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盾的家臣認為公子卬一定會就范,乖乖迎娶趙女。公子卬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如果公子卬聘妻又停娶,在晉人的眼里,他就有了莫大的誠信污點。做生意最講究信用,何況公子卬經營的生意還是紙幣這種金融產品,要是此事曝光,趙盾大加宣傳,光是擠兌都能把公子卬搞破產。
其次就是趙盾兇名在外。聘妻又停娶,無異于是莫大的羞辱。趙盾曾派殺手暗殺了晉國的公子樂。晉國公子都殺得,一時激憤之下,對太傅這樣一個盟國的公子,難道下不了黑手嗎?
豈料公子卬打死也不同意。他根本不怕趙盾的三板斧。
趙盾能曝光他,他也能曝光趙盾。他結交的底層輿人有太多卿大夫的黑料,其中就包含趙家。你趙盾把晉國太傅陽處父祭天,你以為沒人知道嗎?我可以通過輿人搞到切實的證據。趙盾身為貴族階級,患得患失,肯定不會豁出去和公子卬玉石俱焚。趙家失去的是他的執政基礎,很可能給箕鄭父借機推翻,而公子卬不過是丟了在晉國的生意罷了。孰輕孰重,趙盾豈會分不清楚?
公子卬同樣不怕刺殺。古代的刺殺千難萬難,沒有遠程的刺殺兵器,殺手只能用近戰的武器。公子卬身邊安保做的滴水不漏,趙盾根本無計可趁。
除了管理,其他家臣都堅定地站在公子卬這邊:“我等侍奉太傅,我等的子孫也世世代代侍奉太傅的子孫。如果主母不賢,毀了長丘的基業,那我等的子孫將投何人呢?如果找不到新的主公,十有八九會衣食無著,混的很慘。請太傅萬萬不可盲婚啞嫁,主母一定要賢惠、識字、心向夫家。”
得到了臣下的鼎力支持,公子卬拒婚就相當的硬氣。
本公子年少多金,事業有成,婚姻自然要和和美美,萬無一失。你趙家要想嫁女,就得先給我過過目,看看美與丑,賢與不肖。寧娶仙桃,別把爛梨往我這塞。
迎親之人駭然。他從未想到天下還有人能這么頭鐵,完全不虛他趙盾。
“公子子瞻何在?公子子瞻何在?”忽然,門外喧嘩大作,是熟悉的宋國口音。
“足下何人?”田雙為公子卬把門。
來人整了整冠帽,口氣強硬道:“我乃宋國行人之屬官,受宋主之命。得聞公子卬在此駐腳,有昭要宣。”
“我就是宋卬,”公子卬讓迎親的人去偏房候著。他打量著宋國的來人,此人一身白衣,手上握著宋國使者專有的節杖,右手托著帛書,帛書的樣式確實是宋國獨有的。行人相當于外交部,杵臼任命的行人屬官與公子卬均有一面之緣,公子卬疑惑道:“足下面生,好是奇怪,君上任命官員都與我相商,我不記得有足下這么一個人。”
“這是自然!”行人通報了自己的姓、名和字。
“你是子姓華氏的人?”公子卬警惕心大作。
行人屬官道:“然也。先宋主諱杵臼者,倒行逆施,信用奸佞,身邊公孫孔叔、蕩意諸等近臣不以社稷為念,不以忠孝為本,乃敢阻塞言路,打壓功臣。以至于國內洶洶。先宋主與彼輩相交,耳濡目染,以至于行差就錯,乃敢不敬君祖母。
大司寇與諸臣議論,俱稱先宋主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否德既彰,有忝大位。三綱之道,社稷之紀,焉能有缺?公子諱鮑者,圣德偉岸,規矩肅然,言不以邪,懿德美譽,舉國皆聞,宜承洪業,以統上下。是故效古之伊尹,廢先宋主,而請奉公子鮑為宋公,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自際新君即位以來,專注吏治,有德行不善者、尸位素餐者,或貶謫,或去位。鼎新革故,朝堂為之一新。不才為大司寇所薦,為新君所賞識,拔擢為官,所以太傅有所不識,也在情理之內。”
使者告訴公子卬,他千里迢迢而來是奉了新君鮑的命,晉升他為長丘公邑大夫、大司馬兼宋國執政,使者聲稱新君鮑深知自己這個兄長的才能,僅僅一個太傅之位太屈才了,應該大加重用。此外,因為公子卬治理才能卓著,短短一個月就把長丘治理得蒸蒸日上,新君鮑有意在明年夏季,為公子卬開辟一座新城,規模是長丘的五倍。
“公子若是愿意接受新君的官職與嘉獎,就請手書一封回信,聊表對君恩的感謝。”使者面帶微笑,田雙也傻乎乎的笑,心里為公子卬加官而與有容焉;公子卬神色如常,田單、管理等面色凝重。
管理擠出笑容:“我道今日為何喜蟲懸梁,原來是有喜事啊!”古人把蜘蛛認作喜蟲,蜘蛛在家里結網,說明家里該打掃了;可在以前,因為蜘蛛的外形很像“喜”字,老人認為蜘蛛有喜氣,如果有蜘蛛拉著蛛絲垂下來,那就代表喜從天降,可以給家里帶來好運。
公子卬道:“直臣所言極是。使者遠來,一定又累又餓,你安排一下,為使者清理客臥,置備宴席。卬這就研墨,領旨謝恩。”
管理心領神會,請使者去偏房沐浴更衣。
使者懸著的心終于放下,高高興興地跟隨管理離開正廳。
使者一走,空氣立刻凝重下來,公子卬忙不迭緊閉門窗,放田雙在外望風,不可使旁人聽見里面的談話。
“太傅,有詐!”家臣中田單第一個發言。其他家臣也紛紛附和:“萬萬不可答應。使者是來騙公子的回信的。”
“不錯!”公子卬仔細分析情報:“廢君之事,定然不是實話,多半是發生了流血政變。兄長杵臼有貳廣的軍隊保衛,居然還被政變,說明貳廣的人不是叛變了,就是被殺光了。即便兄長薨了,順位繼承,也是我為君,輪不到年齡不及弱冠的公子鮑,說明季弟多半是主謀之一。
大司馬和行人,分別掌管國防與外交,多年來都是樂氏主持,如今行人換成了華氏的人,說明華氏也參與了此事。”
田單道:“華督多年前發動政變,殺了宋殤公和大司馬孔父嘉,扶立宋莊公。今日事,單猜測,乃是歷史的重演。華氏加封公子為大司馬,取代樂豫之位,說明樂氏也在華氏、公子鮑的加害范圍之內。封官許愿,定是為了騙取太傅的親筆信,此信有何用處?其中定有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