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震道長與小碟走出東正道觀門大門,來到山門廣場上,將手中青木法杖放于地上,左手環抱小碟腰部,“起”,雙足落于法杖之上,法杖緩緩升起至半空,然后向東木峰飛速而去.
東木峰,東正峰的東面,山峰遠看如龍,山有大小七座山頭,分別是角山,亢山,氐山,房山,心山,尾山,箕山。每座山都有一道宮,七座山有如一條巨龍在半空中盤旋。“龍頭”高昂向東方方,“龍尾”甩向西北。峰下還有兩顆巨石,如傳說中的“龍珠”。“龍頭”兩側有兩條小溪,正好交匯在“龍頭”的前方,看起來既像是龍須,又像是巨龍正在分水而行。道舍也因山形而建,和山勢融為一體,形成一條完整的巨龍。
至震道長與小碟乘法杖落于尾山宮門前。宮門上書三個大字“尾山宮”,宮前一個體形巨大的火虎塑像。
—嗷嗚……一個巨大叫聲從山內發出。
小碟惶恐不安,雙手緊緊抓住師傅道袍。
“這是護山獸,名叫火虎。不用害怕。”至震對小碟說道。
宮門口兩名道士忙上前迎接。
“躬迎師尊。”抱拜拱手道。
“”你通知尾山宮眾子來道場。“”
至震道長輕輕揮手道。
不一會兒,四名道長各領一眾弟子來了尾山宮道場。
道場內,三清天尊(玉清、上清、太清)居中、玉皇大帝、四御、三官、西王母、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呂祖等神像安放整齊,地面整潔。
“正玄,這是尾山宮五位師兄“至震道長手指四位穿虎紋道袍的道長”,這是大師兄虎彪,二師兄虎威,三師兄虎騰,四師兄虎躍。“見過眾師兄”。小碟抬手行禮道。
“待做完功課后,你就隨虎彪師兄去藏經閣領取經書。”
“”我東木峰共七宮二十八位弟子,習青龍秘術,練醫道。修本源,種靈木異草。你住在尾山宮后,日后應多向師兄們請教。“”
“”多謝師尊。“”
木魚聲音響起,眾弟子開始入定誦經……
兩小時辰后,經課完畢。小碟跟隨虎彪師兄來到靜室住處。
“”正玄師兄,這是你的道袍衣服。你先換上”。
“多謝師兄”。小碟雙手抱拳抱拳致謝,接過一件虎紋青色道袍。
“這一些靈藥種子,你先種植到靈園。可提升道舍靜室靈氣。助真氣修練。待凝氣成型。”
“這是兩顆凝氣丹。你可在練習時使用”。說完從懷里取出一白色瓷瓶,遞與小碟手上。
“我東正道派,醫道為基。識百草,知藥性,方可濟世救人,亦也精進自身。這是《百草經》《五行經》《玉皇心印妙經》,你要仔細閱讀明悟。”
小碟雙手接過發黃的經書。放入懷中。
“修行就是不斷的自我領悟,修身,修心,修神,得道。”
“”人體分為五臟六腑,五臟:為心、肝、脾、肺、腎,皆屬陰。六腑:為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皆屬陽.
人體中有精、氣、神三寶。生理活動為:一生、二出、三入、四升、五降、六歿。人有陽氣與陰氣,若陽氣虛弱則病顯虛寒癥,若陰氣虛弱則病顯虛熱病。故曰: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陽虛則寒,陰虛則熱也。
五行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特性是:
金生絢麗,變革香寶。
木生茁長,登發升高。
水生滋潤,寒凍酷冽。
火生炎熱,燥悶引煩。
土生融和,萬物綠化。
肝屬木、心屬火,肺屬金,脾屬土,腎屬水。
人有五形:喜、怒、悲、憂、恐,
心生喜,肝生怒,脾生憂,肺生悲,腎生恐,
依五行循環產生相生相克,變化規律與人體臟腑循環密切相連。
病理變化,有寒熱、表里、虛實之疾病,其特征如下:
發熱脈浮緊、惡寒無汗,乃病顯外感風寒表實癥。
發熱脈浮緩、惡風有汗,乃病顯外感風寒表虛癥。
寒熱往來、口干唇裂、頭暈目眩、胸腹悶積,乃病顯半表半里之癥。
發熱不畏冷、無時無刻出汗、口渴便秘,乃病顯里實癥。日常畏冷自汗稱之陽虛。五心煩躁、顴紅唇干、盜汗稱之陰虛。
故疾病有陽陰之癥,須觀察日常病理變化而言。五行辨陰陽,陰陽辨五行。人體各部門與五行循環有密切相關。
五行是構成天地的基本物質元素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順序。依次生出對方,是相順的關系。
木生火:為了得到火,簡便的方法是用木與木相互摩擦產生火。
火生土:物質如果燃燒。留下的是灰。灰是土氣。
土生金:礦物、金屬之類多埋藏于土中。人挖掘土才能提到金屬。因此是土生出金屬,即土生金。
金生水:當空氣中的濕度大時,金屬表面容易產生水滴。這就是金生水。
水生木:一切植物均由水生,如果沒有水,草木將枯死。故木乃由水所生。
相克:說的是木、火、土、金、水五氣克制對方。
木氣克土氣、土氣克水氣、水氣克火氣、火氣克金氣、金氣克木氣,他們是相減的關系。被金氣所占的木氣,再次去克土氣,如此循環往復: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克土。就是木扎根于土地里,使土地固結和破碎。這就是木克土。
土克水:土是阻塞水的。抑制水之力的東西就是普通的土。
水克火。水能滅火,滅火的最好辦法是澆水,防火即需水。
金克木:一切帶刃的東西都是損傷樹木之物,帶刃的東西即是金屬,所以金克木。
相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五行依次生成對方,相克則是按照木、土、水、火、金的順序,五行依次克制對方。
天地森羅萬象,如果光是強調加的一面,將導致悲慘的結果,因此,需要減的一面。木、火、土、金、水是宇宙森羅萬象的象征,相克之中有相生,相生之中有相克。
小碟暗暗記下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醫之道,亦是五行之道,先明身體五行,五行圓滿則自身圓滿。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
“神”以人體場的形勢存在,隨著人體的健康狀況而變化,同時又與體內五臟六腑相互作用。與精氣結為一體。
離形修煉,就是讓形體安息一處,自身神志從形體出,即可元神出竅。
打開《玉皇心印妙經》一篇丹藥與精神的文字。
“神能入石,神能飛行,人水不溺,人水不焚”。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