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智慧法院建設的目標和價值

1.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不斷深化、層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最高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職能,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部署。立足新時代、新趨勢、新任務,智慧法院應運而生,借勢而為,蓬勃發展。人民法院依托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對現有的審判模式、管理模式、法院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推動司法審判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觀念變革,這既是新時代司法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契機,也能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職能作用,為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智慧法院建設已成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2.協力司法體制改革開拓新局新路

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意味著全面實現人民法院組織現代化、能力現代化、制度現代化,使人民法院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讓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高效、權威。完善司法制度,改革司法機關的工作方式,以適應新的社會需要,不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且也是一種必然選擇。[1]將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作為中國司法不斷走向現代化的兩條主線,是司法現代化的基本經驗、重要抓手、重大舉措和發展路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獨特優勢。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深刻指出,“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是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 ‘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二者必須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2]。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都致力于處理好司法供給和司法需求的關系,讓人民法院以審判和訴訟流程優化為基礎,更加客觀尋找事實、更加精準適用法律,最大限度實現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因此智慧法院建設進一步與司法體制改革交融互促,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助推司法改革,有助于為司法現代化提供高效科學的視野和路徑,系統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和質量,全面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

3.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司法制度

科學是時代進步的階梯。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文明、法治、公平、正義、效率更高水平的要求,是推進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的內在驅力。同時,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訴訟便捷的追求和案件審理“案多人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是深化智慧法院建設的外部推力。針對現實的問題,人民司法必須向科技要生產力,向信息化要解決方案,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完善司法制度,用科技補強司法運作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讓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都有更為實在的獲得感。智慧法院借助網絡空間和信息技術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應用,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深挖內部潛力,推進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社會化管理,減少法官事務性負擔,深化訴源治理,探索電子訴訟新形態等,為人民法院更加客觀尋找事實、更加精準尋找法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不僅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司法人員認識局限性和主觀隨意性的弊端,更是一場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審判、訴訟服務和司法管理的組織、建設、運行和管理的深度自我革命。2020年8月4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強以司法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為基礎的智慧數據中臺建設,各級法院應推進轄區法院區塊鏈技術應用,積極探索智能合約深度應用,探索拓展人工智能、5G等現代科技在審判工作中的應用形態。落實這些新舉措,對于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意義重大,也對新時代智慧法院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優化司法資源的配置機制,全面建成同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相匹配,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發展規律,體現人民愿望的智慧法院這一戰略目標愈發清晰堅定。

4.以人民為中心持續升級訴訟服務

追求人類生活的幸福,一直是古今中外一切善良人民的理想目標。鐫刻于古羅馬十二銅表上的“人民的幸福即是最高的法律”,在信息科技蓬勃發展的社會條件下,已然從箴言變為現實。面對人民群眾的司法新需求和新期待,國家在法律科技領域進行了積極嘗試和巨大投入,竭力做出真正符合當下實際需求的創新,開拓更為多元化、個性化、精準化的司法運行模式,讓人民群眾通過智慧司法獲得更高水平的公平正義,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經過多年探索實踐,智慧法院對于強化便民機制、提升審判效率、保障審判質量、破解執行難題、服務保障大局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滿足人民群眾訴訟期待和司法需求的能力不斷增強,工作成效也越來越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

5.探索新型司法監督管理模式路徑

隨著智慧法院建設持續推進,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模式和流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管理手段面臨革新需求。在司法體制改革與智慧法院建設的雙重推動下,審判管理整體上逐步呈現出信息化、可視化、動態化的趨勢?,F代審判管理以提高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為直接目標,通過將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運用到司法活動中,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司法人員認識局限性和主觀隨意性的弊端。智慧法院在逐步實現信息化與智能化進程中,必然要求設計和運行與審判執行流程相適應的動態管理流程,發揮科技理性和司法理性的融合效應,促進司法質量效率提升。探索新型司法監督管理模式路徑,對于“權力黑箱”的抑制與打擊能夠起到根本性作用,能有效發揮智慧管理在規范司法行為、減少司法任意性、防范冤假錯案發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綜合顯現管理的效能、科技的力量和制度的優勢。

6.網絡化數字化助力陽光公正司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正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推進公正司法,要重點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和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著世界的面貌,但公平正義始終是司法永恒的追求,也是司法的生命所在。智慧法院建設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司法變得更加公平、公正和權威。歷經二十余年的不斷發展,各級法院已基本完成了以互聯、互通為主要特征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法院能夠基于網絡開展審判、執行、信訪、司法管理和數據管理。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建成四大司法公開平臺,通過網絡加大司法公開力度,讓公平正義更加看得見?!?span id="vm5bcta" class="super" id="ref5">[3]未來智慧法院將全面成為陽光法院、透明法院,司法公開在實體性與過程性方面也將更加細化。司法公正將更加直觀,置于陽光下的司法活動,大大減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打破了過去因訴訟過程不透明帶來的猜忌和問題,真正讓人民法院成為老百姓充分信賴的“討公道”的地方。

7.促智慧司法與社會治理良性互動

面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更新迭代,立法不可能步步緊隨、一步到位,必須充分發揮司法機關靈活機動、填補漏洞的作用?!笆奈濉逼陂g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推動現代科技全面應用于訴訟服務、案件審理、司法管理和協同治理,就必須以改革思維和方式破難題、解新題、謀出路。智慧法院建設必須敢于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法院內部和法院與外部的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科技手段完善訴源治理和糾紛化解,把脈社會發展新動向,強化新興領域治理的司法裁判引領,與地方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良性互動,以更高水平的“智審、智執、智服、智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抚州市| 花莲市| 夏津县| 南岸区| 翁牛特旗| 康平县| 富阳市| 旬阳县| 娱乐| 望城县| 行唐县| 新乡县| 潼南县| 微山县| 河池市| 永善县| 雷山县| 枣庄市| 静安区| 徐州市| 克拉玛依市| 安乡县| 靖边县| 柞水县| 任丘市| 读书| 余江县| 满城县| 乌兰浩特市| 临漳县| 新乡市| 平舆县| 丰原市| 沈丘县| 高碑店市| 扶沟县| 镇雄县| 府谷县| 平和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