究”主要聚焦于:(1)中國話語體系問題研究,如中國話語體系的內涵、建構意義和建構策略等;(2)生態文明問題研究,如經典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3)人類命運共同體問題研究,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理論基礎、構建路徑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意義等問題。

3.中國道路問題研究。2004年,喬舒亞·庫珀·雷默發表“北京共識”研究報告,提出“中國模式”,從而掀起了關于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的研究熱潮。黨的十七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結合。所謂“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于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式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至此,關于什么是“中國道路”,在國內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從此以后,關于中國道路問題的研究更加深入。(1)關于中國道路的內涵問題,即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全面推進,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堅持獨立自主與開放包容相統一。(2)關于中國道路的特征問題,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之進行了探討。例如,有學者認為,實踐理性、強勢政府、穩定優先、民生為大、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和對外開放是中國道路的特征;強調中國道路的創新特質,認為中國道路是一個既不同于資本主義,又大相徑庭于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46],因此,堅持社會主義是中國道路的根本特征。(3)關于中國道路的意義問題。有學者認為,中國道路的貢獻在于:闡明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論述了社會主義本質、探索了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建黨學說[47],并且,中國道路還具有世界意義:開辟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化卻更成功的現代化道路,在發展經濟、擺脫貧困方面,為第三世界指出了奮斗方向,開創出了當代社會主義的新形態[48]

當然,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關于中國道路問題的研究,還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對重大關系。例如,中國道路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問題、現代化道路與社會主義道路的關系問題、改革開放前后道路的關系問題、堅持中國道路與排除各種干擾的關系問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關系問題等。

綜上所述,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著不少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例如,學術性需進一步提升,思想性需進一步深化,現實性需進一步加強。關鍵是如何將學術性、思想性、現實性統一起來,如何處理好學術研究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更進一步地說,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需處理好以下十個關系:(1)馬克思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2)馬克思主義之科學性與批判性的關系;(3)馬克思主義之理論與實踐的關系;(4)馬克思主義科學與共產主義信仰的關系;(5)馬克思主義作為意識形態與作為學術的關系;(6)馬克思主義之學術性、思想性和現實性的關系;(7)馬克思主義之學術話語、體制話語和大眾話語的關系;(8)馬克思主義之世界性與民族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9)馬克思主義之單數性與復數性、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系;(10)國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在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中,要確立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即從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繼承、堅持與發展、創新馬克思主義;反對三種錯誤傾向,即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化、虛無主義化和實用主義化。只有這樣,才能將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以完整真實的形象呈現在世人面前,才能開創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1] 例如: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引發的“修正主義論爭”,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掀起的“去斯大林主義化”,蘇東劇變引發的“馬克思主義終結論”等。

[2] http://www.marxforschung.de/mega.htm.

[3] 王鳳才:《重新發現馬克思——柏林墻倒塌后德國馬克思主義發展趨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頁。

[4] 詳見王鳳才《重新發現馬克思》,第21頁。

[5]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vom 7,Oktober 1998.

[6] [日]平子友長:《MEGA2第I部門第5卷附錄〈德意志意識形態〉CD-ROM版的編輯問題》,田文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第6期(關于MEGA編輯出版工作分期問題,本書作者根據實際情況做了細微修改)。

[7] 根據Marxforschung預告,MEGA2第三部分剩余的21卷、第四部分剩余的17卷(除第10卷、11卷、19卷之外),將不再出版紙質版,只出版電子版(https://marxforschung.de/mega2/)。

[8] 詳見聶錦芳:《清理與超越——重讀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礎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9] 詳見王鳳才《重新發現馬克思》,第44—69頁。

[10] 在此,筆者吸收了課題組成員張利軍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

[11] 參見韓立新《〈資本論〉編輯中的“馬克思恩格斯問題”》,《光明日報》2007年4月10日。

[12] 這里,主要是王鳳才、周愛民、吳猛、孫秀麗、魯紹臣、張利軍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13] Saad Filho,Alfredo and Fine,Ben and Boffo,Marco,eds,The Elgar Companion to Marxist Economics,Cheltenham:Elgar.2012.

[14] Judith Dellheim and Frieder Otto Wolf(ed),The Unfinished System of Karl Marx:Critically Reading Capital as a Challenge for our Times,Palgrave Macmillan,Switzerland,2018.

[15] [日]大村泉:《〈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作者身份問題再考察》,盛福剛、陳浩譯,《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

[16] 《列寧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頁。

[17] Terrell Carver/James Farr(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Communist Manifesto,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18] Francesco Galofaro,Le prefazioni del Manifesto.Colpo d’occhio sullo sviluppo del marxismo in Italia,Marx Ventuno rivista comunista,No.1-2,2018.

[19] 王鳳才:《重新發現馬克思》,第304—305頁。

[20] Terrell Carver,Marx,Cambridge:Polity,2018.

[21] Gareth Stedman Jones,Karl Marx:Greatness and Illusion,Penguin UK,2016.

[22] Eric Hobsbawm,How to Change the World.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Little,Brown,2011.

[23] 在這里,借鑒了課題組成員吳猛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

[24] Yvon Quiniou,Retour à Marx.Pour une société post-capitaliste,Buchet Chastel,2013.

[25] Olivier Dekens,Apprendre à Philosopher avec Marx,Ellipses Marketing,2013.

[26] Jean Vioulac,Révolution et démystification dans la pensée de Karl Marx,Actuel Marx,n°53,2013.

[27] 在這里,借鑒了課題組成員吳猛、孫秀麗、賀羨、李凱旋、袁東振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

[28] Pierre Rusch,Esthétique et anthropologie.approche de la dernière esthétique de Georg Lukács,Actuel Marxn°45,2009.

[29] Fabio Frosini,Hégémonie.une approche génétique,Actuel Marx,n°57,2015.

[30] Daniel Frandji,Rapport pédagogique et école unitaire dans la conceptualization gramscienne du pouvoir,Actuel Marx,n°57,2015.

[31] Malcolm Miles,Herbert Marcuse:An Aesthetics of Liberation,London:Pluto Press,2012.

[32] Bryan Smyth,Comment to The Philosophy of Recognition,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Lexington Books,Plymouth,2010.

[33] 參見王鳳才《蔑視與反抗——霍耐特的承認理論與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政治倫理轉向”》,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

[34] 這里,主要是王鳳才、吳猛、孫秀麗、焦佩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35] 詳見王鳳才《新世紀以來德國階級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4期。

[36] 在這里,借鑒了課題組成員李凱旋、賀欽、林子賽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

[37] 在這里,借鑒了課題組成員吳猛、戶曉坤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

[38] 這里,主要是王鳳才、賀羨、周愛民、戶曉坤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39] 詳見王鳳才《重新發現馬克思》,第206—224頁。

[40] 這里,主要是王鳳才、戶曉坤、趙司空、孫建茵、袁東振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說明。

[41] 在這里,借鑒了課題組成員張利軍、閆宇豪、張娜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謝!

[42] [日]加藤弘之、久保亨:《進化する中國の資本主義》,巖波書店2009年版,第37—38頁。

[43] [日]中兼和津次:《體制移行の政治経済學》,日本経済評論社2010年版,第291頁。

[44] [日]中兼和津次:《體制移行の政治経済學》,日本経済評論社2010年版,第130頁。

[45] 詳見王鳳才、楊曉慧《德國馬克思主義學者視野中的“中國發展道路”》,《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46] 孫力:《制度創新:中國道路的核心機制》,《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47] 陳學明:《論中國道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

[48] 徐崇溫:《中國道路的國際影響和世界意義》,《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8年第1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东丰县| 延吉市| 宜城市| 黄龙县| 永定县| 宣化县| 乌拉特后旗| 黄陵县| 连江县| 沙田区| 镇赉县| 扶绥县| 舟曲县| 鄂托克旗| 资中县| 依兰县| 上杭县| 黄梅县| 安岳县| 新民市| 龙游县| 赣州市| 阳东县| 织金县| 年辖:市辖区| 汪清县| 开鲁县| 长丰县| 民乐县| 玉环县| 同心县| 班戈县| 汶川县| 寻乌县| 德化县| 界首市| 马鞍山市| 冀州市| 南宫市|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