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意識流爆炸和選擇機制
前面我們討論的回憶,其中的自由聯想,可以從意識流中拿走一個信息而放回多個信息,這些放回的信息僅僅在自由聯想模塊的作用下就可以裂變式產生,讓意識流爆炸。而自由聯想只是智能系統中一類從意識流中拿走信息,再按照某種邏輯往意識流中放回信息的模塊(或子系統)。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不加控制,意識流的信息流量很可能會在某些情形下突破系統可承載的量。計算機和人腦一樣是有運算極限的,所以需要選擇機制來控制是否讓一個模塊處理一個意識流中的信息。
我們來描述一下選擇機制:
其一,所有意識流中的信息在寫入后需要被評估關注度,這個過程對于人類是存在的,且是系統自發完成,不受意志控制的。我隨便說一個概念或事情,你可以在一瞬間決定這個信息是你關注的還是不在意的。
其二,所有模塊維護了自身的一個閾值,不處理關注度低于此閾值的意識流中的信息。也就是說,即使信息類型顯示它是這個模塊所要吃的“食物”,還需要關注度高于該模塊的閾值,才會被處理。
其三,系統能夠監測自身的運算消耗,在運算消耗接近負荷的時候通過一個控制變量,同比例升高所有模塊的閾值。我們可以想象,有這個操作就能夠讓所有模塊變得不傾向攝取和加工信息,系統的運算消耗會馬上降低。
這是一個簡潔的選擇模型,和它相關的關注度的形成和評估我們在第十章討論。接下來我們考察一下這個模型能夠產生哪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