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不忍受辱,主動求死

隋末,整個社會從上至下動蕩不安,隴西郡渭源縣令裴倫之妻河東柳氏、華陽王楊楷之妃元氏均在面臨賊黨逼婚時,因恥于被辱而主動求死,前者投井而死,后者不食而卒。因薛舉在金城自稱天子,割據河西,渭源縣城為其所陷,縣令裴倫遇害。其妻柳氏(卒于大業末)“少有風訓”,“時年四十,有二女及兒婦三人,皆有美色”。柳氏謂之曰:“我輩遭逢禍亂,汝父已死,我自念不能全汝。我門風有素,義不受辱于群賊,我將與汝等同死,如何?”其女等聽從母命。“柳氏遂自投于井,其女及婦相繼而下,皆重死于井中。”[11]黃門侍郎、龍涸縣公元巖之女河南元氏(?—618),“有姿色,性婉順”,被選為華陽王楊楷之妃。楊廣即位后,將公主楊阿五的駙馬柳述除名,徙于嶺表,而元巖“坐與柳述連事,除名為民,徙南海”。其后會赦,方還長安,卻被落井下石之人譖言其逃歸,因而被殺。不久,華陽王楷被幽廢,元氏“事楷逾謹”,不時慰諭楊楷。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亂,弒殺楊廣,楊楷遇害,宇文化及以其妃賜其黨校尉元武達(?—619)。元武達起初將元氏“置之別舍,后因醉而逼之”。元妃“自誓不屈,武達怒,撻之百余,辭色彌厲”,并“取甓自毀其面,血淚交下”,武達方釋之。元妃羞于被辱,謂其徒曰:“我不能早死,致令將見侵辱,我之罪也。”因不食而卒。[12]

歷陽郡丞趙元楷之妻清河崔氏則因拒為賊婦,而為賊所殺。崔氏(?—616)是員外散騎侍郎崔儦之女,齊高陽太守崔仲文孫女。越國公楊素因“重儦門地,為子玄縱娶其女為妻”。[13]崔家有素范,子女皆遵禮度,故“家富于財”的趙家亦重其門望,以厚禮聘崔氏女為趙元楷之妻。趙元楷“性機辯,明于簿領”,以干理見稱。[14]入唐后官至司農少卿、蒲州刺史、括州刺史,惜崔氏未能得見。宇文化及謀反后,趙元楷隨至河北,將歸長安,“至滏口,遇盜攻掠,元楷僅以身免”,而崔氏“為賊所拘,賊請以為妻”。崔氏自言可殺不可辱,謂賊曰:“我士大夫女,為仆射子妻,今日破亡,自可即死。遣為賊婦,終必不能。”群賊“毀裂其衣,形體悉露,縛于床簀之上,將凌之”。崔氏懼為所辱,詐之曰:“今力已屈,當聽處分,不敢相違,請解縛。”被釋后,崔氏著衣,取賊佩刀,倚樹而立曰:“欲殺我,任加刀鋸。若覓死,可來相逼!”賊大怒,以亂箭射殺。[15]崔氏欲自殺不成,為賊射殺。

上述柳氏、元氏、崔氏均出身名門,在動亂的時代,為免受賊人侮辱,選擇主動結束生命。而梁給事黃門侍郎,陳羽林監、太中大夫、衛尉卿、領大著作許亨(?—576)之妻范氏(527—618)則為兒子死于國難而欣慰,并選擇絕食而亡。她是南鄉舞陰人,梁太子中舍人范孝才之女,南朝梁尚書右仆射范云孫女,“博學有高節”。高祖楊堅知其名,常遣尚食分賜所獻的時新食物。并嘗詔范氏入內,侍獨孤皇后講讀,封其為永樂郡君。但在其子許善心(568—618)九歲時,許亨便離世,年輕守寡的范氏獨自鞠養幼子成人。許善心仕隋為通議大夫、行給事郎。大業十四年(618)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率部分官員以驍果作亂,[16]在揚州弒君后攝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隋官盡詣朝堂謁賀,唯獨許善心不愿至。其侄許弘仁馳告之,仍不肯隨去,后為宇文化及遣人就宅執之至朝堂。宇文化及令釋之,許善心亦“不舞蹈而出”,遂被化及之黨所害。這時他61歲,范氏已92歲,臨喪不哭,撫柩曰:“能死國難,我有兒矣。”因臥不食,十余日后亦終。及越王侗稱制,贈許善心左光祿大夫、高陽縣公,謚曰文節。[17]范氏博學,深明大義,受隋朝之恩,不齒于與弒君賊子為伍,為兒子死于國難而欣慰,主動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十分難能可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左云县| 当涂县| 云龙县| 寻乌县| 元阳县| 拉孜县| 信阳市| 萝北县| 新安县| 新密市| 怀安县| 井陉县| 清水河县| 新和县| 鹿泉市| 张家港市| 巨鹿县| 微博| 景德镇市| 方正县| 邹平县| 镇康县| 济宁市| 得荣县| 湖州市| 佛教| 西峡县| 固安县| 河东区| 社旗县| 凤凰县| 井冈山市| 大悟县| 彝良县| 涞水县| 泰来县| 齐齐哈尔市| 长沙县| 丰都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