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于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指生產制造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先進工業設施設備的行業,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裝備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既是促進山東省工業轉型升級,提高傳統產業質效,推動傳統動能增添新活力的內在要求,也是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打造新生動能,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重要途徑。為詳細了解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研究制定促進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按照委領導的要求,我們對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進行了認真調查分析,現形成如下報告。

一、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

經過多年的建設,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實現了較快發展,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有力地促進了山東省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推動山東省經濟平穩持續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調研情況看,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產業規模快速擴大,穩增長作用增強

2016年,山東省共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12594家,較2013年增加1492家;工業增加值占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9.4%,達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443.8億元、利稅3717.8億元、利潤2588.6億元,較2013年分別增長19.3%、6.3%和11.1%;主營收入、利稅、利潤占山東省裝備工業的比重分別為28.3%、27.9%、30%,較2013年分別提高1.4個、2.4個、2.6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列江蘇、廣東之后,居全國第3位;若剔除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制造業(山東5790.5億元,江蘇18915.5億元,廣東32675.1億元),則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僅次于江蘇,居全國第2位。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2016年,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1萬億元,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達到25%,較2013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傳統裝備轉型升級方面,2016年山東省生產金切機床20.1萬臺,數控化率達到26.9%,較2013年提高3.3個百分點,機床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程度提高,高效性、精密性、可靠性增強。農機、工程機械向大型化、智能化、節能化發展,2016年山東省生產大型拖拉機2.7萬臺,大型拖拉機產量占比由2013年的3.7%提高到5.8%,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石油裝備加快向自動化大型化發展,大型成套裝備加快向智能化轉型,汽車自動焊接涂裝生產線、輪胎制造設備、食品機械、紡織機械、印刷機械等成套裝備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新興裝備培育發展方面,2016年山東省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9.4億元,較2013年增長28.6%,新型衛生醫療和食品檢測儀器、電力自動巡檢設備、新型傳感器、環保檢測設備等新興裝備迅速崛起。工業機器人產業化速度加快,山東省機器人制造企業71家,機器人整機企業47家,系統集成企業28家,產業體系逐步完整,碼垛機器人、移動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噴漿機器人、電力巡檢機器人已實現產業化,關鍵核心功能部件研發也不斷取得突破,正在形成新的優勢產品。其中邁赫機器人公司開發生產的涂裝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已在北汽、濰柴、通用五菱、長安汽車等企業應用,市場認可度和知名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全國前列,中通客車成為全國第二大新能源客車生產商。

(三)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新生動能快速形成

山東省裝備制造業持續加強創新體系建設,逐年加大研發投入。2016年,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年均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3%,80%以上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77家,分別占山東省總數的34.1%和37.9%,較2013年分別提高14.1個和13.2個百分點。掌握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關鍵核心技術,累計認定省級首臺(套)技術裝備658個;2016年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全國9件獲得金獎產品,山東省占4件,其中3件屬裝備行業,數量居全國首位。智能制造發展迅速,推進了裝備制造業從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及管理的智能化進程,濰柴、二機床、浪潮等10家企業被工信部列為國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65個項目先后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專項和國家高檔數控機床專項支持,總量居全國前列。

(四)骨干企業不斷壯大,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目前,山東省培育成長起了濰柴動力、濟南二機床、中集來福士、青島四方機車、新華醫療設備、杰瑞集團、山東電力設備、中國重汽、中通客車等一大批裝備制造企業集團,成為中國裝備的名片。2016年,有9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占山東省的18.4%;17家企業入圍省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名單,占山東省的77.3%。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CR400AF中國標準動車組、康平納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浪潮集團的高端容錯計算機、盛瑞傳動的前置前驅8檔自動變速器(8AT)、威高集團的微創手術輔助機器人等重大裝備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突出。

(五)產業集聚不斷加強,輻射帶動效應明顯

近年來,山東省大力建設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和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園區),迅速發展起一批層次高、體量大、有特色的產業集群,成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目前,山東省裝備產業擁有11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56家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分別占山東省的50%和46.3%。培育的5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和45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形成了特色產業“區域品牌”,有力吸引了新技術、新產業和高端人才集聚發展,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二、山東省高端裝備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雖然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優勢,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和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業結構仍需優化。2016年山東省裝備產業占工業的比重為28.3%,比江蘇(40.9%)、廣東(42.5%)分別低12.6個和14.2個百分點。而且,山東省高端裝備占裝備制造業的比重為25%,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水平,高端裝備產品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品種少,生產規模低;投資類生產資料性裝備依然占主導地位,市場空間大、增長快、品種多、更新快的消費類產品遠低于廣東、江蘇等省,山東省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制造業占山東省裝備產業的比重為13.6%,比廣東和江蘇分別低44.7個和15.7個百分點。

二是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目前,山東省裝備行業缺少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缺乏對公共關鍵技術與功能部件的聯合開發與創新研究,裝備企業對產品技術的開發投入不足,全行業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到2%,與發達國家平均5%以上的投入比重存在較大差距。裝備產業獲取的國家授權專利80%以上是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代表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的發明專利不到20%。另外,大多數企業對新興產業認識慢,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能力弱,新模式新業態規模小、發展慢,嚴重影響今后發展。

三是產品結構層次偏低。由于缺少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和主導市場的原創產品,山東省裝備產業整體處在全球價值鏈中低端,2016年山東省高端裝備工業利潤率僅6.1%,與發達國家10%以上的利潤率相比差距明顯。目前,部分裝備產品的營銷模式為拼規模、拼價格、拼市場占有率,缺乏擁有獨創技術、絕對話語權和定價權的高新技術裝備,例如,2016年山東省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為26.7%,較遼寧低約35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個百分點,中高檔數控機床配套的關鍵功能部件70%依賴進口。汽車產品中40%為載貨類汽車,乘用車僅占6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6個百分點,而乘用車中價格超過10萬元的高附加值品種不到20%。發展潛力巨大的工業機器人、高端醫療設備等新興高端裝備處于發展階段,還未形成較為突出的帶動作用。

四是扶持政策有待加強。《中國制造2025》規劃發展的10個重點領域中,裝備占8個,目前江蘇、廣東、浙江、上海、安徽等許多省市都把發展高端裝備作為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紛紛出臺政策,財政專項資金規模都在億元以上,支持力度大,勢頭強,后勁足。而山東省,2014年財政資金支持方式改革后,將2010年在國內率先建立的2000萬元首臺(套)專項獎勵資金改為首臺(套)保險補償資金,雖然在幫助企業新產品市場銷售方面確實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與外省相比,政府的導向作用和支持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發展形勢

未來5~10年,是全球制造業大調整、大發展、大競爭的關鍵時期,對山東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與嚴重挑戰并存的時期,既有國際環境帶來的嚴峻局面,也有國內轉變發展方式面臨的艱難抉擇。因此,山東省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發展形勢的綜合研判,積極化解不利因素,準確把握發展機遇,有力推動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穩步、健康、快速發展。

(一)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面臨的挑戰

一是技術創新面臨巨大的壓力。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在數控機床、航空航天、衛星、測控儀表、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數控機床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優勢明顯,特別是高端產品的技術儲備更是雄厚。一旦這些新技術和新產品在市場上推廣應用,將會出現新一輪國外產品壟斷市場的潛在危險。山東省雖是制造業大省,但在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資源利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在新產品開發、技術創新等方面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是國際競爭更為激烈。國際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制造業回歸和再工業化戰略,力圖搶占高端制造市場并不斷擴大競爭優勢。美國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和《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政府推出了《“工業4.0”戰略》,歐盟國家提出了“再制造化”措施。韓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也紛紛加大高端裝備產業投入,加快向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戰略性轉移。發達國家實施的新戰略,已引發制造業回流。而越南、印度等國依靠資源、勞動力成本優勢,發力中低端制造業,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也開始向這些國家轉移。以上不僅對山東省高端裝備的未來發展構成激烈競爭,而且將對已經形成優勢的產品造成市場空間擠壓。

三是國內搶占高端領域的競爭加劇。鑒于高端裝備制造業重要的戰略影響,國內各省市也紛紛行動起來,將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各省的戰略重點,制定優惠政策、編制科學規劃、落實相關措施,努力搶抓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制高點。上海、浙江、江蘇、湖南等省市地區均制定了推動高端裝備領域的發展相關規劃、推進計劃、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各地發展高端裝備增添了強勁動力,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因此,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與國內其他高速發展的省市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二)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機遇

一是對外合作拓展新空間。國家全力推進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為山東省優勢裝備制造業拓展對外產能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和深度融合,將為智能制造裝備、電力設備、新一代電子信息設備、農業機械等裝備制造業不斷提供新的市場需求。

二是產業變革帶來新市場。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熱潮蓬勃發展,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以及“中國制造2025”,都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推動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革命性變化的同時,將極大地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裝備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帶動一大批裝備產品的更新換代,將為山東省發展高端裝備創造新的市場機遇。

三是新舊動能轉換創造新動力。隨著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經濟領域供給側的結構調整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對裝備制造業的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提出了新的市場需求和更高要求,為高端裝備制造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如汽車工業將繼續成為高檔數控機床第一重要用戶,機械、紡織、冶金、印刷、石化、造船、軌道交通等產業的技術改造,加大了對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系統及儀器儀表的需求。

四、山東省應重點發展的方向和領域

當前,山東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離不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培育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從實際出發,明確主攻方向和發展思路,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全力推進。綜合考慮國內外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趨勢以及山東省發展實際,我們認為,下一步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重點和方向為:改造提升7大傳統裝備,培育壯大6大新興裝備,攻關突破5大短板裝備,強化“四基”配套基礎,推進12個產業集群發展。

一是改造提升傳統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機床、輸變電設備、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石化裝備、大型成套裝備等7大裝備領域,是山東省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產業,需要加快實施智能化改造和轉型升級,開發新功能、新產品,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傳統優勢裝備向高端化轉型。

二是培育壯大新興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和船舶、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等6大新興裝備領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山東省基礎好、潛力大,需要加快壯大規模,將其培育成為山東省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三是加快突破短板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增材制造裝備、高端儀器設備、航空航天裝備、高端醫療設備等5個裝備領域,是山東省裝備產業的短板。這類裝備具有技術新、市場大、發展快的特點,需要早謀劃、早布局、搶先機,抓緊實施一批技術先進、產業鏈長的重點項目,盡快變短板為長板,使其成為山東省裝備產業新的增長點。

四是夯實基礎保障能力。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工業強基是重要保障。山東省要建設高端裝備制造強省,離不開“四基”基礎支撐,應圍繞重大裝備和高端裝備配套需求,重點發展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五是打造特色產業集群。17市裝備制造業發展各有特點,都有自己的優勢產業,這是山東省高端裝備發展的基礎和得天獨厚的條件。需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圍繞優勢產業,加大培育力度,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產業層次高、產業鏈條長、特色突出的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區。

五、措施建議

綜觀現代工業體系,沒有一個產業能替代高端裝備,具有帶動高新技術和相關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具有持續創新不斷升級的技術進步要求,具有種類多、規模大、增長快、附加值高的獨一無二的經濟地位等特點。山東省必須將高端裝備放在制造業強省建設的核心環節,凝聚力量,強化措施,突出重點,大力發展。為此,提出以下措施建議:

(一)加強政府引導

抓緊研究制定《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專項規劃》,以省政府文件發布,明確山東省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目標、路徑、步驟和措施。強化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合理安排創新系統建設和新興產業布局,防止一哄而上的無序發展。同時,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列為山東省培育發展的重點,建立健全有利于高端裝備創新激勵、成果轉化、應用推廣的政策體系,在項目建設、土地利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

(二)構建創新體系

構建和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依托科研單位聯合相關高校、重點企業,創建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聚焦關系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的核心基礎部件和關鍵支撐技術,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攻關,盡早實現重大突破,打破國外壟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盡快從國內外引進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領軍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加快培養高端裝備相關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職業技能專業人才。

(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落實國家支持裝備產業和智能制造發展的各項鼓勵政策,支持企業積極承擔裝備制造業領域國家重大專項。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引導省工業提質增效升級專項資金、省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和省級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等資金,向高端裝備領域傾斜,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和放大效應,推動高端裝備重點領域加快發展。設立省高端裝備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重大裝備產品示范推廣、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新興裝備培育、示范園區和企業獎勵等。

(四)提升高端裝備關鍵配套產品水平

圍繞高端裝備發展的配套需求,加大關鍵基礎零部件、基礎制造工藝、基礎材料、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等關鍵環節推進力度。支持基礎條件好的關鍵基礎零部件、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生產企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技術層次和管理水平,加強研發能力建設,爭取掌握核心技術,形成批量生產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產品、工藝和知名品牌。加強配套企業與主機企業對接,打造產需對接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密切合作,建立基于利益相關和共贏的新機制。

(五)加強智能制造示范應用

山東省機械、輕工、紡織、服裝、建材、醫藥、化工、電子設備等行業,生產批量大、工藝成熟穩定,具備應用智能制造的基礎和有利條件,部分骨干企業已先行一步啟動智能制造建設項目。國家工信部已連續3年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建議省里實施智能制造示范試點工程,通過典型示范試點、重點突破、整體推進,促進智能制造的推廣應用,推動山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

調研組:王桂強、趙明、陳克全、辛穎、楊洋、劉文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白水县| 如皋市| 涿鹿县| 康平县| 张掖市| 闸北区| 共和县| 章丘市| 民丰县| 无为县| 嘉峪关市| 湖南省| 雅安市| 江永县| 弋阳县| 天柱县| 府谷县| 榆中县| 鄂伦春自治旗| 苏尼特左旗| 丽江市| 宜都市| 泾阳县| 黑水县| 余干县| 蚌埠市| 杭州市| 西青区| 道真| 江华| 合作市| 梅河口市| 潼关县| 航空| 锦屏县| 乐都县| 犍为县| 文登市| 绥德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