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國特色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的實踐定位

新時代中國特色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的實踐定位應該是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實踐、中國經濟改革的實踐和中國新時代現代化發展的實踐,研究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重大實踐問題,總結概括中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重大歷史經驗教訓,提煉升華,探索其中的經濟規律,進而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這樣才能促進中國特色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才能從學理上闡釋中國道路的成功,才能指引新時代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道路。

從這一實踐定位出發,中國特色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創新的內容應大致包括:一是中國由傳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的農業工業化與其他國家不一樣,改革開放之前通過國家工業化,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改革開放以后,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利用民間資本的力量,通過鄉鎮企業促進了農村工業化,加速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二是中國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具有發展中國家二元經濟結構的典型特征,因而城鄉問題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促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鄉一體化的偉大社會實踐。”(2)三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把市場經濟的一般理論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既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又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的市場經濟,是在積極有效的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能夠實現效率與公平均衡發展的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的形成,是采用雙軌過渡,從局部到總體,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推進相結合,改革、發展與穩定相協調,經濟的市場化與政治的多元化相分離等方式建立起來的,因此,中國特色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必須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總結其發展規律。四是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消除的貧困人數在世界范圍內是最多的,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貧困發生率已由1978年的30.7%下降至2015年的5.7%(3)。中國的反貧困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特色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必須總結這一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临邑县| 墨竹工卡县| 三台县| 明水县| 四平市| 绥中县| 西藏| 施甸县| 衡阳县| 枣强县| 东宁县| 定州市| 昂仁县| 澄迈县| 巩义市| 邳州市| 富川| 鲁甸县| 理塘县| 民权县| 镇巴县| 新民市| 东乌珠穆沁旗| 通海县| 志丹县| 道真| 成安县| 策勒县| 田阳县| 西充县| 锡林郭勒盟| 清镇市| 莒南县| 绍兴市| 宁化县| 城市| 衡南县| 交城县| 西昌市|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