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1]晚望
花菊引閑行,行上西原路;原上晚無人,因高聊四顧:南阡有煙火,北陌連墟墓[2];村鄰何蕭疏,近者猶百步[3]!吾廬在其下,寂寞風日暮;門外轉枯蓬,籬根伏寒兔。故園汴水上,離亂不堪去[4];近歲始移家[5],飄然此村住。新屋五六間,古槐八九樹:便是衰病身,此生終老處。
貞元二十年(804)或永貞元年遷居關中住于渭上未甚久時所作。
[1] 原:地勢較高而平坦的地方。
[2] 阡、陌:田野中的人行路;細別之:南北方向的路叫“阡”,東西方向的叫“陌”。
[3] “村鄰”二句:說鄉村里人煙很少,非常蕭條,離他家最近的鄰居,還有百步之遠。
[4] “故園”二句:作者曾在徐州符離住家很久(參閱《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篇注)。當時汴水流過那里。離亂,當指貞元十五年二月,宣武軍(治所在汴州)叛亂;十六年五月,徐州叛亂等事。去,古代漢語中“去”字是離去、舍去義;這里作赴、往的意思,和現代一般用法相同。
[5] “近歲”句:據《泛渭賦·序》說:“明年(貞元二十年)春,予為校書郎,始徙家秦中,卜居于渭上。”