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意向表達
人類如何習得類似“文化”這樣的抽象的詞匯?對于很多人而言,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真正習得這樣的詞匯的精確定義,但卻可以合理地使用之。
在一開始聽到的關于文化相關的信息,比如“吃餃子是中國的文化”“當地文化是在孩子考上大學時家長會擺酒宴”……這些表達形成了關于文化的意向。
相比于嚴格的定義,對于很多概念,人類會通過他人的表達,生成關于這個詞匯的意向信息。這些意向信息包含了這個概念是和什么意向相關的,這個概念包含在怎樣的意向中。而人類能夠利用這樣不嚴格的意向定義,聽懂這個詞匯所在的句子,即使理解很可能不是很精確,也可以正確使用這個不嚴格定義的詞匯。
抽象概念的習得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定義語言,一種是通過對方的使用。定義語言包括幾種方式,如果一個概念可以根據某個已有的概念的相關關系去定義,此時的表達就類似于“暴怒就是非常憤怒”;如果一個概念包含多種不同意向,此時的表達就類似于“驚喜就是既驚訝又喜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