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尾山經課

  • 可人云道
  • 可人云
  • 1049字
  • 2021-09-12 15:33:22

尾山宮道士們早課四、五點起床,早上陽氣上升,靜坐修煉可以保養精氣神,排除雜念,達到“定心”、“不動心”的境界,所誦經文《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圣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云。”

這是整部經文內容。

經文從“心靜”“靜心”入手,談到“觀”、“寂”等修養法。“真靜”、“真寂”就是“常清靜”,“清靜無為”的宗旨

晚課六點半左右,首起步虛韻、吊掛、提綱、中啟請等。奉誦經文有《太乙天尊救苦拔罪妙經》、《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等。禮拜斗姥、救苦寶誥,三官、呂祖、邱祖、薩祖、靈官、玄天等真誥。

晚壇所誦經主要是超陰度亡。《升天得道真經》:“十惡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蕩,即引太和真氣注潤身田。”修行就是超度孤魂游魄、四生六道、一切眾生,脫離苦海九幽十獄,超升極樂天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元谋县| 康保县| 天长市| 石城县| 湖南省| 扎兰屯市| 丰宁| 清水县| 册亨县| 微山县| 南安市| 驻马店市| 当涂县| 三都| 花垣县| 蒲城县| 阆中市| 霍林郭勒市| 隆安县| 通榆县| 沐川县| 舞阳县| 琼中| 文水县| 林西县| 辰溪县| 绍兴市| 贺州市| 遂平县| 阿合奇县| 建宁县| 九江市| 沙洋县| 大丰市| 彝良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临城县| 天门市| 法库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