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回首向來蕭瑟處

陳文玲

人的生命是漫長的過程,置于茫茫宇宙之中,融入滾滾歷史長河之中,只不過是微茫的一顆顆沙礫,是幾乎無人感知的涓涓細流。盡管如此,人還是要在歲月中跋涉,在湍流中激蕩,只有當你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的時候,當你的行為與捍衛祖國的尊嚴和權益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一顆顆沙礫才能化作群山的一隅存在,涓涓細流才能成為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我們生活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長周期中,這是中國智庫工作者報效祖國的難得機遇。我有幸生活和工作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有幸在國務院研究室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這些獨特的平臺上,進行戰略研究、決策研究和政策研究,為我的祖國建言、立言和發聲,這是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時刻,是智庫研究者和中國知識分子實現報國之志的時代饋贈。

我是幸運的,是幸福的,也是忙碌的。2016年曾經出版了11部我之前發表過的論文集,我也陸續在核心期刊和重要報刊上發表了幾百篇著述。2016年之后又有一批研究成果成為我“思維的足跡”,其中最重要的分四大類:第一類是中美問題研究;第二類是“一帶一路”問題研究;第三類是世界經濟形勢跟蹤研究;第四類是國內重大問題研究。“回首向來蕭瑟處”,對于中美問題的研究,是我研究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研究成果中最厚重的部分。

2010年我參加了由董建華先生主持的中美基金會重大課題“未來十年中美經貿關系研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承擔了該重大課題的主要研究任務,曾培炎理事長作為課題指導、王春正執行副理事長作為課題負責人,我作為課題組組長組織研究團隊,高質量地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我撰寫了其中《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研判》和《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研判》的專題報告,組織大家進行修改并進行課題總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完成的研究成果,受到董建華先生和中美經濟學家的高度評價,成果于2013年5月下旬和6月上旬分別在美國和中國發布。

近10年來,我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主要負責組織中心的研究工作。在中美關系相關研究中,我帶領中心課題組完成了《美國新一輪戰略調整與布局》《中美構建FTA研究》《中美基礎設施雙向投資研究》《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研究》《對特朗普執政的預判與應對研究》《對美國抹黑中國謊言的批判》《長周期構建中美關系的體制機制研究》等重要課題。其中,我個人撰寫了近百篇相關內參和重要文章,在服務決策和引導輿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有幸參加了12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美國全國商會共同舉辦的“中美工商領袖與前高官對話”,多次參與相關會議文稿起草,多次到美國進行實地調研,多次與美國智庫學者和有關機構交流對話,多次受邀在重要會議上做專題演講,多次接受國內外重要媒體采訪,這使我有了大量研究中美關系相關問題并進行表達的機會。

這次,我把2016年以來關于中美關系的重要研究與思考匯編成冊,形成即將出版的《變局——中國智庫專家視角》上、下冊,其中既有我在與美方智庫機構、重量級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交流中提出的觀點、辨析與詮釋、思考與建議,也有針對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對華政策變化的相關理論表述與邏輯分析。這些成果既是我個人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中心近幾年做美方工作的軌跡,毫無疑問,在國家高端智庫和所有中國人在這一歷史時刻所做的努力中,我也貢獻了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當前,國際形勢處于急劇變化與演化之中,某種程度上國家戰略謀劃和競爭能力將決定一個國家的勝負與未來。伴隨著中國大國崛起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到來,中國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近,這也是美國疑慮、焦慮、誤判并采取逆歷史潮流行動實行戰略轉向的動因。中國總體向上的長周期不會改變,中國經過艱苦奮斗實現“兩個一百年”夢想的進程不會被打斷,我們既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也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這為中國智庫和智庫研究者發揮作用創造了更大的空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作為中央確定的第一批高端智庫試點單位,在曾培炎理事長的帶領下,做了若干重要問題的研究、建言獻策和咨政啟民的工作,其中始終把中美問題研究作為國際交流和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智庫相關評價、評估中,中美關系研究的專項評價位于全國智庫的前列。曾培炎理事長親自組織每一場會議,他的主旨發言是每一場會議的主題,是一次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輿論的思想成果。13輪中美“二軌”對話致辭、中美企業家小型對話、新加坡和香港召開的相關的中美會議致辭都堪稱論述中美關系相關問題的經典。2019年7月8日在中國香港召開的“中美關系:現狀與未來”國際會議上,他對“美國吃虧論”一筆一筆地算賬,受到與會者包括美國參會者的贊賞,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在新加坡“中美關系:為亞洲與世界打造共同愿景”國際會議上,他解析了“中美脫鉤論”,拉響了世界上空的警報。而所有這些論述,從觀點的提出到文稿的修改,他都親力親為,使參與其中的我,無時無刻不受到感染和教益。為了組織好新加坡會議致辭,他反復推敲和修改,10月1日參加了新中國70周年大慶的全天活動,10月2日上午又到會議室開始了文稿推敲。在這個群體中工作,感受到的是博大的愛國情懷,是以國家富強為己任的擔當精神,是用思想的武器戰勝對手的力量。

作為國家高端智庫中的一員,能在歷史關鍵時刻于特殊崗位上實現報國之志,這是非常難得的人生經歷。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與支持,也給了我勇氣,給了我力量,給了我發揮作用的機會。所以,我所有的工作和研究成果,都與這個大的時代背景有關,都與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中美關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有關,都與我所在的工作崗位有關,都與那些共同為之奮斗的智庫同仁有關,都與每一位中國人的情懷有關。

作為對我研究、工作與思考的真實記錄的一部獨特著作,與一般學術著作和研究成果不同的是,它是多年政策研究工作的延續。我深深體會到,智庫工作者要為國家立言、立論、立德、立策,就必須不斷學習,只有學習才能看到未來趨勢并敢于探索創新的道路,才能有勇氣和擔當。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決定了一個智庫研究者能站多高、看多遠、走多久,決定了其思想的深度、高度和厚度。

智庫研究者應該具有大視野、大胸懷和大格局,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進退有度,云淡風輕。荀子在《勸學》中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睆墓胖两?,所有的學問和思想沒有生而知之,只有學而知之。荀子的《勸學》歷久不衰,成為鼓勵人們學習的經典,它告訴我們學習可以登高博見,學習可以橫渡江河,學習可以寧靜致遠。

在智庫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要做好智庫工作必須把學習作為自己終身的必需品和一種生活方式,在書山學海中遨游,才能遇見更好、更有見識和更具智慧的自己;向那些站在歷史峰巔、擁有學識和胸懷抱負的人學習,才能“求其上,得其中”;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國學經典學習,才能以銅為鏡正衣冠、以人為鏡明得失、以史為鏡知興替;向習近平思想體系和黨中央一系列戰略部署學習,才能始終把握正確的研究方向。

2020年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蓬莱市| 曲沃县| 湾仔区| 额敏县| 佳木斯市| 五指山市| 纳雍县| 马公市| 辽宁省| 华坪县| 拉孜县| 景宁| 昌宁县| 酒泉市| 马关县| 桂林市| 璧山县| 新干县| 邮箱| 洞口县| 定南县| 曲阳县| 噶尔县| 封丘县| 阳高县| 武隆县| 阜新市| 莱州市| 阿拉尔市| 卢龙县| 黎川县| 商洛市| 辽源市| 梧州市| 和硕县| 涿州市| 商河县| 富宁县| 阿克苏市|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