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洪武大帝,朱元璋!(求收藏!)
- 我刷短視頻通萬界,眾人懵了
- 是九哥哥
- 2044字
- 2023-12-30 17:08:51
大魔導師?
位面之子?
這兩個奇怪的稱呼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三國位面。
長安。
曹操問荀彧道:“文若,你說這大魔導師,位面之子是什么意思?”
“相國大人,彧實不知。”荀彧搖搖頭道。
“傳聞光武帝出生之時,家室簡陋,點不起燭火,但卻有赤色的光芒充滿屋子。其父當年所種粟,皆有九穗,一時間引以為吉兆。”
“當年昆陽之戰時,王莽派四十萬大軍攻打劉秀,危急之際,‘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光武帝以兩萬兵力力敗王莽四十萬大軍,斬敵數萬,后逢大雨又淹死數萬。”
“彧猜測,或許和這有關。”
曹操頷首:“孤也是這么想的。”
“這位面之子,或許就是上蒼之子?”有人猜測。
但他的話并沒有多少人認可。
“或許這個位面就是世界的意思?在我們這個世界外還有其他世界?”又有人有大膽的想法。
........
【只可惜,在他晚年時,于廢立后位和儲君之事上朝野多傾軋。】
【故此,將其排名第六!】
“立儲.....”
聽到這兩個詞,楊堅和朱元璋各有所感,掃了自己兒子們一眼。
其他皇帝們也不由得思索起這個問題來。
“沒想到賢明如光武帝,也會在這個問題上晚節不保。”一處涼亭里,一個身穿白衣,頭頂高冠峨髻,身挎長劍,美髯玉面的男子飲了一口酒道。
“自古君權和儲君就是對立的。”另一人道:“秦朝始皇,漢朝武帝,隋朝高祖,哪一個不是威名赫赫,堪稱千古一帝,最后還不是在這個問題上出了岔子?”
“哪像太白你,這么逍遙。”那人搖搖頭道:“你真不考慮考慮?”
“我意已決,季真你不必多勸了。”名喚太白之人一口將酒飲完:“倒是白費你為我下的功夫了。”
“打住。”賀知章道:“經你這么一說倒像是生離死別了,你若有心,便送我首詩。”
“如今你這詩仙之名響徹長安,可謂一詩難求,多少達官顯貴排隊等著。”
“一定!”李白舉杯相邀。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賀知章同樣舉杯,二人一飲而盡。
......
【中華十二皇帝,第五。】
【他所創立王朝的過程,是華夏史上所有王朝建立最難的一個。有人稱“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
這.....
聽到開局一個碗,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是誰了。
平心而論,單論開局,朱明確實是最難。
“此人居然如此勇猛?”
大秦位面,咸陽宮。
嬴政驚嘆之后,旋即升起濃濃的擔憂。
如今光幕高懸于天,能看見的可不止有自己一人。
這第五帝“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便是說他自平民出身,造反贏得了天下。
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能理解其中含義。
大秦剛定,六國余孽未清,蠢蠢欲動者不在少數。
有第五帝這個榜樣在,他們會不會也起兵造反?
嬴政眉頭皺成了川字紋。
......
【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樹頗多。他最重要的功績便是推翻了前朝的統治,除暴亂,平定天下,廢除了前朝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制度,挽救了危機四伏的漢民族。】
【他不但確定了本朝三百年的大基業,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行政制度漸趨完備,直至帝王制度結束。】
“咱創立的大明只有三百年國祚嗎?”朱元璋皺起了眉頭。
三百年.....
太短了!
他自乞兒出生,從小過慣了苦日子,忍饑挨餓的時候可沒少過。現在成了帝王,想起那些日子,還是不禁有些后怕。
大災之年,他親眼看見那些百姓,如同路邊的野草一樣,風一刮,一倒一大片,這一倒,可就再也起不來了。
他也見過,有些人為了活下去,賣兒賣女,等所有東西都賣完了,便是自己了,就是為了討一口吃的,為了能活下去。
他還見過,那些人將草木樹皮吃完了,就去吃土,到最后肚子腫大的如臨盆孕婦,四肢卻干癟的像枯柴.....
所以他起兵了,不是為了皇位,而是為了能活下去,
正如他所說:“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現在告訴他,大明只延續了三百年......
——
【他在傳統漢文化圈內設立“不征之國”,基本恢復華夏宗主國地位和朝貢體系,為日后鄭和下西洋打下了基礎。】
【他知人善任,在他的帶領下,四海平定,百姓安居樂業。】
“太皇爺爺這招不征之國確實高明。”朱瞻基道。
“恩威并施,才能使臣下拜服,對異國來說也是一樣。”朱棣教導到。
“一昧施恩,恩多了他們就不會有敬畏之心,只會覺得本該如此,哪一天你不施恩了,他們就會埋怨你,怨恨你,想著反叛你。”
“一味施威,于國,勞民傷財,不是長久之計,于人,他們雖然會畏懼你,但更會想著怎么除掉你,消除這種威脅。”
“孫兒知道了。”朱瞻基知道朱棣這是在教導自己。
“你父親太過良善,一心只想施行仁政,施以恩惠。”朱棣道:“卻不知,施恩的前提是展威,只有讓他們先看到你的威勢,他們才會感激你的恩惠。”
他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避諱朱高熾,后者苦笑。
朱瞻基心知,父親不是不知,而是不愿罷了。
......
【有位偉人評價他的軍事才能到:自古軍無人能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他耳。】
眾人驚咦。
歷史上出的皇帝足有四百余人,這其中能帶兵打仗的不算太少。
能在如此多之人中排名第二,可見其厲害之處。
而且能被“上蒼”稱作為偉人,那他說的話一定相對公允。
綜合來說,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評價了。
【他改革吏治,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與民休息,興修水利,使得中原地區民生得以恢復。】
【他對北元一共北伐十三次,擒獲王子公主數百,王宮貴胄兩千!】
【他就是洪武大帝!】
【明太祖!】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