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3章 彈劍的輿人(和諧和諧再和諧版本)

  • 宋國崛起
  • 屏峰書生
  • 2299字
  • 2024-06-22 00:07:28

“叮……”一聲悠揚而清脆的金屬之聲。

“叮……”其聲余音不絕。

隨后有人攜著氣泡音歌唱:“‘長劍歸來兮,食無肉糜,野人猶得肉兮,士啖粟米;長劍歸來兮,讀書無益,白丁猶得重兮,士莫能比。”

“外面是何人?”公子卬剛剛和杵臼派來的使者交談完畢。使者傳來消息,武功圍剿殘余山戎失利,請求中央的軍火援助,并指名道姓請求杵臼派出宋國第一名將公子卬出面收拾山戎。使者在敘述中多次抱怨武功的無能,公子卬明明已經把山戎打得半身不遂了,武功只需要補上最后一刀就好了,沒想到這也要翻車?商丘方面已經沒有多余的財政了,今年戰火連連,商丘的農稅根本收不上來,發行的國債都給公子卬拿來平長狄了,杵臼還要出錢讓寵臣公孫孔叔重建君王的直屬部隊,貳廣,哪里還有余錢給武功敗家?公子卬也不樂意再在短期內打仗了——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最是費錢不過,他現在兜里的錢已經支撐不了一次圍殲戰,經過戰爭的洗禮他深刻地理解了孫子兵法所說的“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是什么概念了。現在公子卬的部隊差不多是孫子標準中的“不舉之師”了。他建議杵臼,自己先賺錢修養生息一段時間,等后勤豐沛后再提兵掃平山戎。他希望武功先收縮防線,只要限制山戎不為禍即可,畢竟時間是穿越者的朋友。

使者得到公子卬的答復后,滿意而去,出門探看情況的蕩虺告訴公子卬,是有個不如意的輿人在外面彈劍而歌,圍觀之人不少,指指點點的,影響不好看。

“彈劍而歌?”公子卬聽聲音和編鐘的聲音挺像的,原來樂器竟然是劍。

“要不要虺把那廝轟走?”

“不。我親自去看。”公子卬讀初中的時候聽過馮諼彈鋏的故事,“這是士人有不滿之聲,不能等閑視之。”

公子卬渴求賢士,治下識字的人太少,少有能輔助治世的幫手。這個輿人既然能彈劍而歌,還押韻,至少說明此人有創作歌詞的文學才能,以及通曉音律和節拍的藝術才能。最重要的是,樊氏等國人是通過激烈的罷工來表達不滿,而彈劍而歌的抗議更加溫和委婉,不會給自己帶來物質上的損失。

公子卬判斷,這是一個教育良好,且處事有手段的人,這在后世都很出色,要知道后世有很多博士都不能做到這一點。公子卬所在的機械學院,超過半數的博士讀到三十歲,連什么是中央C,什么是四三拍都不知道,為了語數英科,把體育課和音樂課都廢弛了;遇到導學欺壓,不能靈活斗爭,每年都會有一個碩士生或者博士生自盡。

輿人很快得到接見。所謂輿人,就是官府招募的小吏,負責收稅等行政事務。

“請上座。”公子卬很客氣。

輿人卻拒絕道:“某非蠢類,受虛禮而輕實利。”

通過對輿人歌詞的解析,公子卬略微猜到,輿人大概是因為自己優待農民、工人和商人,相比之下,出身士人的公務員的收入竟變得不如這三者。

果然,輿人劈頭蓋臉地就對公子卬一頓斥責:“君子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庶人治天下。難道太傅連這么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嗎?”

公子卬也不辯論,因為沒有什么好辯論的,士人J級只會想著本階級,直接單刀直入問他的訴求就好了:“賢者,有何可以教我?”

“過去,輿人之口俸,兩倍于國人,今國人口俸見漲,輿人亦當兩倍。否則學詩書禮樂、御射技擊,豈不是竹籃打水?”

公子卬手下的士人分為輿人、軍人和家臣。軍人和家臣的待遇他是親自擬定的自然很好,可輿人的待遇因為是管理主管,因此因循廢公的舊例,給的不多。

“輿人與尋常人不同,野人居于城外,輿人征收農稅不易,家臣辦公于室內,而輿人奔走于曝夏寒冬;家臣簽發緝拿令于堂上,而輿人要拿作奸犯科之人于搏斗之中,于藏身之所。輿人辛勞如此,仿佛太傅之足,足如不能善養,太傅如何能夠致遠?”

公子卬承認基層的輿人很重要,但——

“足下所言有誤。卬已經免去野人今年的農稅,輿人每年的辛勞,大多在于收稅,今稅收已免,只要端坐城內,如何也算不上辛勞吧?”

輿人道:“農稅今雖免,來年還有。”

公子卬道:“來年也未必有了。”

輿人大驚失色:“不收農稅?太傅可知自己在說什么?”

“有請章愷!”

公子卬把農業專家章愷請來,后者與輿人對坐,仿佛是對簿公堂。停收農稅是章愷的主意,公子卬讓兩個人辯論,真理越辯越明晰,不是嗎?章愷是農業專家,農稅是挫敗農民積極性的罪魁禍首,也是章愷的死敵;而輿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農稅,少了農稅,自己就要失業了。

公子卬在莊遙的影響下,已經有了道家無可無不可的境界,兩人誰辯贏了,他就聽誰的。反正在未來人看來,歷朝歷代都收農稅,收稅也算不上不好;但現代人不僅不收取農稅,還給予農業補貼,且f城事情后,經濟學家都說農稅是個毒瘤。此外,早在宋朝,蘇軾就在《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上文侍中論榷鹽書》等奏疏上闡明農稅的害處。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辯論開始。

輿人首先重彈老調,說少了農稅,官府就沒有錢糧,難以為繼。

章愷道:“長丘有田地將近十萬畝(相當于現代的三萬畝),照理來說,官府應該每年有三千石的收入。可每年的農稅進項,僅僅是這個數字的二十分之一,何也?”

輿人以為章愷是不下基層的肉食者,鄙夷道:“敢教足下知曉。征稅的輿人和隧正須官府供養,農稅收上來首先要分與輿人、隧正之口俸,此其一也;糧食在運輸的途中有損耗,此其二也;糧食存儲,須有輿人專員防盜、捕鼠、防火、修繕糧倉,這些人也食祿,此其三也。僅僅其一、其三,征稅成本高達一二成。

官府每得到一石粟,野人供養須以十石。”

農民上繳十石小米,政府僅得一石。難怪在周室閱盡典藏的老子主張小國寡民。長丘是典型的扁平化管理,到了中央集權的清朝時候,從小縣城收的稅賦,經過層層官僚的手里,抵達國庫,二十存一。

在tg取消農稅以前,農民伯伯七塊錢的賦稅到guoku只剩下一塊。隨著gq關系的僵化,征管成本節節攀升,甚至出現了成本稅s倒掛的現象。

f城甚至征稅成本大于稅收所得,釀出了人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溪县| 凤城市| 雷波县| 迁安市| 河东区| 临潭县| 南汇区| 泽州县| 长葛市| 绥中县| 大荔县| 湟中县| 东兰县| 杨浦区| 塘沽区| 安乡县| 洛宁县| 赤水市| 齐齐哈尔市| 翼城县| 营口市| 邵武市| 富宁县| 壤塘县| 怀柔区| 丹凤县| 宁海县| 七台河市| 合山市| 嫩江县| 乡宁县| 兴仁县| 栾川县| 犍为县| 鄱阳县| 淳化县| 灌阳县| 封开县| 北海市| 股票|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